广西民族大学杨学明 广西民族大学开展阅读·分享读书论坛
围绕“阅读·分享”活动主题,各学院组织读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举办一系列的读书讲座,让学生们分享教师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掌握读书技巧,提高读书能力,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提高人文素养。
汪常明博士带你走近科技考古
什么是科技考古?科技考古与民大有何渊源?几个世纪以来被基督教徒奉为圣品的耶稣裹尸布竟然是赝品?11月24日晚,“阅读·分享”读书论坛活动首场讲座在多媒体教学楼509室开讲。汪常明博士带领同学们走进有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科技考古学。
科技考古萌芽于18世纪末。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帕诺斯设计了一套化学分析方法,测试了6枚古希腊银币、9枚罗马银币;三年之后,分析了喀普里岛上罗马国王提比略别墅内的三块彩色玻璃马赛克,呈色机理,从而成为科技考古第一人。
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科技考古(学)的开端。“科技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最主要特点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考古研究。”汪常明博士说,“包括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
中国科技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南京博物院罗宗真将宜兴周处墓发掘的文物送到南京大学化学系进行检测。第二阶段:1957年,中国第一个14C测年实验室建成。第三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断代测年、陶瓷考古、冶金考古已成为科技考古的主体。
第四阶段: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1988年5月4日至7日,全国第一次实验考古学术讨论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学校万辅彬、姚舜安和李世红等老师在会上介绍科技考古研究成果。
科技考古应用于文物鉴定、文物断代、文物制作工艺的研究等方面。在介绍科技考古应用时,汪常明博士为大家举了一个例子:众多基督教徒心中的圣物——耶稣尸体裹尸布经过科技考古手段的鉴定后发现竟然是赝品!汪常明博士幽默地说:“当然,耶稣作为无所不能之人,能把在自己死后千年的布披到自己身上也是有可能的。”
王尔勃老师谈“文学经典在今天”
“何谓经典?为何读经典?今天,抵抗和上路。诗,离我们多远。”11月26日晚,文学院王尔勃副教授从这四个方面在多媒体教学楼209室举行“文学经典在今天”的讲座。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解读了文学经典的深刻内涵,并引导同学们如何品味经典,品味诗歌。
王尔勃老师说,经典Canon,是从古希腊语Kanon演变而来的,当时是合法的经书、法律、典籍的通称。今天的文学经典是指不同思想的人们广泛引用、喻指、评价的,知名度高,教育普及和文化延续的读物。文学经典是非官方的,在人们的反复接受中达到一种共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经典文学与非经典文学没有明显的界限,经典文学受时代发展的不断挑战,在不同的年代经典与非经典之间有时会互换。王尔勃老师分析了20世纪文学的倾向是拓展经典和捍卫经典。他说,文学经典的特质是有透视性的时代意义,典型意义和超时空的普遍哲理意义,它的审美形式具有创造性,并且内涵深邃。
王尔勃老师说,文学经典是无价的。文学经典的一系列特质源于并最终指向人文主体性,而人正是通过品读经典实现自由人文主体性,追求灵魂上的自由。人们品读经典不是历代统治阶级的“尊圣读经”,不是资本主义的“才干培训”,也不是个人闲暇消遣或“装点门面”。
他说,在当今人类世界因人文精神缺失而引发的“时代综合症”,大部分人思想堕落,意识形态迷狂,消费欲望膨胀,没有价值理性而只有工具理性,没有自己的思想却在媒体的喧嚣中变得“聋”、“哑”、“盲”、“瘫”、“癫”的时候,就要跟随诗人的脚步,重读经典,净化思想,美化心灵。
语言的本质是诗,诗具有灵性和思想。王尔勃老师亲自朗诵《亚洲铜》、《太阳吟》等著名诗歌,呼吁同学们重读经典,举起思想的灯火,滤清“真善美”的甘泉,锻造“沉默”之金剑。
杨学明教授:总有一本书让你感动
“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读物,有没有一本书让你感动,有没有一本书让你流泪,有没有一本书让你一直珍藏着?”11月28日下午,艺术学院杨学明教授在多媒体教学楼105室与同学们分享读书的感动,她强调读书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杨学明教授从自身读书经历谈起。她说:“1976年,在我上小学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一直激励我勇于奋斗和追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子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书中这一段话令她印象深刻。1986年,高中时阅读《简爱》中女主人公的话也不禁深有感触。“你以为我贫穷吗?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可以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我没有这么做,可我们精神上是平等的。
”她说,这些经典的话语带给了女性读者自信与骄傲。在往后的学习工作中,她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杨学明教授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分析大学生与人沟通,语言突破是关键。“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的,另外的85%要依赖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由此可见《语言的突破》这本书也给我们当代大学生讲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人际交往对事业的重要贡献。
李立景博士:在知识的传承中创新
何为阅读?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11月29日晚,法学院李立景博士在国际交流中心作“批判性阅读模式:谈谈读书与问题意识”的讲座,认为批判性阅读是走向创新的必由之路,是知识在传承中创新。
“你们思考过没有,什么是阅读?”对于李立景博士的提问,同学们积极回答。“我认为阅读就是读书,通过精读文本获知作者的思想。”“我觉得通过阅读作者的经历和对社会的看法,产生自己的感悟。”“阅读是一种媒介,我通过阅读,有选择地吸取信息。
”……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说,阅读是作者与读者间的对话,是一种介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媒介”,通过阅读,读者必须把自己摆在主动的位置,对作者的思想、表达的内容进行批判吸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李立景老师从阅读说起,结合具体的例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批判性阅读的必要性与步骤。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愈发先进,作者读者之间“零距离”给批判性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而信息的海量化让批判性阅读更加必要。进行批判性阅读的首先是要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其次,针对一本学术著作,进行批判性阅读包括四个步骤: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作者的立场、其论证过程;再次,进行批判性阅读要具备评估、分析的能力。
李老师还从问题的定向、激发、评价三个功能讲述了在批判性阅读中问题的重要性,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实践等几个途径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