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 南宋时武义出了文天祥式人物——徐道隆
1275年,正是南宋王朝风雨飘摇之时。这一年,元军沿汉水进入了长江,势如破竹,逼向浙西北,而前方溃败的宋军逃逸而来,又扰乱乡里,尤其是安吉州形势更为危急。宋帝见此情形,说:“安吉州(今湖州)知州赵良淳乃一介文官,而此地又接近元兵囤积之处,若非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人,应该难以担当防守之责。”朝廷聚议之后,下旨命徐道隆带兵前去镇守。
这位徐道隆是何许人也,得以堪当此大任?原来他是武义人,也是名门之后,祖上世代簪缨,其父徐焕于南宋嘉定庚辰(1220)年考取进士,曾任大社令、太学博士、司农寺丞,守南雄。其在任期间,勤政廉洁,尽心职守,功劳显赫。其去世后,为奖励功臣,激励后人,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徐道隆以荫恩入官,后仕至大理寺少卿、浙西提点刑狱,与文天祥同朝为官,同为正三品,其能力才华为朝廷所认可,因此奉命于危难之间。
徐道隆到了安吉州后,先安定局面,将为首扰乱者杀一儆百,同时加强城防,积极御敌。元军听闻过他的大名,知道他的军事才华,颇为忌惮,于是就派使者来致书,想要耍耍假和谈诱降的把戏。徐道隆和赵良淳商量,决定不与元军议和,坚决抗争到底,于是斩杀了来使、焚烧了书信,以表示决心。他与知州筹谋道:“如果元军前来攻打城池,我就出东门应战,如果您见形势有利,就出西门助战。我军以一当百,一鼓作气,一定能获得胜利!”
不久,气急败坏的元军果然来到了安吉州城下,徐道隆领兵应战,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士气大振,果然大败元军,元军弃甲曳兵,被徐道隆率兵追杀了十余里方才逃脱。此战大捷,使得南宋军威重振,元军心有余悸,不敢再进犯安吉州。
于是元军避开安吉州,直接向临安扑来,大军已经到了临平的皋亭山。惶惶中的南宋朝廷赶紧发金牌,召徐道隆回京。徐道隆觉得安吉州刚刚平定,可以和临安成掎角之势,现在放弃此地,可谓前功尽弃,于是犹豫不决,但是朝廷催促甚紧,连发两道金牌。
不得已,徐道隆只好奉旨领兵回京。当时从安吉州到临安的水陆两路皆有元军屯驻,道路阻绝,于是徐道隆决定由太湖经武康到临安勤王。他领军乘船出临湖门,在宋村停泊时,听闻元军已攻入安吉州,知州赵良淳投缳殉国,不禁唏嘘不已。
德祐二年正月初一,徐道隆不幸被元军追上,于是一场殊死战斗展开了,他指挥亲从军三百人皆拼死力战,直到箭矢用尽、枪槊折断,全军覆没,徐道隆也不幸被执。在关押于敌船期间,他已决意殉国,于是趁看守懈怠时,赴水而死,他的长子徐载孙也跟随父亲舍生成仁。
徐道隆殉国后,有士兵逃脱回京,向朝廷报告了徐道隆的英雄壮举,举朝上下都为其忠勇事迹而感动,于是朝廷下令追赠他官职,赐予他文忠的谥号,并且要在安吉州为其立庙,恩荫子孙,因为徐道隆死后尸身不全,还特赐金头,归葬正身,可谓哀荣甚盛。只是三日之后,南宋王朝便灭亡了,可谓长城毁而国亡。
徐道隆后被列入了《宋史·忠义传》,其忠义之名彪炳青史。
虽然大厦将倾,非一木之能支,但是徐道隆于国家危难之际,慷慨赴义、舍身殉国的壮烈精神感天动地,此时担任临安知府的文天祥也受其感染,在日后抗元时踵武前贤、坚韧不屈,奏响了天地有正气的壮歌。
徐道隆灵柩回到武义后,先停柩在县城北隅花园,后在溪南、溪里、双坑、燕山、公山、西乡等处存焉,北隅花园就在徐道隆的家宅里,园内遍植花卉,每逢百花盛开,芬芳远播,远近之人都来游赏。徐道隆从小在花园里读书,却目不窥园。他说:“桃李繁华,何足钦羡,唯有古柏,历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大丈夫立志当作如是观。”可见徐道隆敬仰松柏之气节,以松柏明志。
徐道隆在朝廷做官时,他的二位夫人在家中,适逢端阳,在花园里摆设家宴,饮酒罢,二位夫人祝告天地说:“我夫君在朝廷忠志为官,今日我姊妹各插掌柏一枝,日后子孙若能昌盛,柏枝就成活繁茂,不然,柏枝就不能成活。”祝祷完毕后,便各插一枝掌柏,此后两枝柏均成活,而且异常枝繁叶茂,于是号称双柏。
为了纪念徐道隆的松柏高节和夫人的插柏祝告,居住在掌柏树下的徐道隆的后人便以柏为名,称这一族为“柏徐”了。正如茂盛的柏树所预示的那样,“柏徐”一支子孙昌盛,绵延至今。
徐道隆的六世孙徐思周,看中了朱王村的风水和宜居环境,于元末明初迁居朱王,购置田地,奠基造宅,娶妻生子,迄今已650余年,现在朱王柏徐一族已繁衍至第二十六代,人丁兴旺,如长青之松柏一般,或许也是得益于先祖遗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