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芭蕾舞剧 足尖上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
1965年5月,由上海市舞蹈学校根据歌剧《白毛女》编排的同名大型芭蕾舞剧在上海徐汇剧场首次亮相。这部舞剧以芭蕾为基础,同时融入中国丰富的民间舞蹈,并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极具民族特色。中外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以及作品中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它成为了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奠基作品之一。
尤其是在原歌剧音乐基础上进行延伸创作的舞蹈音乐,旋律清晰、歌唱性强,《北风吹》《扎红头绳》《太阳出来了》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广为流传,时常出现在文艺节目演出及音乐会中。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这些动听的旋律,一起重温“白毛仙姑”的传奇故事。
《北风吹》
故事开始在一个除夕的夜晚,在一片飘扬的雪花中,年轻的姑娘喜儿开心地跳着舞蹈,等待父亲杨白劳回家过年。这段优美的旋律来自河北民歌《青阳传》的音乐主题,欢快轻扬的曲调刻画了主人公喜儿单纯善良的性格,也表达着喜儿对一家团聚的迫切渴望。
《窗花舞》
贴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每逢新春佳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的样式十分丰富,花鸟鱼虫、十二生肖、戏曲人物等等,只要是人们常见的形象都可以成为制作窗花的题材。红色的剪纸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象征着吉祥与幸福。节日的喜悦深深感染了喜儿和她身边的伙伴们,她们手持窗花,在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中用翩翩舞姿展示着贴窗花的喜庆场景。
《扎红头绳》
劳累了一天的杨白劳终于在傍晚回到了家,映入眼帘的是喜儿焦急等待的身影。对于这个贫苦的农民来说,只要看到女儿的笑脸,再苦再累也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个团圆的除夕之夜,他用卖豆腐的钱买了一根红头绳当作给喜儿的新年礼物。“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儿,给我喜儿扎起来”,温暖朴实的歌词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父女情深的画面。这段音乐旋律婉转,节奏活泼,将喜儿扎上红头绳时的喜悦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冲出虎狼窝》
在《白毛女》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不仅采用民歌的曲调来刻画剧中的人物形象,还广泛吸取了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的音调,并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需要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进行加工。比如这段以河北梆子为主导的主题音乐,便是描写喜儿从地主家逃走时的情景。与另一个刻画喜儿形象的《小白菜》主题不同,这段高亢悲愤的主题音乐描绘出了喜儿内心强烈的仇恨,张弛有力的旋律使喜儿坚强勇敢的形象更加饱满。
《进深山》
从地主家逃脱后,喜儿躲进了深山。想到父亲惨死,自己被欺凌,历经苦难的喜儿在感叹命运坎坷的同时又充满了对生存的渴望。她饮清泉,食野果,经历着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只为了让自己能够坚强地活下去。这段描写喜儿进深山的音乐内容十分丰富,《青阳传》的音乐主题两次出现在这段旋律中,从开头部分的铿锵有力,到结尾处的宛转悠扬,作曲家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诠释了深山生活中喜儿内心的变化。
《见亲人》
喜儿昔日的恋人大春投奔八路军后,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大春在一次和战友进山搜查敌人时巧遇喜儿,他们二人相认之后悲喜交加,跳起了双人舞。音乐在短促有力的进行曲节奏中徐徐展开,从管乐独奏到乐队合奏,乐曲的展现形式层层递进,二人久别重逢的激动情绪也在这些跳跃的旋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段旋律中再次出现的《青阳传》音乐主题重新回归了悠长温婉的风格,诉说着喜儿看到恋人时震惊又喜悦的复杂心情。
《太阳出来了》
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音乐不仅塑造出了杨白劳、喜儿等中心人物的独特形象,一些群众场面及群众集体形象的刻画也十分成功,比如大春把喜儿从山洞中救出时群众们合唱的歌曲《太阳出来了》,就生动展现了解放区人民群众坚强、豪迈的气魄以及他们对喜儿的深厚感情。
《庆翻身》
愤怒的群众抓住了黄世仁和穆仁智,声讨他们欺压百姓的滔天罪行,并亲手烧掉象征封建制度的地契和卖身契。热闹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乡亲们载歌载舞,欢庆解放。重生后的喜儿也跟随大春一起加入了八路军队伍,去为解放穷苦百姓而斗争。
“白毛仙姑”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喜儿跌宕起伏的命运也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这部芭蕾舞剧内容深刻,人物形象十分饱满,几十年来久演不衰。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更是向人们传达着喜儿勇敢坚强、为改变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9月11日,2018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将在舞迷们的翘首企盼中盛装启幕。从初秋到仲冬,十余支中外舞蹈名团将在90天时间内齐聚北京,以17台34场精彩演出,为观众献上一场舞蹈饕餮盛宴。从芭蕾经典到民族风韵再到现代创思,这场多维度的舞蹈盛宴定会让观众们大饱眼福,让我们共同期待2018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