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拾荒老人韦思浩 温暖往事:从白芳礼到韦思浩 善行源自善念。

2019-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白芳礼,74岁时,他开始蹬着三轮资助贫困学生,19年捐出35万元.近90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他曾两度入围<感动中国>,但最后落榜.2005年,白芳礼老人去世,7年后,<感动中国>颁奖礼向白芳礼特别致敬.浙江拾荒老人韦思浩 温暖往事:从白芳礼到韦思浩 善行源自善念.韦思浩,77岁,浙江东阳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次进杭州图书馆看书前,会把手洗得特别干净.退休工资每月有五千多,但他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还签

白芳礼,74岁时,他开始蹬着三轮资助贫困学生,19年捐出35万元。近90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他曾两度入围《感动中国》,但最后落榜。2005年,白芳礼老人去世,7年后,《感动中国》颁奖礼向白芳礼特别致敬。

浙江拾荒老人韦思浩 温暖往事:从白芳礼到韦思浩 善行源自善念。

韦思浩,77岁,浙江东阳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次进杭州图书馆看书前,会把手洗得特别干净。退休工资每月有五千多,但他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2015年12月,老人被撞伤医治无效身亡。在他去世后,市民们集资为他塑立了铜像。

浙江拾荒老人韦思浩 温暖往事:从白芳礼到韦思浩 善行源自善念。

两位老人都是退休以后放弃闲适的退休生活,选择了利用一切时间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所得的收入悉数捐资助学,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我从两位普通退休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伟大的人性之光。

近乎苛刻的物质需求,让他们远离了外界大部分的诱惑,也向大众展示了他们纯粹而伟大的精神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不同流俗的追求。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捐钱,捐遗体,这个世界赋予他们的一切,他们都尽可能的回馈给了这个世界。

浙江拾荒老人韦思浩 温暖往事:从白芳礼到韦思浩 善行源自善念。

他们用数十年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奉献者的人生轨迹。虽然他们都已离开多年,有关他们的新闻也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样的“中国好人”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他们的言行并不惊天动地,却厚重的能够撑起整个中国的脊梁。善行源自善念,不妨让我们时常重温他们的一点一滴,从中感悟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