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孝曾老师 谭孝曾:找老师“明白”比“名”重要
谭孝曾:1967年到1977年10年间我每天下午3点到5点必会去聆听我祖父的教诲,他会给我讲家史,还会讲到一出戏的一个细节谭、余、杨各自是怎么处理的。而一些所谓的窍门,那都是我的恩师王少楼先生压箱底的秘诀,他都无私地传授给了我们。
北青报:很多唱老生的孩子都表示就是冲着您来的,而您对于一些天赋高有悟性的选手也是喜爱有加,但为什么就是不吐口收徒呢?
谭孝曾:对于冲着我来的孩子我真是诚惶诚恐,我自己的艺术还没有资格收徒,我能做到的只是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提高。收徒是要负责的,而且毕竟我父亲还在,我不能误人子弟。我目前能做的就是替父传艺。像天津京剧院的王平、张克等人都拜了我父亲,但父亲因为身体原因都是我在给他们说戏,其实人家都是我的师弟。
北青报:我们常说“名师高徒”,但是这次很多参赛选手的老师都不是所谓的京剧名家,有的甚至来自最基层甚至已经被解散了的院团,您觉得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谭孝曾:我一直认为所谓“名师”并不是要找有“名”的老师,那样反而容易沽名钓誉,要找“明”白的老师,才能学到真玩艺儿,既有名又明白当然是最好了。
北青报:现在很多的孩子很小便开始接触流派戏,而且参赛也是用的这些剧目,您对孩子从小学流派怎么看?
谭孝曾:孩子从小绝不应该学流派,包括专业的学生在内,在校期间就应以打基础为主,不要归门归派,毕业后再视自身的条件而定。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演员走过的路,我们在校时,我没学谭派戏,张学津也没学过马派戏,我们学的都是像《二进宫》、《捉放曹》这样的基础戏。过早的归门归派会把演员局限住,过早定型没好处。(北京青年报/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