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朱浩文与朱德 秦皇岛市长朱浩文:滨海名城要做河北排头兵
秦皇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滨海名城要做河北排头兵——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
本报记者 周丽敏 北京报道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以旅游胜地北戴河著名的河北省秦皇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与此同时秦皇岛还坐拥北方良港。在2008年成功举行奥运会足球赛事之后,秦皇岛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的崛起,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秦皇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将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做了详尽介绍。
旅游立市
《中国经营报》: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快速崛起,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秦皇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朱浩文:“十二五”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沿海强市的重要时期。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内南资北移趋势明显,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快速崛起,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服务业和旅游综合改革双重试点,各级各方面对秦皇岛发展的期待更多、支持更大、要求更高,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确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双重任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大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加强人文生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名城。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一个率先、三个翻番、五个突破”的目标,即2014年在河北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力争“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突破60%,城镇化率突破58%,森林覆盖率突破44.5%。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经过认真研究,科学确定了“六个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以旅游名城建设为总揽,实现转型发展;二是以项目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现提速发展;三是以城乡一体化为路径,实现协调发展;四是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实现创新发展;五是以人文生态建设为抓手,实现绿色发展;六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实现和谐发展。
这“六个发展”构成了秦皇岛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体系,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滨海名城的实现路径,核心就是以追求更好的转型发展、更快的提速发展、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开拓进取的创新发展、“人文 生态”的绿色发展、人民幸福的和谐发展,带动秦皇岛在未来五年实现跨越崛起,努力使秦皇岛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城市更加靓丽、环境更加优美、百姓更加富足,争当河北科学发展排头兵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三张“王”牌
《中国经营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不同城市的实现路径和切入点也各不相同,结合实际,秦皇岛未来将致力于构建什么样的发展格局?
朱浩文:就秦皇岛而言,就是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彰显魅力,着力构建“旅游 文化 生态”互动发展的大格局。重点打好三张牌:
首先,要打好旅游牌。秦皇岛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在半径50公里范围内,汇集了山、海、关、城、湖、温泉、湿地等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集中性、质优性、独占性等特点;产业基础雄厚,已培育形成滨海度假、长城之旅和生态旅游三大系列产品,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80万人次;国际知名度高,天下第一关、长城起点老龙头、避暑胜地北戴河、百年名人别墅等享誉海内外。
旅游业是秦皇岛最具比较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特别是当前,我市同时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旅游业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难得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旅游立市战略不动摇,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推进各产业与旅游元素的有机融合,优化全市域“两带六区”空间布局,抓好休闲城市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旅游立市百项工程为支撑,北戴河新区为突破口,开发高端旅游产品,缓解淡旺季矛盾,促进旅游业从观光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游并重转变,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
并以旅游业大发展带动生产要素科学流通整合,推动各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向具有秦皇岛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中国北方沿海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港口物流集散基地,整体打造旅游名城。
其次,要打好文化牌。应当说,秦皇岛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一是历史积淀厚重,从公元前1600年到现在,3600余年的文明史给秦皇岛留下了姜女寻夫、首阳采薇、夷齐让国等众多人文古迹和历史掌故;二是文化资源多元,拥有关隘长城文化、皇家帝王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生态景观文化、名人故事文化等多种形态,其丰富程度及品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三是涉及领域广,既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既有工业的,也有农业的,既有军事的,也有民间的,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与生态相互交融、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并存。
着眼于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软实力,我们将把文化作为城市底蕴来重点打造,重点是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特色文化,创作文化精品,培育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和城市人文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制定并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发展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名城。
第三,要打好生态牌。生态良好是秦皇岛最突出的魅力、最靓丽的品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9.9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51天以上,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我们将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下大气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不断地开展大规模、高层次的城乡造林绿化和生态景观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海金沙行动”,建设北方花城和生态水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切实巩固放大生态良好这一优势品牌,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以人为本
《中国经营报》: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表重要讲话。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秦皇岛在“十二五”期间将做出怎样的谋划和部署?
朱浩文: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为新时期执政党怎样为人民服务注入丰富内涵,指明方向,也为建设责任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提出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不折不扣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说到底是对加强和改善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到制度设计、方法创新、具体执行中。
《中国经营报》:秦皇岛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过哪些实践和尝试?
朱浩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谋划和部署。
比如,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我们不断强化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的决策机制,强化“1890”群众服务热线等民意沟通平台,积极引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管理,切实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比如,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我们将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围绕就业再就业、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管理和平安秦皇岛建设4项重点,以及住房、就医、教育等难题,切实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再比如,着眼于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我们围绕强制拆迁、违规操作、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不和谐因素,不断加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围绕打造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制和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切实做到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有制度给协调,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机制来保护,意愿诉求有渠道来表达。
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