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的性格跟杨过郭靖比有什么不同?金庸为什么要这么个人?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之后有这样一篇后记:从这篇后记里我们可以看出,金庸写张无忌这样一个人物,是有意的.<倚天屠龙记>写于 1961 年,是恰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之后有这样一篇后记:

从这篇后记里我们可以看出,金庸写张无忌这样一个人物,是有意的。

《倚天屠龙记》写于 1961 年,是恰好是金庸小说十四部武侠小说中正中间的作品之一,之前的作品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同年的作品有《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而之后的作品有《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和《鹿鼎记》。

似乎就是以《倚天屠龙记》作为分界,金庸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变化。在之前的武侠小说中,「侠客」不仅是对武术水平的肯定,更要在心智与精神上都具有「超人」的状态。而慢慢地金庸对于人物的处理在发生改变,他不再倾向于描写普通社会中不普通的人,而更倾向于描写不普通的社会中普通的人。

回想金庸后期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高大全的形象越来越少,缺点越来越突出,很多主角除了身负一身绝世武功以外,几乎与凡人无异。到封笔之作《鹿鼎记》,更是直接推出韦小宝这样一个几乎不会武功的凡人当主角。

金庸的身份是报人,主业是时评。金庸的小说,以武侠作为包装,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写政治。越到后期,他越愿意描写在政治的风浪中,一个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将武功放在一边,单单说性格的话,张无忌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整部小说中他一直是被别人「推」着走的,几乎所有重大的决定都是别人替他做的。因为小昭,所以学习乾坤大挪移;因为外公,所以担任明教教主;因为张三丰和谢逊,所以与周芷若成亲;因为朱元璋和赵敏,所以从教主之位退下。不要说赵敏和周芷若,就算是小昭,甚至是朱九真,在「政治进取心」上都要比张无忌高很多。至于爱情,张无忌就更是举棋不定。

尤其是原著的结尾,最是意味深长:

此时此景,若是郭靖,只怕会一字一句斩钉截铁言道此生只爱敏敏一个。若是杨过,可能会与芷若姑娘结为兄妹。要是韦小宝,估计就招呼周姑娘进屋,左拥右抱此处省略三千字了。

而张无忌呢,他没有郭靖的一根筋,也不像杨过能狠下心,甚至不如韦小宝通吃的勇气,空负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圣火令上的神功和武穆遗书兵法的张大教主,他的反应却是「手一颤」。

说了这么多,答案其实就一句话,金庸在创作张无忌这个角色时到底有怎样的考虑?答:他就是想写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