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江苏师范大学 高投入引才大事业留才 江苏师大打造苏北高校聚贤纳才新模式
难能可贵的是,江苏师大人并没有沉浸在所取得的成绩中,该校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冷静地指出“海外背景人员比例偏低、旗帜性领军人才偏少”仍然是学校下一阶段亟待突破的主要方向:“毕竟像唐定远教授这样的科研团队,我们还拥有的不够多”。
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校内有条件的学院、科研机构与世界100强高校、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大力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人才国际化素质,江苏师大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331工程”的意见》(简称“311”工程)。
所谓“331工程”,是指到2015年,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引进3位外国院士或诺贝尔奖获得者、3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00名优秀博士或博士后。同时选拔300名教师、30名学科和学术带头人、10个科技创新团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研修工作。
校长任平教授强调,“331工程”不是独立于“153”工程之外另起炉灶,而是“153”工程的深化和发展。旨在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国际化素质为核心,通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从2010年起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工程,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出国(境)研修项目,每年选派100名教师赴海外名校学习研修,计划在三年内陆续组织至少40%的在校教师进行境外培训。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国际学院,从合作建立“1 20”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国际研究所和国际实验室、帮助各专业学院与国外200强大学进行全面对接、组织教师境外培训、组织学生赴境外交流、与国外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合作、进行留学预科培训等七个方面落实开放融合战略任务。
“能够亲自登上课本中所教授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回去再给学生上课,这种教学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外国语学院老师韩玉强在赴美培训教师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
优秀人才的引进,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丰硕成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高端人才在带来新理念、新气息的同时,也给学校其他学术骨干带来了激励和压力,为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文学院的李昌集教授已年近退休,在这种浓厚氛围的影响下,他不用扬鞭自奋蹄,2011年又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化学化工学院年轻教授王香善告诉记者:“大批优秀人才的到来,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科学研究带来了许多新的视野和新的理念,常言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们正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强劲的动力,与他们共同交流,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这种“校外挖掘”与“校内挖潜”双剑合璧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让江苏师大人尝到了甜头。2012年,该校语言科学学院杨亦鸣教授被评为“长江学者”,物电学院唐定远教授、化学化工学院李海涛研究员被评为“江苏特聘教授”、唐定远教授同时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数学科学学院彭锐教授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获第十二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四,并获得“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正因为有了大师加团队的高端人才引领,学校正逐步把地域劣势转化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优势,现在学校的发展可谓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江苏师大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