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砸宝砸错是哪期 王刚是错砸还是演戏? 揭秘鉴宝潜规则

2018-03-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真品的消息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也有一档名为<宝来了>的鉴宝节目,昨日,记

随着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真品的消息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也有一档名为《宝来了》的鉴宝节目,昨日,记者采访了该节目助理制片人梁冰,专家主持人、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专家评委、三峡博物馆文博研究员周寿林,他们介绍了鉴宝的流程,对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中王刚砸宝的行为也发表了看法。

《宝来了》免费鉴定

重庆也出过收藏精品

记者从梁冰处了解到,《宝来了》于去年10月10日在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每晚一期。周日到周五每期15分钟,讲述一个收藏者的故事;周六30分钟,呈现民间藏品的鉴定过程。梁冰向记者介绍,持宝人通过热线电话找到节目组,鉴定藏品都是免费的。

对于选择什么藏品上镜,该节目专家主持人、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说:“一是要求视觉效果比较好,有观赏性,二是要有可以供专家讲述的知识点,哪怕是假的也要能让观众了解究竟假在哪里,以后怎么去判断。”唐肇新告诉记者,栏目在节目录制之前会有一个预鉴定,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度。

“持宝人可以把藏品照片发来,也可以提前把实物带来,让我们对藏品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唐肇新坦言,专家组在鉴定过程中也会遇到拿不准的情况,这种时候就会如实告诉持宝人,也联系熟悉该类藏品的其他专家进行鉴定。

唐肇新还告诉记者,《宝来了》一期节目大概会鉴定30件藏品,其中一般只有10%是有收藏价值的“宝物”。梁冰说,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精品,一件是弹子石一对老夫妇收藏的黄杨木雕,一件是上周鉴定出来的一幅光绪年间的古画。

王刚不该砸宝

即使赝品也有价值

对于王刚在《天下收藏》节目中把赝品现场砸掉这一行为,重庆的鉴宝专家们怎么看?专家评委、三峡博物馆文博研究员周寿林直言这其中有一定的作秀成分,“虽然说这样可以防止赝品继续在市场上交易,但真正的宝物和高仿赝品之间的区别很弱,专家鉴定也难免会出现偏差,有可能本来是一件宝物,结果被砸掉了。”周寿林说,“其实告诉持宝人鉴定结果,建议他们砸掉就可以了,不必主持人亲自毁掉。”

而唐肇新告诉记者,以他的经验,做这种鉴宝节目一般会很谨慎。“在电视上看到的鉴定时间只有那么几分钟,但实际上在录制之前可能提前一个月就进行了专家预审,经过了专家的认真鉴定,而不是节目中呈现的三两分钟就下结论。

”唐肇新表示,尽管砸赝品是有充分准备的,但他仍然不认可这一行为,“一件藏品首先是有了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后才有文物价值。王刚在节目中直接把赝品砸掉这个行为,就是仅仅把文物价值作为了判断标准,但那件藏品如果仿造得很好,或者上面仿古的绘画、图案很有艺术价值,完全可以继续让持宝人留着的,因为这传到后世,也是一件精美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