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顿珠川藏路 扎西顿珠:获得“梅花奖”的藏族演员

2017-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扎西顿珠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不只因为当地电视台经常播放他表演的节目,还因为多年来他一直下乡为百姓演出,其精湛的演技和为人民服务的

    扎西顿珠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不只因为当地电视台经常播放他表演的节目,还因为多年来他一直下乡为百姓演出,其精湛的演技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扎西顿珠是西藏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他多才多艺,能唱歌、会跳舞,当主持人、演小品、演电影、拍电视剧,号称“西藏的赵本山”。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声音浑厚、笑声爽朗的扎西顿珠,听他讲述其精彩的演艺人生。

    “我能演戏吗?”    接受记者采访时,扎西顿珠说着熟练而标准的普通话,读音很准,用词恰当,当记者夸奖他普通话说得好时,扎西顿珠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别看我现在普通话说得溜,在21岁之前我对汉语可是一窍不通。

”    扎西顿珠出生在拉萨郊区,当时家庭条件并不好,他年龄不大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留在家里干农活。

扎西顿珠在农村务农12年,对农牧民兄弟充满了感情。他回忆说,“当年我的文化程度算是比较高的,经常为农民兄弟们用藏语念报纸,不少新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出去的。

1977年我还在以卖酸奶、牛奶为生,贴补家用。思索了许久,终于决定和父亲坐下来认真地谈话,主要是希望能离开农村,去学习有用的知识或者找一个单位工作。父亲开始并不同意,但最终我还是说服了父亲。

”1977年春天,西藏歌舞团和西藏话剧团都在招演员,有相识的人推荐扎西顿珠去试试,他当时也没有什么紧张感,两个地方都去考试了,也都合格了,所以当时他面临着选择。扎西顿珠说,“从自己的特长来说,唱歌肯定要比表演更得心应手一些,而话剧相对比较陌生。

虽然考试合格了,但我能演戏吗?自己心里也没底。这时,我想起在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农奴》里,很多角色都是由西藏话剧团的老一辈演员出演的,他们大多出身于西藏贫苦农牧民家庭,有很多人当过贵族的佣人、家奴。

有的从小被迫当‘差巴’——在寺庙里当苦工,有的从小失去父母,流落街头,可以说在他们许多人身上,留着皮鞭的伤痕,在心灵深处又戴着奴隶制强加给他们的沉重的精神枷锁,所以演起那部电影来会令人那么印象深刻。

我从心底里对这些苦出身的艺术家们充满崇敬,而且深感学习的重要。最终我进入了西藏话剧团。”    “老师把我们当儿女般爱护”    1962年8月,西藏自治区在上海戏剧学院培养的第一批话剧演员的基础上,创建了西藏话剧团,话剧艺术在西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许多第一届藏族表演班的学员后来都成为西藏话剧事业的栋梁。时隔20年后,上海戏剧学院再次受文化部的委托,办起了第三届藏族表演班。扎西顿珠就是这一届的学员。这一届藏族表演班与第一届、第二届藏族表演班不同的是,苦大仇深的农奴和文盲少了。

    扎西顿珠回忆起,他们班一共30个学生,分别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地区,有农牧民、矿工、手工业者,只有少部分是从学校里招来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3岁,很多人都不会说普通话。

1977年3月,扎西顿珠和这些从没有离开过家的同学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信心。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们对这30位藏族学生关爱备至,扎西顿珠说,“当时相当于4个老师教1个学生,从汉语拼音开始教我们,每天学习28个汉字,晚上老师还让我们默写,这样学习了半年左右,大家就都适应了。

在上海戏剧学院度过的这四年时光,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藏汉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的真挚友谊让我难忘,那时的一些汉族同学直到现在和我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1981年第三届藏族表演班毕业演出的大戏是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还带着这部戏来北京汇报演出,并参加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30周年活动。6场演出,轰动了首都文艺界。大家说,上海戏剧学院藏族班带来一台好戏,早有所闻,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消息传出后,不少大使馆的外交官也来观看。英国大使馆官员看后特别高兴,他们说,没有想到,中国西藏的学生能演出这样高水平的莎士比亚话剧。扎西顿珠记得在首场演出开幕前,藏族班学生做了发言:“我们学了一年汉语、三年专业,在四年的学习期间,老师把我们当做自己亲生儿女一样爱护,手把手地教我们,他们用了无数心血培育我们迅速成长。

在四年中,我们始终牢记故乡父老的嘱托和期望,我们没有辜负党中央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终于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藏族的话剧演员。

”扎西顿珠说,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激动的心情中我们毕业了,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我是农民,农民演农民”    扎西顿珠从上海回到拉萨后,继续在话剧团工作,“感觉生活很充实,有许多事情干,有戏排。

尤其是话剧团的老演员对我们年轻一代特别爱护,那时话剧团排了很多藏语的大戏,我们都成了主要演员,在舞台上的实践也使得我们迅速成长。

”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到拉萨来拍电影《女活佛》,在话剧团里选择了扎西顿珠做男主角,这是他第一次“触电”。

跟剧组拍戏很辛苦,从阿里、甘孜一直到云南的西双版纳。由于是第一次拍电影,扎西顿珠不知道怎么演,导演对他说,你在上戏学习过,又在西藏话剧团演过这么多戏,女主演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你更应该作为他的表演老师教她才对。

    从此扎西顿珠在舞台上和银幕上都有了十分精彩的表现。拍电影、电视剧,与剧组同事朝夕相处几个月,拍摄之余,扎西顿珠常请组里的汉族朋友到家里吃糌粑、手抓羊肉,喝青稞酒,喝甜茶。

对于汉族演员来说,这种“体验生活”实在开心,常常是乐而忘返。    1955年他在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奖评奖中荣获文华表演奖;因主演《班禅东行》于1997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作为西藏话剧界的唯一代表,扎西顿珠获得“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工作者”称号。

    “无论在话剧还是电视剧里我都喜欢演农民,尤其喜欢下乡演出。

”扎西顿珠真诚地说。不久前,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文联组织开展的话剧小品下基层活动,扎西顿珠都积极参加了。西藏话剧团的演员们在20多天时间内下到最基层为群众表演了40多台节目,大大地丰富了基层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这就像回家的感觉,话剧现在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扎西顿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