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核心内容:方舟子这个“学术打假斗士”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方舟子原名方是民。据他本人讲,方舟子原为笔名,因为用得多,真名反倒被人们忘记了。他1967年9月生,未婚。1990年中国科大生物系毕业,后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毕业后又做了两年博士后。
1994年,热爱鲁迅、热爱《约翰·克利斯朵夫》、热爱加缪的27岁的“文学青年”方舟子邀集几位朋友创办了“新语丝”,每月一期,这原本只是一个供海外留学生“搞创作”、“交流”的文学网站。
2000年8月的一天,一则国内科技新闻吸引了方舟子的注意。报道里称中国留美生物学家陈晓宁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成功带回国内,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此举标志着中国已掌握国际顶尖的基因技术,陈晓宁因为此“爱国义举”而被封为“基因皇后”。
方舟子吃惊了。“在美国花几千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东西,怎么被吹嘘成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呢?而且在华人科学家当中,出了这么一位世界顶尖级的生物科学家,我也是搞生物出身的,居然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我就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基因库不是他们实验室做出来的,而且这个基因库,国内早就有了,1998年就有了。”
方舟子立即联络了88位生物学者,通过在网站发表公开信的形式,对基因库的价值提出质疑。
“基因皇后”竟然有假?媒体立即跟进报道。不久,对“基因皇后”的追捧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消退。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初战告捷。
几个月后的一天,《光明日报》上的一条消息又吸引了方舟子的注意,该文称大连医科大学某教授发明的“生命核酸”对人体极有营养价值。
核酸有营养?方舟子觉得不可思议。他立即撰文《新的商业骗局和新的“基因皇后”》,驳斥该教授,并指出“核酸营养”在美国早就已被认定为骗局。
不久,《南方周末》头版刊发长篇报道《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揭露“核酸营养”骗局的来龙去脉。方舟子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两次轰动全国的学术打假开始令他成为众多知识界人士关注的热点。是年,方舟子出版《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直言不讳批判中国学术腐败。
从此,方舟子最热衷的是“学术打假”。目前,方舟子参与、主导的大大小小的学术打假已经有三四百起。随着他声名日隆,“红卫兵式的***思维”、“科学主义的傲慢”等议论也接踵而至,使他陷入充满争议的舆论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