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辞职的真正原因】董建华错误言论
核心内容:董建华辞职了,对于董建华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特首,当时的他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中,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从1997年到2005年,他主政着一个回归初期的香港。
随着2005年辞职卸任,董建华不再是特首,同年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一名副国级高官,近些年来,他仍会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发声。11月12日,董建华再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印证现在香港所发生的事情
董建华发声的时候正值不久前香港立法会闹出宣誓风波、全国人大释法之时,传递的信号也非常明确。这一次,他主要从三个层面表达了态度。
一是针对香港的“一国两制”,董建华表示,“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不单只是一个抵触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更加冲击了“一国两制”的基础,损害香港和广大市民的利益。香港在“一国两制”问题上是不可以退的。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向前一步,才是我们的希望。
二是针对全国人大释法,董建华说,“如果每个人都以自己心中一把尺去评价事物,以个人判断代替最根本的法律规则,这就是真真正正妨碍香港法治。我相信香港人是明白事理的。”他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清晰的解释,严格规范,是负责任的做法。
三是重提邓小平。邓小平对于香港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董建华为了阐述现在的香港问题,重提了《邓小平文选》。他说,最近翻看《邓小平文选》,读到邓小平在29年前,也就是1987年4月,他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精辟发言。邓小平当时谈及了香港日后的发展状况,印证了现在香港所发生的事情。
说到1987年,那是香港回归的10年之前,距离现在已经近30年。董建华转引邓小平的话说,“他(邓小平)说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都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
此次董建华发声的场合是在11月11日于湾仔会展中心举行的“团结香港基金”两周年晚宴上,现场嘉宾很多,有近百名香港各界知名人士,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也到场出席。在《新闻联播》给出的数段同期声中,董建华几乎都是用粤语演讲,而在转引邓小平表述的时候,他使用普通话来重述这段近30年前的发言。
团结香港基金
前面提到的“团结香港基金”正是由董建华所创办的组织。“团结香港基金”注册于2014年9月,作为一个非牟利组织,其宗旨是集合香港、内地和国际精英,以香港长远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和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政策研究、分析和建议。其研究范畴广阔,包括经济、金融、社会、政治、教育等课题。旗下还有“中华学社”,推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以其今年发布的报告为例,10月31日,团结香港基金发表题为《迎接时代变迁、与内地经济并进》的两地经济研究报告,指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始终不可分割,香港绝不应转趋保守。
同样是在今年10月,团结香港基金首次与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合办“香港创业青年内地行”,安排100名香港青年企业家分赴杭州、西安、济南、武汉,参观包括阿里巴巴、网易等著名企业,最后在北京会合。在启动礼上,团结香港基金主席董建华表示,香港年轻人充满创意,他们需要建立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信心。
除了团结香港基金以外,董建华还是中美交流基金会创会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是2008年1月在香港注册的非牟利组织,基金会的宗旨是透过推动中美两国的政府组织、智库、学者、媒体和商界之间的交流,推进中美两国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中美交流基金会的项目主要有四类,分别为高层对话、政策为本的研究、交流对话、教育计划。
董建华目前还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五名独立董事之一,从2014年9月至今,他已经担任董事两年多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也是团结香港基金的顾问之一,并曾应团结香港基金邀请到香港进行演讲。董建华和马云都是浙江人,马云是浙商总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董建华为荣誉会长之一。
出席与发声
辞任特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董建华转趋低调,少有公开露面。而近年来,他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次数明显增加。
比如近几年历次中联办举行的新春酒会上,董建华都会出席。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举行的新春酒会也是如此。每年10月的香港特区政府国庆升旗仪式和庆祝酒会上,近年来董建华也都到场出席。2014年9月22日,习近平会见了董建华带队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
再比如,2013年在香港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型展览开幕典礼和201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大型展览开幕典礼上,董建华都有出席。再比如今年11月9日的香港各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型展览开幕酒会,董建华也到场出席。由于是副国级,董建华的名字排在梁振英之前。
另外,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也常能见到董建华的身影。
2014年9月3日,董建华会见传媒,明确表示,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决定,指出这是香港民主进程历史中跨出的最大一步,更表示坚决反对“占领中环”。到了10月24日,当时“占中”已进入第27天,董建华专门召开记者会,表示“‘占中’引起的严重后果会超出我们想象,最终买单的是香港普罗市民。
”他更强调,“没有国家做后盾,香港不可能有繁荣的今天,更不知道明天会怎样。重建内地与香港的互信是当务之急,这个责任落在我们身上。”
2015年4月29日,董建华会见传媒,谈及政改方案,表示如果反对派议员执意以捆绑形式否决方案,将会令一人一票选举行政长官变得遥遥无期,令全港所有人都成为输家。几天之后的5月5日,团结香港基金召开记者会,面对记者提问,董建华再度就政改发声,希望香港不要失去此次机会。
他更感叹,自己在卸任行政长官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就香港事务发言;但去年开始,对香港发展感到心痛及焦急,认为现时是香港的关键时刻,为香港下一代和自己的孙儿着想,应该再为香港发声。
我们80后这一代,从小就知道“一国两制”这个名词,却从来没有真正弄清它的含义,我们最多以为它意味着“马照跑,舞照跳”,即使我们不再相信主义的优劣相较。搜狐论坛上有网友发言,大致意思是应该把“五十年不变”理解为一种文学语言,并说“我们国家成立五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怎么可能五十年不变?“不能再纵容香港了!不然,这也是对内地老百姓的不公平。”
纵容!我不知道这位网友是不是从小就对“思想教育”笃信无疑,也不知道他平日接触到的都是来自哪里的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心目中是没有对普世价值这个词的。就算是“纵容”吧!小小一个香港,为何就不能对他“纵容”一点?大四的时候,香港大学一位传播学教授给我们作过一场讲座,其间,他说了一句:“香港只是一个小孩子,他根本离不开母亲,就让他到外面疯一疯,野一野吧,怕什么呢?他跑不远的!”
以内地的标准看,香港的确盛产“刁民”,香港的立法会委员、传媒、民间团体都是那么“不听话”,但是谁又意识到这些“刁民”的价值了呢?在2003年7月之前,香港在我的眼中只是一个明星城市,那以后,后知后觉的我开始渐渐窥到所谓“核心价值”。
然而我又只是内地的一介草民,如果没有了网络,我甚至连这点意见也没有表达的机会。香港人却有,这让董建华很惨。但董之于香港的失败,却又远不是“一人做事一人当”那么简单。上周的《明报》社论,呼吁zy“勿一错再错”,文中提出,董的确要“查找不足”,然而一手提拔他的人呢?是不是就完全没有责任?
说的其实很小心翼翼,这是香港已经为数不多秉持中间立场、“公信第一”的报章。最直白的分析来自于《苹果日报》的某评论员:董的下台,并非香港人倒董的结果,更非所谓执政水平的不高,只是因为他“还不够听话”。可怕!然而你又找不出什么来反驳!至于文汇大公商报三份左派报纸(或许叫中资报纸更合适),则仍是用毫无趣味的语言(有的已经和人民日报接近了)来挺董。
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左中右的交锋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某种只可意会的语境下,某派意见虽未必没有道理,却刚出生就矮了一截,哪怕在最表层的世界里,它铺天盖地。我想说,这是自由遭遇中国的失败,然而,这既不是自由、也不是中国的失败。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脚又痛,在立法会答问大会站立时感到脚很痛,所以辞职。但大部分报纸认为这是藉口,因为他的施政得不到市民的认同。
在2004年立法会选举后,民主派大有斩获。红湾半岛事件使政府招来官商勾结的指控。领汇事件明显背后有某些立法会议员支持闹大,但临阵停止上市足见政府态度无能。终於,十二月在澳门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向国家主席述职时,董建华被国家主席胡锦涛当著香港高官以及澳门特首何厚铧前当众责备,最后,胡要董「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董初回港后坚持胡主席这番话的正面影响。但董在翌月虽在压力下在施政报告中承认错误。
2005年2月中在传出董建华将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并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一职。报章传出现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最有机会接任该职。3月2日,除亲北京报章(大公报、文汇报及香港商报)外,全香港报章均大篇幅报道董建华将会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辞去特区行政长官一职。
延至3 月10日下午,董建华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以身体不适(脚患)为由,已向中央递辞呈。2005年3月12日,董建华顺利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日获中央接纳其辞职。曾荫权将署任该职,直至新任行政长官选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