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年:国画艺术的“拓荒牛”

2017-07-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代画家,头上有几个耀眼光环的可谓不少,但一生中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连在一起,并载入史册的,王中年教授恐怕是第一人. 今年

当代画家,头上有几个耀眼光环的可谓不少,但一生中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连在一起,并载入史册的,王中年教授恐怕是第一人。 今年2月20日,王中年设计并亲手绘制的巨型简筒,作为庆贺澳门回归祖国的一件珍贵礼品送给澳门特首何厚铧。这对艺术珍品高2.2米,每只重500余斤,被陈设在澳门特首的贵宾厅。 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王中年教授与王光英副委员长合作的大型山水画《祖国颂》(王中年作画,王光英题字)被编号精印300份,赠送给出席“两会”的港澳台代表、委员,一时传为佳话。 王中年,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一位在国画艺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成绩卓著的“拓荒牛”。

(一) 王中年教授生于辽宁凤城,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早年就读鲁迅美术学院,青年时期从事油画和国画人物创作,后潜心于山水画创新。早在七十年代,他的山水四扇屏画出版后便以清新之气流行北方。然而,事业有成的王中年八十年代毅然放弃舒适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只身南下,进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他师从著名岭南派山水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苦修三年,画风大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将西画表现手法巧妙溶入山水画之中,吸取南派之秀、北派之雄,以中西结合、南北结合、古今结合和师法自然的原则大胆革新、改造传统的山水画,开中国山水画一代新风。 他画的山泉瀑布突破了传统画法,用笔圆转流畅,具有流动感和质感,深受当今画界推崇。

他尤擅画水,堪称画水专家。其作品《飞流直下》、《秋韵》被中国美术馆珍藏;他撰绘的《山泉·瀑布·流水技法》专著现已成为海内外众多美术学院的教材。 他独创的雪景技法,填补了中国画雪景技法的空白。他创作的雪景山水画,白雪之处不加任何调剂制作或涂白,雪是纸的本色,这种画法难度大,但画面色墨自然明快。其代表作《林海苍茫》荣获文化部举办的“’97香港回归全国美展银奖第一名”。天安门城楼中央厅悬挂着他的巨幅作品《林海雪原》。他撰绘的《雪景山水画技法》被国画界莘莘学子奉为经典。 他创造了山水画传统“十八皴”之外的“龟纹皴”,被画界誉为“十九皴”。“龟纹皴”在传统动感的散点透视基础上,糅进了西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更加生动地表现出雪景和山石纹理。

此法适宜表现远山近石,使其更加自然逼真,增添了山水画新的表现手法。 他擅长宏篇巨制,并一改传统国画先局部后整体的作画程序,先在胸中勾勒轮廓,后用碗 调好彩墨,直接泼在宣纸之上,任墨彩横溢竖流,随即捉笔在手,浓浓淡淡,一气呵成,气势雄浑。中南海收藏的《白山魂》就是他的泼绘精品。他撰绘的《泼墨泼彩技法》理论专著,又一次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二〉 这些成就,足以使王中年教授称雄当代画坛。而王教授在美术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更加令人赞叹。被国家列入“九五”出版计划的《新编芥子园画传》之《浅绛山水篇》,就是王中年教授奉献给世人的一部艺术力作。

盛世修典。近代,大凡学习中国画者都视《芥子园画传》为学习、研究的摹本。这部集古代名家典范之作于一体的画谱,不知熏陶和影响了多少中国画家。全书以分解与综合的图例传授画法,配以简明的画理阐述,是一部形象的画论;兼叙技法流派的渊源,更含有画史的意味,可谓“画法”、“画论”、“画史”三位一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中国画的发展,问世二百九十年的《芥子园画传》已不能适应现代人学习中国画的需要。因而,编绘一部《新编芥子园画传》,归纳古今绘画优秀传统和经验,尤其是当代著名画家的新技法、新经验,流于当代而传于后世,就成了中国画界和出版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新编芥子园画传》即将编绘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在美术界,尤其是国画界引起广泛反响,海内外众多国画名家无不以担任此书编绘工作为荣。

有圈内人士说:若有一幅作品入选此书,此生足矣。 《新编芥子园画传》的山水部分是重点,而浅绛山水则是重中之重。他要求作者不仅是国画名家,还要深谙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绘画技法,更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和文字功底。聚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专家们独具慧眼,在众多名家中选中了王中年担纲编绘《新编芥子园画传》之《浅绛山水篇》。王中年不孚众望,在1995年至1997年的三年中,他身背画夹、攀峰越涧,餐风饮露、激赏泉琴、饱览山色,为编绘《浅绛山水篇》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了增加描绘自然风景的可信性和山水画技法的可操作性,王中年不失时机地拍摄了许多选景写生照片,更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山水画技法与大自然真山真水间的对应关系,成为《新编芥子园画传》有别旧本的一大特色。

1998年,《新编芥子园画传》隆重出版。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这部著作,在中国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王中年的名字也同这部著作一样,被载入中国画史。〈三〉 艺术需要天份,又不仅仅是天份。 绘画艺术植根于自然,国画尤其如此。 长年在都市里生活的王中年,热爱和向往的是大自然里自由自在的空气。几十年来,他穿林海、跨雪原、闯大漠、进农舍,走遍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他在林海雪原中流连忘返;他在九寨沟边与少数民族兄弟谈笑风生;他在瑞丽江畔同傣家少女泼水追逐……那一年冬天,太行山大雪封山,积雪盈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中年却惊呼:“天助我也!”蹲在雪地里写生,一画就是七八个小时。饿了, 啃几块饼干;渴了,在山泉边凿冰取水。什么饥饿寒冷,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画和我,我和画,有时甚至物我两忘。 浏览王中年用纸笔构筑的艺术长廊,边塞烟云,北国雄姿、草原秀色、江南风光,或雄浑,或隽永,或含蓄,或深邃……那乱石穿空的岩壁,形单影只的吊桥,炊烟袅袅的茅舍,湍急宛转的溪流,在他的笔下竟似有了灵性,有了诗一般的意境。面对这一幅幅艺术珍品,不由令人顿生感慨:同样面对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呢? 后来看到一本书说,画家原本就是大自然的情人。

岭南派山水画大师关山月曾亲手写下“以自然为师”五个大字勉励王中年,他说:“你为中国画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四〉 艺术永无止境。这句话在王中年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盛名之下的王中年曾在国内外办过多次画展,可谓身价不菲。在学术上,他前后出版了10本画论画册,可谓著作等身。然而,近几年他却中年变法,在继续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同时,又闯进了瓷艺画这一全新领域。 陶瓷,作为华夏文明古国流传千年的瑰宝,曾有多少能工巧匠为他描绘装点,细刻裙纹。然而,像许多传统艺术一样,时间一长就陷入了程序化的窘境。纵观传统瓷画,构图色彩过于繁琐,缺乏整体的完美与统一的格调,所以在海外市场缺乏竞争力。瓷画与传统的国画一样,呼唤突破与创新。

王中年又一次成了这一领域的拓荒牛。 1997年,王中年教授完成了《新编芥子园画传》后,与国画名家李延声、张广、张世简、徐震时等来到瓷都景德镇,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再辟蹊径,使这一古老艺术重焕青春。 然而,景德镇陶瓷早已蜚声海外,历代都是名家辈出,高手如林。要想在瓷都取得成功,谈何容易。但王中年“不安份守己”的性格在瓷艺画创作中又一次得到印证,因为他身上多的是艺术家的浪漫,少的是匠人的刻板。在传统与创新的艰难磨砺糅合中,一件件富有时代气息的瓷艺精品在王中年的艺术实践中诞生了。他创造了釉下彩绘山水技法,突破了瓷器绘画传统调色程序,大胆地用中国画调色法去创作,把中国山水画写意及泼墨巧妙地融入瓷画之中,画风韵格脱俗高雅,一扫传统瓷画的匠气。

瓷画艺术,被誉为“火的艺术”。对从事这一艺术创作的画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凤凰涅的洗礼与锤炼呢? 为了创作纪念澳门回归祖国的巨型简筒,他于1999年6月从风景怡人、气候舒适的新加坡只身来到江西老区——瓷都景德镇。烈日炎炎的盛夏,他将自己关在一间没有空调的出租屋内,设计瓷坯、绘制草图,先后订制了三批共一百多件大大小小的瓷坯进行创作、烧制,历经半年,耗资数十万,终于烧制成这件被誉为“国宝”的艺术珍品。 也许是南国海风的熏陶、海水的浸润,来到厦门定居后,王中年的画似乎少了几许北方的干燥,多了几分海风的湿润,但不变的是他那颗对艺术永远追求的心。

如今,他又涉足新的领域,在进行新的开拓。他将目光投向了海峡对岸,他想成为沟通海峡两岸书画艺术的使者。他说,非常遗憾,至今我还没有去过台湾,但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书画同源。他决心以书画艺术品为桥梁,为两岸交流尽一份力。 如今在厦门,有一家专营王中年教授国画、瓷器精品的专卖行——“集贤阁名人艺术礼品专卖行”在通往高崎国际机场的金尚路边开办,为海内外收藏者提供了方便。王中年教授还打算在厦门海沧办一所别具一格的民办大学——中国画学院,专门培育海峡两岸以至全球华人圈内的中国山水画人才。如今,筹办工作正紧锣密鼓,选址、批地等前期事项已经完成…… 王中年,站在海峡西岸,临海凭风,又开始了新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