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阅读杂感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阅读杂感                                               前言:其实直到

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阅读杂感                                               前言:其实直到去年夏天去辽阳参观广佑寺和东京陵之前,我都固执的以为,寺庙和神道碑亭中拖着石碑的动物,叫做乌龟,虽然早知道龙生九子,但却一直记不起,原来它有个儿子,会常常藏身在石碑下,任千百年风吹雨打,把功德历史牢牢的抗在自己的肩膀上。

而我对古建的兴趣,原本只是在驻足其中,单纯的赞叹古人卓越的智慧和鬼斧神工般的技能,感叹这些建筑物上承载的历史沧桑,感慨独与西方建筑体系隔绝的中国建筑,融山水形胜于一体,哪怕是残垣断壁,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

而这些发思古之幽情的小矫情,虽然不比那些登临山水,笑傲江湖的文人墨客,可多少也是同样是体味它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而从纯粹的建筑技巧角度去欣赏古建筑的美,或许应该感谢越越姐。   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阅读版本:台湾明文书局民国八十九年八月再版。

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终于粗糙浏览完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之所以说是“粗糙”的浏览,除了目前阅读状态的心不在焉,也是一个对于古建完全的无知者,其实不应该入手就读这样的书。

因为那些翻开书面就扑面而来的专业名词,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了。绪论中,梁思成先生以山西五台山佛光殿为蓝本的精美建筑图样,虽然能深深的打动人,但光是上面一组柱础斗拱图样,就有将近三十个左右我完全不认识的专业词汇,其实直到合上这本书,我仍旧对于桁、檩、枋、梁、慢栱、重栱、外(里)拽、昂、把头绞项造之类的概念或者作用迷迷糊糊,更何况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很多部件的叫法有完全不同,在这期间,多亏了度娘这一便利的搜索工具,帮助我扫盲,虽然很多东西即使解释了还是不清楚,不过那是因为我实在愚钝,只得留俟将来,自己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慢慢的悟了。

梁先生的建筑史大名鼎鼎,而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又在网上闲来查阅,原来民国年间,除了这本建筑史,还有乐嘉藻和黄宝榆两位先生也各自出版过建筑史,只是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吧,民国,毕竟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真正“百花齐放”的年代,除了各个学术领域研究的继续深入,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也使得不少在传统研究方法和思想观念影响下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开始开荒拓土,发千人之所未发,言前人之所未言,或许很多开山著作,至今仍是该领域的经典哩!

比如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史》、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等等。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方面当然也是一样了,当然,对于中国古建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自然是1929年,由朱启钤先生在北平组织的营造学社的成立(度娘告诉我,2012年,我的母校东北大学“恢复”成立营造学社,不知道后事如何,只是今日之东北大学已不是当年的东北大学,今日的营造学社也绝不能和当日的营造学社相比了)。

建国后,也是梁思成先生所在营造学社成员的刘敦桢先生,也出版了一本《中国建筑史》,1965年完稿,三年后,刘先生就没能逃脱站起来的“人民”历史的审判,具体如何去世的我不知道,度娘只告诉我“"文革"期间,深受迫害,身心遭严重创伤,1968年5月10日含冤而逝,终年71岁。

” 恕我小人之心,其实某年之后,这些搞古建研究的“辽代的木头”(梁思成先生语)之心痛与没落可想而知,虽然各种建筑类书籍的前言都一如其他学科的出版物一样,不厌其烦、豪情满丈地陈述,“&%*¥之后,&*&*&*有了很大发展”,“&……%¥之后,……&*……高度重视****工作”,但是面对全国各地兴起的大拆城墙风、乃至后来面对红卫兵小将们以“破四旧”之名对于各地古建的历史性审判,或许,加诸在这些老前辈们身上的精神折磨或许和肉体折磨一样痛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啊,我们毁掉的东西,永远要比宣传中重视保护的东西多出不知多少,但笔下的文字却要永远突出某年之后,我们有关部门对于EVERYTHING的高度重视,而行文的组织要永远的依照一套体系,岂容邪说迷惑众生?所以我在寻找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的过程中,还是执意找到了台湾的版本,生怕阅读到的某些章节也会被一道“专政“了,虽然书到手之后,其纸张质量不如三联出版社的再版,而以我的浅薄,那些或许存在的细小差异并不能对我造成什么影响,也许是我太矫情了吧。

我就是喜欢梁先生(以下引号部分为梁先生《中国建筑史》油印本付印前言)“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喜欢书中“忽略各个时期社会大众创造和智慧的积累”,是啊,没有政治束缚的文字,才是这些老前辈们真正要说的话嘛。

这本《中国建筑史》的体例写法很传统,一言即明。全书共分八个章节,除去绪论和结尾一章,中间的六个章节,也正是梁思成先生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分期。每章的结构大都相同,一般是第一部分历史考证,即从各个史书、笔记中还原当时朝代“帝王”建筑布局的原样,这一部分虽然阅读起来,往往会让人一带而过,但却是最能体现梁先生考证功力的地方,个人认为也是传统治学方法在那一代学人身上的体现。

是的,我以往之阅读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郭廷以先生的《中国近代史》,那种厚重是今天的治学学者们的文字无法给予的;第二部分则是各个时期所存建筑实物的具体描绘,并大多配有精美的照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虽然从小到大极少外出旅游,至今为止山海关内的城市也仅仅去过北京天津各一次,但哪怕想我这样于古建的“阅历”极少,而在阅读中才开始对于中国古建筑开始有了点点了解的门外汉,也能深刻体会到梁思成先生专业的眼光和细致的态度。

在全书总计197张照片图样背后,不但是梁先生深厚的学术素养,也能体会到梁先生加盟营造学社后,在全国各地搜索资料、测量数据的数年间,风尘仆仆、舟车辗转的甘苦滋味和对于古建筑的一腔热爱;第三部分则是从各个建筑部件分类角度,总结对各个时期建筑特点。

也是全书比较难读的部分,而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往往也只能一带而过,因为对许多的专业术语实在是弄不明白。其实放下书至今,我也仍旧对明清之后,昂的作用突出之前,它是怎样承接梁上部件的一片茫然,也不明白一些复杂斗拱的构造究竟是怎样,到底什么样的构造会称作“隔跳偷心”、更弄不清梁先生是怎样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建筑是假昂真栱、那个耍头斫成了昂嘴。

是啊,古人的智慧永远是我这样的愚钝懒散之人无法想象的。

唉!梁先生是翻阅了多少资料,看遍了多少史书,才能让我们透过那些文字图样,对中国的古建开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看看书最后附着的那几张历代阑额、普拍枋、耍头、殿堂平面位置、木结构殿堂外观、佛塔类型演变图,还有那部未完成的宋《营造法式注释》、铅笔自己已经无法辨认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那些老一辈学人留给世间的遗憾和他们带不走的遗憾,或许使我们这些浅薄的后辈们永远也无法体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