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松州之战的原因始末
导读:即便是在今天的西藏,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地位依然非常之高。吐蕃的立国之君为什么迎娶了唐朝的公主?松州之战你听你说过吗?这其中的历史故事非常有意思,唐蕃和亲、松州大战、利益冲突、政治博弈……
松州之战和唐蕃和亲的背景是亚欧三大强国的同时崛起(唐朝,大食,吐蕃),抛去大食不谈,边境接壤的唐蕃二国无论如何都会产生无法回避直接矛盾,而在两大新兴王朝崛起的过程中越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必将会引发两国领导者决策层之间无比复杂的政治博弈。和亲抑或战争,都是政治博弈的不同形式。所以唐蕃和亲的前后,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无比和谐的民族大融合。
唐朝与吐蕃的领土纠纷,主要集中在河陇和西域两处。吐蕃原先是青藏高原上奴隶制部落,在松赞干布(弃宗弄赞)的父亲囊日松赞的带领下逐渐壮大,可惜囊日松赞因为大量启用贱民而导致了旧贵族的叛乱,于629年被置毒暗害,部落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外敌环肆,松赞干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弱冠之龄即位,同一年,唐太宗罢免裴寂,拜相房杜,征讨突厥,开始一步一步缔造国家鼎鼎盛世。等到634年,松赞干布铲除旧贵族,统一青藏高原,迁都拉萨建立吐蕃王朝的时候,大唐已经横扫漠北,俘虏颉利可汗。
羌酋小国如焉(yan)耆(qi)(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党项(青海东南部和四川西部一带)牂(zang)牁(ke)(今广西云南一带)纷纷朝附,太宗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可汗”。
这是一张再简单不过的中国地形图,但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发现统一青藏高原后的松赞干布,最有可能把兵锋指向哪里。可是偏偏巧了,无论是河泷(今宁夏甘肃一带)还是西域,都是唐朝的势力范围或试图渗透的目标。于是在安史之乱前,双方发动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以河陇为主,西域为辅”惨烈战役,噶尔钦陵,薛仁贵,王孝杰,黑齿常之,众多名将都在这里一战成名或者一战涂地。
事实上,早在吐蕃统一青藏高原的过程中,就已经损害了一些依附于唐的小国的利益,上文提到过的党项之所以朝唐,估计也有感受到了来自吐蕃的阵阵寒意的原因吧。
两大王朝同时崛起并彼此接壤,两国君主年富力强皆非等闲之辈,两国国家决策者都对自己的国家信心满满,却都对同样强大的对方不甚了解,更主要的是,两国之间还存在着强烈的利益冲突,那么战争一触即发就绝不奇怪了,哪怕这场战争仅仅是试探性的。
这就是松州之战爆发的原因,在松州之战前,松赞干布之所以还要求婚,是因为他试图用另一种更好掌控的方式攥取利益,与唐联姻,可以使吐蕃趁着短暂的和平的间隙把精力投入于其它目标,免去后顾之忧。不仅借助唐朝威信提高自己的声望,又使得原先私吞的党项、吐谷浑的部分领土合法化,并在染指西域的过程中减少来自唐朝方面的压力。
于是早在634年,松赞干布就已经开始遣使请婚,可是他的小九九打的太响了,太宗除了厚待使者没有丝毫表示,并且在此期间讨伐吐谷浑并扶持该地亲唐势力。吐谷浑原是鲜卑一族,徙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全胜时期“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不仅是唐蕃两国缓冲中心,也是唐朝通往西域的咽喉,它的重要性对于唐蕃双方不言自明。
松赞干布等啊等,除了象征的赏赐什么都没得到,相反自己最垂涎的目标已经尽数归唐。甚至甩出了“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 即当入寇“这种狠话依旧碰壁后,终于收起不切实际的幻想,于628年发兵风卷吐谷浑、党项、白兰诸地,看看这位赞普一开始攻击的目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之后屯兵20万松州城下,”都督韩威轻骑觇贼,反身所败,边人大扰“, 四川西部、甘肃南部、青海临边的部分羌酋见风使舵,叛变倒戈,唐阔州(一说闫州)刺史、诺州刺史举州投降。唐朝西南边防不仅面临严峻挑战,威信也大受打击。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从韩威战败到援军达到这段时间,吐蕃居然没有再进一步,被死死地挡在了松洲城下,抛去钓鱼城“独钓中原”的奇迹,另一种可能是松赞干布根本没准备真正大打出手,风卷吐谷浑,白兰,党项之后,他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之所以入寇松州,是压上自己的全部军事实力博取之后政治谈判的优势,并趁机一探唐朝深浅。
万一攻破松州(当然他也不一定有那实力),只会火上浇油,减小双方谈判的余地。加之吐蕃不善攻城和松州军民死守等原因,松赞干布终于如愿以偿等来了大唐来势汹汹的反扑。
八月初,松州战败的战败传入长安,太宗严词拒绝了魏徵苟和的建议,做出了以下部署:“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 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 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 率步骑五万以击之”
侯君集,李世民心腹,“玄武门政变”策划者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先封潞国公、后封陈国公。是李靖“两个半”徒弟之0.5。
执失思力,唐驸马都尉,安国公。太宗亲自主持的与异族的和亲大概7次,但只有他和契苾何力是因战功受赏。
牛进达,右武卫大将军、琅玡郡公,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壮,并陪陵昭陵。
刘兰,夏州都督,封平原郡公。
侯君集手下的这五万人,两年后穿越了“八百里流沙,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东风冬寒,夏风如焚”的莫贺延碛大戈壁(罗布泊与玉门关之间,西域的起点)率军讨伐依附于西突厥的高昌,吓死了国王麴(qu)文泰,堪称特种部队。
松州之战第二阶段我就不着重描述了了,就一句话:“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 斩千余级”,在唐朝主力还没赶到的时候,牛进达帅先锋来了一次夜袭,以不到一万的兵力揍了松赞干布20万的家当,然后松赞干布这货就撤兵了....
如果不是因为内部统治不稳,军心低落,之前掠夺的物资殆尽(吐蕃出征都是不带物资的,打哪抢哪)和卖萌,那么松赞干布如此神速的撤兵说明他已经很满足此次战役的成果,也很清楚(恐惧)对方的实力,因此退兵之后立刻装孙子,“弄赞大惧, 引兵而退, 遣使谢罪。因复请婚, 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 献金五千两, 自余宝玩数百事”
双方在了解了对方的实力和诉求后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松赞干布终于娶到了梦寐以求的唐朝公主,并趁机劫掠了一堆唐朝属国的财富和地盘。当然唐朝也没怂,松州城的固守和牛进达的夜袭估计给松赞干布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终其一生,都乖乖的尽着子婿之礼,非但再也没有发生过军事冲突,反而在唐朝讨伐西突厥和蹂躏天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朝得到了吐蕃的地位上的服软,也可以把精力投入到高句丽和西突厥身上,公元640年,侯君集灭高昌,威震西突厥,不仅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对西域都护管理,还构筑了大名鼎鼎的“安西四镇”拱卫防护,唐朝彻底完成了对西域的掌控。
公元645年,太宗亲征高句丽(高句丽挺过李绩、苏定方、薛仁贵、契苾何力、刘仁轨等名将一轮又一轮征讨。一直支撑到公元666年,并且灭国后复国运动从未消停,其顽强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当年陷入拉锯,那么唐朝再强也无力支持这两场辉煌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