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禁播的一集 “高科骗贷者”与现金贷玩过一场“猫和老鼠”
随着监管落地,现金贷坏账率高涨已成行业难题,除了普通用户的逾期,有关利用现代化手法进行恶意骗贷的行为,也逐渐浮出水面。
利用科技恶意的“高科骗贷者”,与利用科技反“高科骗贷者”之间的游戏,从开始到至今从未结束……
技术性骗贷,现金贷行业深受其害
有关现金贷的讨论中,所有舆论都聚焦在现金贷的“原罪”。实际上,现金贷平台在运营时也常常成为受害者。
为了方便快捷,在办理现金贷业务时借贷者只需提供身份证和手机号,致使原本的手机短信验证成为目前最常用的线上审核方式之一。便捷的另一弊端却隐藏着风控漏洞,让骗贷者有机可乘。
比如初期的黑市骗贷“三件套”: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发展到今天的技术装备——猫池,均是恶意骗贷人员的骗贷装备。
以猫池为例,这是一台具有收发短信功能的“n卡n待”的简易手机。骗贷者可以用一台电脑连接多台猫池,而一台猫池又可以插入8-64张SIM卡,骗贷者借此用不同的手机号来申请贷款,只要在一定时间内将手机号销毁就可以让这笔现金贷变成一笔无头烂账。
当风控措施借以手机设备号等方式对此漏洞进行封堵时,更加高端的技术装备“模拟器”再次登台。
该工具可以帮助骗贷者轻松修改手机的IMEI、MAC、IP、GPS等设备及环境信息,甚至可以利用模拟器改变自己风控上的显示数据,比如手机串号、手机IP 地址、地理位置等等。
当骗贷者用起科技,成为“高科骗贷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据某知名平台高管表示,仅2016年至少有3家创业公司被骗贷“撸”垮!大平台也叫苦不迭,据传在美上市的宜人贷有一款极速贷产品曾遭遇有组织的欺诈事件,损失了8130万风险准备金。
以往防不了“高科”,只能欺负“老实人”
在这场猫和老鼠的游戏中,为了控制坏账,现金贷平台应对高科技骗贷大军时,不断革新风控技术。
甚至有的现金贷平台高价雇佣人打入骗贷人群的社交群里面,了解他们最近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漏洞等,再一一破解。
比如平台自身不断优化反欺诈模型,尽可能降低入口数据的维度,缩短风控模型的审核时间,并采取多方验证的方式来应对。
例如“黑名单”制,“黑名单”指平台或者其他合作机构积累的有过欺诈行为的人的信息列表,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欺诈行为的发生。
但实际上,该黑名单的效果除了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这样的拥有完善的大数据与风控体系的头部平台外。其他多数中小现金贷平台,使用身份证、手机号、设备号等信息,除了针对于如实提交信息的“老实人”,对于这些资料都是虚假的“高科骗贷者”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
或许正因为这样,有些现金贷平台要求手持身份证拍照,或是通过视频画面截取借贷人的脸部特征与身份证等证件照片作匹配等手法,为的就是扎进篱笆。
去年底,在反欺诈的举措中,又多了一个新利器。平安金融壹账通发布了名为加马(Gamma)的全套智能贷款解决方案,核心亮点是其智能微表情面审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可以通过对方说话时面部表情的微小变动,来识别是否撒谎,据称准确率达到80%。
当然,2000多家无牌运营的现金贷平台,随着监管落地或将逐渐退出市场。这也造就了原本猖獗的“高科骗贷者”收入或许会下降很多,留存的平台为生存需要,也必然会进一步强化风控体系的搭建,对于“高科骗贷者”来说,或许这项事业将变得越来越艰难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