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翔到底懂不懂球

2018-09-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个周五,我去现场看了大连一方和北京国安的比赛,作为国安曾经的随队记者,对于这场比赛我是相当期待的.从球迷的角度上,我与大连足球共成长,从大连万达开始见证辉煌,到阿尔滨时代的悲壮降级,如今再次盼来万达集团的回归,可以说人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黄健翔到底懂不懂球只是这样比赛的结果并不美丽,三球告负三场连败,不仅仅是王健林,想必很多人都看不下去,马林下课的呼声响彻全场.顺应民意的王健林,请来了前皇马主帅舒斯特尔,力求在两周的休赛期中脱胎换骨.就像一度动荡不安的万达集团一样,这支球队的命运,

上个周五,我去现场看了大连一方和北京国安的比赛,作为国安曾经的随队记者,对于这场比赛我是相当期待的。从球迷的角度上,我与大连足球共成长,从大连万达开始见证辉煌,到阿尔滨时代的悲壮降级,如今再次盼来万达集团的回归,可以说人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

黄健翔到底懂不懂球

只是这样比赛的结果并不美丽,三球告负三场连败,不仅仅是王健林,想必很多人都看不下去,马林下课的呼声响彻全场。顺应民意的王健林,请来了前皇马主帅舒斯特尔,力求在两周的休赛期中脱胎换骨。就像一度动荡不安的万达集团一样,这支球队的命运,因为王健林的原因,引发了外界极大的关注。

黄健翔到底懂不懂球

一向喜欢语出惊人的黄健翔,就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我一直对德国教练在中国执教不很看好,因为德国足球的很多成功之处基于德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团队意识和坚韧不拔。而表面上看没个人,暗地里瞧没集体的文化糟粕,使得中国足球不要跟德国比,就是跟韩国日本比,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方面都差不少。

因为我们的文化里就少协作共存,多你死我活各怀鬼胎。好在舒斯特尔是德国足球的另类,踢球时号称浪子,跟德国足协闹翻,在巴萨时跟马拉多纳一起抵制德国名帅的魔鬼体能训练拒绝晨跑……做教练的主要经历也是在西班牙。从足球风格来说,也许他早已经不德国了。想到这些,我祝大连一方好运。”

黄健翔微博截图

对于黄健翔的这种腔调,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早在2016年12强赛中国客场0比2不敌乌兹别克斯坦后,黄健翔就连发两条微博,先是用甲午战争中讽刺国足现状,映射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随后又称搞不好足球是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对足球来说是种反动文化。

黄健翔微博截图

把所有的悲剧都推到民族性格和文化缺陷上,没有比这更为懒惰的思考方式,几乎可以说幼稚到没有思考。尽管有心理准备,但仍然难以接受这是中国最顶尖的足球解说员的水准,我觉得这种认知只会出现在热爱足球却是门外汉的文学青年身上,黄健翔的这番言论只会让我对中国足球更绝望。

这种扁平而标签化的思维方式,完全无视事物的复杂和多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思维的厚度跟普通球迷没区别,比如谈到德国足球就是战车,说到意大利就是锁链混凝土防守,巴西队一定才华横溢,再说下去我自己都觉得全是鸡肋一样的八股论调。

在这个认知上,我发现同王勤伯老师倒是颇为相似,作为意大利足球专家,他写了一篇直面意大利足球衰败的文字《热爱讨论国民性的都是文化蠕虫》,深入浅出地揭示脱离足球现代化的神棍们,是如何一步步把意大利足球推下深渊的。

一个国家的足球能不能搞好,就是要看他们搞的是不是现代化足球。无论是社会体育传统,还是学校的体育教育,抑或腐败的圈子游戏,都是中国足球绕不开的大坑。

中国体育不只是足球差,而是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中国都比较差。在各个项目中,足球作为职业化程度最彻底的团队项目,中国是尤其地差。足球是极其复杂的运动,不仅是球星这类人才层面的比拼,更是团队协作的考验,其中包括训练设施、科研团队,后勤补给等诸多杂项。

前者自不必说,能取得好成绩的国家,首先要有好球员,中国在这方面一直匮乏;当然如果球员不是特别拔尖,团队协作方面极其出色,也是可以在整体上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准。但对于中国队来说,团队协作恰恰比培养球员更难,因为这涉及到各方面的精诚合作,既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需要体系的保障,绝不是某个领导分派任务就可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社会,在足球项目上的团队协调能力越强,从德国和日本就可以看出端倪。以往巴西凭借人才优势还可以拿到5次冠军,但距离上次夺冠已经过去了16年了,他们更是在家门口的世界杯上被德国队7球羞辱,这是他们永世难忘的国耻。

巴西足球的衰败和德国足球的登顶,说明巴西经济的衰退,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国家队的竞争力。一个生存都出现危机的社会,青训体系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什么大赛背后的各种保障,而这一点在国力富强的德国身上得到了反向的验证。

中国足球不行,说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协作能力的孱弱,这在一向强调“三从一大”傻干苦练的体育领域,作为短板被数倍放大。中国不是没有钱,在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发展过程中,中国体育相比于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来说,进步步伐是滞后的,完全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体系。

在这个领域中,官僚主义的掣肘远比其他行业要严重得多。其他领域欣欣向荣的活力,在体育领域总是大打折扣,在思维方式方面的落后,导致很多行为背后都有短期的锦标主义影子。

作为最为复杂的运动项目,足球需要调动的资源太多,没有体系的中国体育,当然无法跟那些有着深厚体育传统的国家相比。像乒乓球、羽毛球这样的项目,为什么可以取得好成绩,因为这些运动最多两人参赛,需要协调的资源少,还有就是全球参与到这些运动中的运动员太少,中国运动员只要踏踏实实关门苦练就能打出一片天地。

以羽毛球为例,前两天林丹和李宗伟的老年人对决,还被媒体拿出来贩卖情怀,不得不说其项目活力已经萎缩到不忍卒睹的地步。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GDP排名只是一个显性指标,如果还有隐性指标的话,那就是体育和娱乐。一个富强的大国,中产阶级一定是主流的,而中产阶级热衷的体育运动,无非就是足球、篮球、网球和高尔夫等,如果在美国的话,还有棒球、橄榄球和冰球等。

无论你去欧洲还是美国,随处可见各种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跑步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去欧洲旅行的时候,无论在法国还是德国境内,飞机高铁上都可以看到带着网球包和足球装备的青少年,体育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或负担。想打入他们的生活圈子,最好的办法是加入当地的各种体育俱乐部。

1985年,在首届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闭幕式上,邓小平向国家体委领导作出指示,“足球不从娃娃抓起,是搞不上去的。”33年过去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也搞了24年,中国足球只杀进过一次世界杯,而且成绩惨淡。是中国人不重视足球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你看中超金元联赛,每一年的投入已经超过意甲,排进了世界前五大联赛。因为足协拍脑门的U23新政,随便一个适龄球员身价就过亿,不得不说是一个全球都少见的怪现状。

反观我们的学校体育,可以用聊胜于无来形容,我们都是这个体系出来的,哪个老师需要加课,挤压的不是体育课?不少学校的体育课极其简单,不许踢足球,因为这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家长们会不依不饶。不得不说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导致孩子的娇生惯养,缺乏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踢好足球最需要的素质。

孩子多的家庭,往往会形成竞争,竞争就会出人才。德国足球上世纪90年代的黄金一代,就得益于欧洲战后婴儿潮的最后一波红利。

邓小平说的足球从娃娃抓起,肯定是没错的,但这个前提是,社会要有足够的资源向这方面倾斜,要有基本的社会共识。以美国为例,美国体育的根基就是初高中和大学体育,很多篮球、橄榄球和高尔夫明星,在成为职业球员之前,都是其校队的明星。全世界大概只有美国人,可以在地区报纸用头条来报道高中联赛的冠军队,可见他们对校园体育的重视有多高。

学校教育是孩子获取体育体系认知的关键,体育观是要亲身参与才能建立,这其中或包含着很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一个不热爱体育,或者根本不参与体育的孩子,很容易自我孤立。清华大学的马约翰先生曾提出的“体育当然是所有教育因素之王”,“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的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以及“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乃至“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思想,直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

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才是连接家庭和职业体育的桥梁。

足球是体育的一个缩影,一个社会对体育的认知能力,会直接投射到足球身上。在我们国家,仅仅是跑马拉松,就会被认为是异类,或者很酷。格斗狂人徐晓冬和传统武术宗师的较量,很多人的认知仿佛还在大清朝,总觉得插眼踢裆打后脑也可以至对方于死地。完全不清楚格斗的本质上就是体育运动,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科学训练是万万不行的,飞檐走壁那是电影吊威亚。

一个富足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中,产业工人和流浪汉充斥的社会,你只能每天琢磨如何填饱肚子,人们不会去关心家乡有没有球队,现在联赛排名第几,更不会关心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什么这种娱乐新闻。

全社会都需要有体育环境,比如我看大连一方的比赛,以后我的孩子也会跟着看,只要这个城市有球队,就会一代代生生不息。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体育的沉淀就出来了。这样的社会,会有更多人参与到诸如足球运动中,他们看到了职业体育对改变阶层命运的可能,而伟大运动员越多,反过来会促进和提升普通人对足球的认知。当足球这样的运动成为国民的生活方式,何愁13亿中国人找不出11员战将。

当然有人踢足球还不行,还要给踢足球的孩子一条上升的通道。十几年前我做足球记者的时候,就算大连实德队纵横四海不可一世,仍然经常会听到梯队某某好苗子,因为不懂得或没钱打点教练,最终只能远走他乡踢球,或者干脆就泯于众人,也许街头送餐的小哥曾经差点就是下一个孙继海,他没有踢出来是因为家里没钱。

去年夏天我去上海,在酒吧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前申花梯队队员,他就因为跟教练关系处得不好,想走对方死活不放,最终生生断了足球之路,他说自己每每想起这些就无限愤懑。他跟我岁数差不多,我们说到连沪争霸的岁月,相视一笑举杯相对,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懂得当年有多壮丽。像他这样的球员比比皆是,这样的足球环境,不仅说明足球圈有多腐败,更说明中国足球离真正的现代化还有很远。

中国足球不行,不是说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不适合踢足球,也不是说别的国家的民族性格天生彪悍,而是因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还不足以驱动现代化的足球。哪一天中国足球也可以感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么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一定是极高的,显然现在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人类尽管肤色有黄白黑等,但本性上都是差不多的,中国人在足球天赋方面并不比别人低劣。

现代化程度不行的社会,就会在各个领域呈现出不专业的特点,就算足球领域中的媒体,也不能遗世独立。

中国足球和足球是两个物种,中国足球记者和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好多足球记者,对于本行业的理解几乎是荒诞的,当年高洪波带国家队成绩不好的时候,大连的一家都市报撰文称,要组一支报纸编辑记者的球队约战国足,好好教他们怎么做人。

一群看似成熟的记者,会有这种低级的专业认知,这是媒体圈的耻辱。我看过一篇韩寒写的小时候他们怎么被专业队的小队员狂灌几十个球的文章,里面还提到跟潘晓婷打台球,一晚上他都在不断开球,感叹专业和业余实力上的巨大鸿沟。一帮足球记者对足球专业性的认知,还不如一个赛车手。

作为一个解说员,黄健翔已经是国内的行业标准,但如果你听过国外的足球解说,再对比一下他的解说,就会发现黄健翔的声线还是不错的,其他的真的没有可比性。国外的解说员绝大多数都是退役的职业球员,他们首先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其次表达能力还特别强,极少会出现事故。而国内的解说员,还停留在浪漫主义抒情阶段。

中国足球的问题,其实都是中国体育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首先干什么都要专业起来,不断试错不断负重前行,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逻辑体系。什么时候中国社会进入真正的现代化阶段,中国足球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如果不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光是站在那里振臂高喊呜呼哀哉,中国足球只会沦为神棍们占卜算命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