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为什么叫于神将 于禁被称为神将 因投降 晚节不保

2018-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禁,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久经沙场,能征善战.本为鲍信部将,被王朗推荐给曹操,曹操拜于禁为军司马.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于禁为什么叫于神将 于禁被称为神将 因投降 晚节不保于禁被称为神将,是后人在游戏中对他的称谓.历史上的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行军毅重.曹操每次打仗,于禁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曹操曾经讨厌朱灵,想要夺下他的兵权.因为于禁有威望,曹操派于禁去做这件事.于禁率领数十骑,拿着令书,直接闯进朱灵军营,夺

于禁,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久经沙场,能征善战。本为鲍信部将,被王朗推荐给曹操,曹操拜于禁为军司马。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于禁为什么叫于神将 于禁被称为神将 因投降 晚节不保

于禁被称为神将,是后人在游戏中对他的称谓。

历史上的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行军毅重。曹操每次打仗,于禁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曹操曾经讨厌朱灵,想要夺下他的兵权。因为于禁有威望,曹操派于禁去做这件事。于禁率领数十骑,拿着令书,直接闯进朱灵军营,夺下朱灵兵权,朱灵及其部下没有人敢动。朱灵成为于禁部下,众人皆被于禁震服。

于禁为什么叫于神将 于禁被称为神将 因投降 晚节不保

建安十四年(209年),于禁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于禁到,梅成举众三千多人假装投降。后来梅成又再次叛逃,他的部下都投奔陈兰。张辽等人同陈兰相持,军粮不足,于禁押运粮草前后相接,张辽得到补给,于是斩杀陈兰、梅成。于禁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二百户。

于禁为什么叫于神将 于禁被称为神将 因投降 晚节不保

《于禁传》记载: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由此可知,于禁是一个治军严格的名将。

于禁的才华,皆体现在行军打仗中。并且,于禁追随曹操三十多年,忠心耿耿,深得曹操信任。当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被迫选择投降。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不敢相信地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于禁对曹魏的贡献甚高,但在建安二十四年,于禁打了一场败仗,令自己晚节不保。那年,关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和庞德去救援曹仁。当时正值雨季,关羽用计水淹七军,于禁选择投降。

北宋孔平仲曾写过一首《于将军》的诗,诗中写到: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这首诗,对于禁的樊城之战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陈寿的《三国志》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对于禁的评价也必将客观。

虽然于禁选择了投降,但依然抹不掉他是一位名将的称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