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伴奏 李晓兵:香港回归20年的光辉岁月
法學博士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香港特區的20年所發生的滄桑巨變,也伴隨着國家的重大轉型,這就讓香港特區的"一國兩制"實踐更加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香港特區對於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產生了一種引領和示範效應。經濟高度發達、城市管理有序高效的香港特區對於當代中國的發展顯得更加彌足珍貴,香港成為中國高速發展的催化劑和強大的助推器,也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連接不可多得的戰略支點。
正是通過香港,中國內地的發展獲得了很多寶貴的資源和機會,比如資金、管理經驗,還有具備世界眼光的高端人才、現代社會的觀念。可以說,香港在中國整個當代發展進程中一直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兩地融合日益深化
今天的香港特區已經站在了一個更高的歷史起點上。回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初,剛剛建立的特區和內地之間在發展階段和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別,二者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讓香港特別行政區具有絕對的優勢,然而,經過20年的發展,今天的香港特區和內地之間很多方面的差距在縮小,原來香港特區和內地之間自然形成的垂直分工逐漸轉換成了一種平行的合作與競爭。
粵港澳一體化的進程在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和建設已經展開,廣深港高鐵開通在即,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也指日可待。今天,在中國新的現代化的進程中,香港和內地之間越來越深度的融合,這是香港特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變化。
放眼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經濟、金融,乃至全球治理中都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所倡導和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參與,這一偉大構想從初期的設想到今天的全面落實和整體推進,遠遠超出了世界的想像,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未來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在改變世界、改變中國,也在改變着香港。國家的發展為香港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不論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還是亞投行的設立和運作,國家都為香港特區預留了特殊的位置,助力香港保持其國際經濟中心地位和樞紐角色,香港也從中國對外開放和交流的窗口轉變為"超級聯繫人"。
2011年制定發佈的國家"十二五"規劃開始為港澳特區單獨設章,"十三五"規劃更是本着"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基本原則將香港特區深度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國家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參加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
支持香港強化人民幣離岸業務樞紐地位,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增值方向發展;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加深內地和香港多領域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我們期待香港能夠繼續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貢獻,同時也讓香港能夠搭上國家快速發展的列車,全面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潮。
"一國兩制"充滿希望
我們對香港特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更是充滿了希望,對於香港特區未來的發展寄予高度的期待。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不僅僅是解決香港回歸和特區治理的問題,而且還包含着我們對於國家統一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實現路徑和模式的探索。
對香港特區"一國兩制"豐富實踐和經驗積累的歷史過程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可以讓我們在深刻的思考和現實的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香港基本法所規定各種制度,讓我們在迎接挑戰解決歷史難題的過程中將憲法和基本法所保障"一國兩制"的實踐推向新的階段和更高的層次,也讓我們在此過程中不斷更新發展理念,深化完善和發展國家各項制度的認識,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能力。
(本文是作者編著《光輝歲月:香港特別行政區20年(1997-2017)》的前言,內容有刪減,題目和文中小標題為本文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