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归国 名将卫立煌归国受礼遇
1950年3月14日,一艘从香港开往澳门的客轮正徐徐前进。在船上,一间豪华的特等舱里,坐着一对50多岁的夫妇,男的就是当年北伐英雄、抗日名将、解放战争时的东北"剿匪"总司令、被共产党列为战争罪犯的卫立煌将军,女的是他夫人韩权华。
返回大陆
1897年,卫立煌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的卫杨村,1915年赴广州入粤军。北伐开始后,他因作战英勇,深得蒋介石喜爱,逐级提升至师长,卫立煌也因此对蒋忠心耿耿。从1931年起,卫立煌升任第十四军军长,率部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残杀过红军和革命群众。抗战初期,他先后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他任职期间,与中共及八路军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他亲自到过延安,当年毛泽东曾热情设宴招待他。
1943年,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他率军英勇作战,打通了中缅公路,一举成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中,他被任命为东北剿匪总司令,辽沈战役中兵败东北,他侥幸逃脱,回到南京后,被撤职查办。淮海战役后,卫立煌趁乱逃出南京后到了香港。
新中国的诞生,给卫立煌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新中国要缉拿归案的"战争罪犯",欣然起草了一份电报,向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致贺。周恩来知道卫立煌愿回大陆的心情后,立即指示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的秘书、韩权华的侄女韩德庄给卫立煌写信,欢迎他回大陆。卫立煌很快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卫立煌一到广州,就受到中共华南局书记陶铸和广东省党政负责人的热烈欢迎。他即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副主席发出电报,报告他已回来了。同时,将预先准备好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交新华社发表。3月17日,毛泽东亲自回电,对卫立煌表示欢迎。
含笑九泉
卫立煌回大陆后,党和政府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先后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务委员。
卫立煌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断提高了思想认识。他结合自己的思想及所见所闻,写了一篇《回到祖国大陆之后》的文章,发表在《人民画报》上,向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进行宣传,希望他们当机立断,站到爱国主义旗帜下,为和平解放台湾做出贡献。
对于卫立煌的进步,对于他追求真理、努力学习革命理论、进行自我改造的上进精神,中国共产党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在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时,特别提到卫立煌,说:"一切善意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正当卫立煌满怀热情,全心为他所热爱的新中国做贡献的时候,他却病倒了。
1958年5月,卫立煌患咽道神经麻痹症,咽不下东西。周恩来得知后,即关照北京著名的医生为他诊治,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会诊治疗,逐渐恢复正常。可是过了不久,卫立煌突然发生心肌梗死,马上被送进医院,受到医院精心治疗和很好的照顾。
但由于他抗日战争时期从马上摔下来造成的脑震荡,以及长期所患的糖尿病也同时发作,病情不能很快制止,本来十分健壮的身体也逐渐衰弱。但他仍然坚持看书、看报、听收音机,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成就感到高兴。
党和国家领导人得知卫立煌病重的消息后,十分关心这位老朋友的病情。周恩来、朱德多次到医院去看望他,特别是朱德,隔几天就要去看望一次,每次到了医院后,总是长时间坐在床边,久久不忍离去。卫立煌看着这位比自己年长12岁的挚友,已是76岁高龄,还时常来医院探视,内心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们一起谈论很多问题,也一起回忆过去那难忘的往事。
1959年冬,卫立煌所患老病不见减轻,又偶感风寒后转成肺炎,病势日见危重。1960年1月16日,朱德副主席不顾年事已高,寒气逼人,冒着大雪又来到病房。这时,卫立煌已不能讲话,神志完全不清。朱德望着这位共产党的真诚朋友,自己相交几十年的知己,内心充满难舍难分的感情。他沉默无语,坐在病房,久久不忍离去。如此深情,如此厚意,使卫立煌的家属感动得热泪长流。
1960年1月17日零点40分,卫立煌溘然长逝,终年64岁。1月20日,北京各界在中山公园中山堂隆重举行卫立煌先生的公祭大会,会后,卫立煌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烈士公墓大厦的中央,位于林伯渠、陈赓、黄敬、李克农等人的灵位旁边,和这些革命前辈共垂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