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外研社 关于外研社办公楼建筑创作的思考

2017-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外研社办公楼建筑创作的思考时间:2014-08-24 10:39 am1993年5月的一天,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同志坐到了我的办公

关于外研社办公楼建筑创作的思考时间:2014-08-24 10:39 am

1993年5月的一天,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同志坐到了我的办公桌前。当时我并不能确定自己对这个项目做些什么,只是从业主热情诚恳的态度中,从他们介绍的这个出版社的文化背景中隐约感到这也许是个机会。5年多过去了,当我站在这座暗红色的建筑前与朋友们交流创作心得时,他们都说:你够幸运的。是的,这样的好业主,这样有特色的文化定位,这样特定的环境都给了这个作品成功的契机,建筑师只不过抓住了这个机会。

关于环境

外研社大楼地处北京西三环北路与厂洼路的交叉口。南侧是久凌大厦――一对斜向布置的办公和公寓塔楼。北侧不远处是北京电视台――一座冲天而起的火箭。它的东西两面分别是被三环路切开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东西两院――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掩映着50年代的仿古式校舍。

而向西远望,延绵起伏的西山轮廓线清晰可见。处于这样特定的城市环境中,建筑与城市应是怎样的关系?换句话说,从城市看建筑或从建筑看城市是设计中应仔细考虑的问题。

·方位  由于用地的形状,建筑平面轮廓呈50m×50m的方形。但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久凌大厦的扭转,以及西北向校内职工流线与东南向外部来宾的流线相对,提示出一条45°方向的斜线,将正方形平面切成了两个三角形,形成了方案的第一创意。

·体量  外研社办公楼总面积只有16000m2,又分为南北两部分,规划限高45m。因此其规模和体量以及高度比久凌大厦都“小一号”。于是设计中采用了减法,将建筑外轮廓保持在50m的外墙基线上,而将多余的面积从中间减掉,从而保持了体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沿街立面中由天桥和周边建筑轮廓构成的巨大的洞口,其尺度的夸张也再次强化和突出了建筑的体量感,从而使之与久凌大厦取得了城市设计概念上的平衡。

·立面  外研社门前是三环路的高架桥,桥高约有6、7m。桥上车水马龙,成为观看这座建筑的主要视点。由于视点的提高,容易造成建筑下陷的感觉。为此在设计中考虑将立面的视觉中心,由通常的主入口门廊处上移,3层以上跌落的平台和方格桥廊所构成的巨大门洞吸引了人们的视线,透过门洞可隐约看到内部空间层次的延伸和变化,于是立面由一般二维的平面,转化为立体的三维,产生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空间  设计中力图营造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和渗透。如前述,从城市道路上可见建筑所包容的空间,似乎城市空间在建筑中延伸。而从建筑的内诞院向外看时,城市的景观进入了建筑内部,城市空间似乎又成了建筑空间的一部分。这种空间的交融,造成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界面的不确定性,也构成了建筑与城市相互兼容,相互协调的密切关系。

·景观  从外部看,由于外研社建筑造型具有南、北平直,东侧空透的特点,使经过这里的人们可以享受不同视角出现的造型变化:从南侧或北侧看,方整的体型并不特别,与周围建筑和谐相处,而转至东侧,就可发现这个建筑强烈的个性,当走过它,回首一瞥,建筑重又溶入城市环境之中。

从内部向外看,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视点,提供了观赏城市环境不同的景观效果:站在3层屋顶平台向外看,城市景观套上了巨大的画框;从东侧平台向下看,一侧是喧闹的城市,一侧是静谧的内庭;从廊桥上近看是外语大学的东西校园合为一处,远看,东边高楼林立,西边是郁郁葱葱的郊野和西山起伏的峰峦。

关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外语教材和参考、工具书的主要出版基地。它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用建筑语言来恰当地描绘这一功能特征,是设计中时时在思考的问题。

·中外  设计中试图采用中、西传统建筑语汇并置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主题。如立面上的西式拱券和中式花窗;大厅里的西式壁炉和中式龙砚;庭院中的西式残墙断柱和中式的“水池”(实为玻璃天窗)白桥,小路石墙;陈设中的中外文化名人雕像等等。

·文化  出版社的文化载体是语言文字和书籍刊物。在设计中要较贴切地表达一命题也颇费心思。立面上高低错落的竖向墙板和巨型方格框架隐喻着书和书架的意象;在大厅墙面上,紫砂烧制成30种文字(外语大学的30种语言教学)反复写下出版社的铭志;记载人类文明, 沟通世界文化;龙砚的构思来源于中国的文房四宝,而前述中外文化名人雕像的取材也紧扣文化传播使者的主题。

·交流  交流的意象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较为直观的是南、北楼之间的桥廊,可喻为沟通中外文化之桥。较抽象的层面如室内三角形大厅和室外三角形庭院,同构一个正方形空间,室内外贯通的地面斜向分格带,以及圆形龙砚室内外名一半等都转达出分隔与整合,室内与室外的交流意象。

关于设计

对这座建筑的设计我们强调的是“到位”。以往的设计中建筑师多关注建筑造型的创意和建筑功能的布局,对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由于种种原因都难予顾及,结果很容易造成室内外设计风格的脱节和失控,很难成就完整的建筑作品。

在这个工程中,我们力图向国际水准看齐,建筑师不仅主持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的建筑专业工作,也要仔细协调各配套专业工程师的工作,同时还要参予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甚至与雕塑家,画家讨论创作的命题。事实上很多工作都超出了设计合同的范围,而且也大多利用业余时间逐步完成,辛苦自不必说。

但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从建筑到环境,从围墙灯具到广场铺地,旗杆基座,从室内装修到房间陈设甚至门牌、标志都留下了建筑师的手迹。当然要感谢参与设计、建造这座建筑的方方面面的工程师、室内设计师、艺术家、施工单位和众多厂家,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想“到位”是不可能的。

关于业主

这里要特别提到业主。多年的设计实践体会出一条:遇到好的业主,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外研社社长李鹏义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对这座建筑的建成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没有他们对建筑的热爱,对建筑师的尊重,对艺术的高雅品味,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要成就这件作品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建筑师的许多想法和创意,并不是在最初的方案阶段就考虑成熟的,而是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业主不断地提出意见和要求,经过反复讨论而不断得以完善。比如用30种文字装饰墙面的想法,比如龙砚的创意,比如屋顶天窗演变成“水池”的过程,更有对雕塑,陈设的选择等等。

好业主是挑剔的,他对建筑创作起着监督作用,不容许建筑师有丝毫的懈怠;好业主是宽容的,他对建造中出现的问题,毫不犹豫地修改重来,而并不过多地责难建筑师的疏忽;好业主是明智的,他尊重建筑师的人格,相信建筑师的专业水准,当讨论中出现分歧时,他可以放弃自己的意见,“听建筑师的!

”是李社长常常说的一句话。为这句话,我不知感动了多少回,在此再次对李社长表达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为此大楼作出过贡献的所有朋友:感谢您们建造了我们共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