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鹏北京四中被开除 北京四中国际校校长石国鹏:做本土的国际教育

2019-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编者按]10月29日,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外国语学校及外语特色校校长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80多家全日制学校的校长赴京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石国鹏北京四中被开除 北京四中国际校校长石国鹏:做本土的国际教育在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育部基础二司乔玉全处长,北外校长助理.外研社社长蔡剑峰,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Peter Phillips莅临开幕式现场并发表致辞.全基中心陈琳理事长.北外

【编者按】10月29日,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外国语学校及外语特色校校长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80多家全日制学校的校长赴京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

石国鹏北京四中被开除 北京四中国际校校长石国鹏:做本土的国际教育

在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教育部基础二司乔玉全处长,北外校长助理、外研社社长蔡剑峰,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Peter Phillips莅临开幕式现场并发表致辞。全基中心陈琳理事长、北外招生办许晔主任,分别做了大会相关主旨发言。此次论坛为期两天,涉及外语教育及外语学校发展等多项内容的探讨。

石国鹏北京四中被开除 北京四中国际校校长石国鹏:做本土的国际教育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石国鹏:做本土化的国际教育

北京四中是一所闻名中外的百年名校,但是在做国际课程项目这个问题上,我们也经历了很久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在2011年要开创这个项目?四中有一个传统叫做以人育人、服务学生,也就是说,这四百年名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被我们视为是四中整个灵魂的一部分。

石国鹏北京四中被开除 北京四中国际校校长石国鹏:做本土的国际教育

下面这个图表可能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从2006年到2015年,四中学生在高中毕业以后出国留学的人数呈几何基数递增的状态。2006年大概只有十几人在寻求出国读大学,而到2015年,也就是今年的夏天,一共有170个学生在本科阶段进入到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学校就读。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出国的孩子再也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北大、清华才去出国的孩子。在他们当中有相当强大的一群学生,他们是用自己的选择,用自己的实力来争取一个他们认为更好的明天。

2009年的时候,我当文科班的班主任,我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她后来的历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她本来在高一的时候是我们整个年级里的第一名,当时不分文理科,是整个四中的第一名。在高二、高三两年的时间里,高二她是用来一边学习课内的课程,维持她的GPA,一边去学习相应的标准化考试的课程。

后来我们谈话,这也是非常苦的一个课程,到高三她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去做申请。到了2009年的3月底、4月初的时候,她拿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在座的各位可能知道,芝大在美国是排名第四的顶级名校。芝大学校里光诺贝尔奖得主就有超过80名以上。在这样一个顶尖学府里,我这个学生生活的怎么样?她给我的第一封邮件说,老师你再也不要误导中国的青少年,不要说美国人的数学差。

她说在大一的时候入学之初参加了一个考试,因为表现还不错,所以被分在一个非常好的数学班里,结果我发现我周围所有的人都是数学天才,有很多是美国人,也有印度人、新加坡人,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人。

通常情况下是我埋头做2个小时的题,他们插着手5分钟做出来。所以,她每天都要在数学上花大量的时间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最终一年以后这个学生告诉我说,她实在扛不住美国顶尖大学数学的难度,所以转了另外一个专业,转到了生物系。今天在各位看来,一个文科生去学经济不成,因为数学学经济不成而转为学生物,这种事情恐怕只有在美国才能发生。

当时她认为这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失败,可是我告诉她,我说你实际上在尝试和选择自己的路,这条路走的是对的,事实证明她后来学生物发展的很好,现在这个孩子在哈佛大学读生物学的博士。从芝大到哈佛,这条路她走的很艰难,但是这个例子告诉我,在我这儿最顶级的学生,如果我们在高中阶段不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足够的指导,他们在大学可能是会受到重创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这么轻松的想得开,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

这个孩子实际上是我曾经教过的最优秀的孩子。她在4月份拿到芝大通知书以后曾经问过我,老师,我没有事干,干点什么,我说闲着也是闲着你去高考吧,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高考,拿了西城区的状元。这样的学生所带给我的冲击,让我们在反思,如果我们的学生已经坚定的要求走出国门,去美国、英国、加拿大这些顶级的名校修学学士学位的话,我们能给他们做什么。

我跟刘校长,还有我们原来的同事,在四中国际化问题的探讨上也有过很多的思考。在服务学生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愿意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准备。因为如果这样优秀的人才,因为英语,因为其他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的话,他们在美国、在英国、在加拿大可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开创了北京四中的国际课程项目。

这个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四中自身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我曾经跟刘校长探讨,四中作为一个名校,怎么才能继续长久的保持名校的地位。这个不是我们自己关起门来自高自大、自吹自擂就行的,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四中必须在多元化和国际化方面做出领先于时代的改革。

多元化我们也可以叫它个性化,实际上我们愿意为四中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人生发展规划的定制,而国际化是一种大的环境、大的趋势,四中本来就有着中国中学走出去的这种政治任务。

比如说我们跟新西兰基督城男子高中的联谊,就是江泽民主席访问新西兰的时候亲自定下来的。未来我们的发展在多元化和国际化层面上,我们踏踏实实的建设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既服务于要出国的学生,也可以在课程层面上、在活动层面上反过来作用于四中本体的发展。这是当时我们的一个愿望。

还有关于社会责任与民族认同的问题。今天早晨几位专家都提到了我们的某些考试在国外直接被取消成绩的事情,如果我把CNN的这个报道放出来,大家会看到2014年的时候,亚洲学生在参加SAT考试的时候,10月份的考试成绩被全面的延误,延误时间长达5周,这件事情已经逐渐要发展成为一个针对中国、韩国,甚至整个亚洲考区的所有考生的一种行动。

这种社会不诚信所带给我们的巨大的打击,让我们不仅仅是在世界面前抬不起头来,还让我们遵守诚信守则的这些孩子们感觉到很委屈,很吃亏。

在这个问题上,四中坚持他自己的底线,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在作弊这个问题上实现零容忍,而且对于孩子整个的外语培训,对于孩子们整个的人生发展我们都给予诚信的教育和约束。比如说四中的成绩单体系,迄今为止四中的成绩单所有出国学生的成绩单都在我的办公室里面直接转换生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太多的人曾经想要把一个差0.

1分的分数调上去,想要让我们能够放他们一马,但是最终都被拒绝了。我亲眼看到一个家长,在刘校长的办公室门口破口大骂,说你们四中搞什么清高,人家都作假,就你们不作假,我们的孩子在吃亏你知道不知道。我看着校长一脸无辜的样子,也没办法,因为获得社会的认同实在是太难了。

今天中午夏校长还提到应对目前高考的某些名校的某些思路,让我们听了真是有点不寒而栗,因为一切好的东西可能在这儿都得变味。怎么能够重塑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诚信,我不知道,有的时候我感到很无力,但是我愿意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出四中应该做的一点点努力,哪怕我们被家长埋怨,哪怕我们的孩子真的有可能吃一点亏。我对他们说:“当别人都可能作弊的时候,如果你证明你不作弊,你是占便宜的”。

前些天哈佛大学的一个面试官在跟我的学生交流的时候,无意间透露了一条内部消息,他说四中的成绩单和推荐信哈佛大学的招生官全都认真看,这话的含义我觉得挺深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别的学校他们就不认真看,直接就扔掉,但是四中的诚信得到这个级别学校的承认,也是我感到一点点安心的原因。

办这个班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关于民族认同的问题。今天跟几位校长聊天的时候也提到,孩子什么时候出国才合适,一般认为出去读研究生比较合适。在我们这样的情况下,当孩子大面积的去读本科,甚至很多的孩子现在开始去读高中、读初中的时候,我们如何来进行我们的民族认同的教育。

民族认同不仅仅是要把他教成中国人,还要把孩子教成以中国文化为骄傲的中国人。如果你想成为世界公民,你必须首先是中国公民,在世界面前做一个中国人并不丢人,我需要我的孩子们昂首挺胸的走出去,在他们身上应该有一个标签是Made inChina。我们中国文化不仅要跻身于世界重要文化之林,而且我们也有自信使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对外交往的一个利器。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讲,美国大学为什么想录中国的学生,他们是希望录一个完全不懂中国文化,而跟美国百分之一百对接的,说不好听点,假洋鬼子吗?我觉得不是,因为这些大学有90%多的真洋鬼子,他用不着录假洋鬼子。他们要录的这些中国学生,这些亚洲学生,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要增加他们校园的多样性,要增加他们的文化的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学生的价值就非常凸显出来,但是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具备做中国文化代言人的这种身份、这种能力,那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对于孩子来讲,当你一门心思融入西方的怀抱,而完全忘了你的根是什么的时候,到美国、到英国,你会发现立刻你就会成为一个浮萍,因为你没有根,你会被迅速的边缘化。我们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经常有人说出国的人第一代移民融不进主流社会。

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个真事,但是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是个伪命题?我的观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融入他的主流社会。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主流社会是什么,有办法定义吗?美国是个很特别的国家,他是一个种族、民族文化的大熔炉,我为什么不能以中国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在美国主流文化当中开创我的文化。所以,在我的课程体系里中国的烹饪学是一门必修课,每个孩子必须至少学6道中国菜。

孩子们问,为什么开这个课,我说孩子你知道在国外会做饭有多好找女朋友吗,这是为了解决你未来永久的幸福。他们可以用中国菜,用舌尖上的中国去俘获美国人,我们相当有文化自信。当然仅仅靠中国菜还不行,我们还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我们开发了这样一套很特别的语文教材。

我们的孩子在高中三年里,每周4课时的语文课是必修课,没有任何人可以逃掉,而在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指导下,编写的《华根语文教材》是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华根以中华文化为根,这是我们设计这门课的根本意图。

在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面,我们使用怎样的课程体系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适应美国大学的要求。我们考虑过A-Level和IB,考虑过很多其他的体系,但是都被否决了,不是人家不好,而是我们认为在四中有非常强大的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的情况下,在我们要把孩子完全培养成中国公民的情况下,培养成杰出的中国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既定的完善的体系都不足以满足我的需求。

所以,目前我们采用的课程体系是把美国的AP课程和中国北京四中的课程相结合,开发出了这样一套三年制的体系。

在这套体系当中,我们大概要开设20门左右的AP课程,但是我们不仅仅是把学生的学习的目标放在考AP拿5分上,而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提升,让他知道什么是在美国最顶级的文理学院的教育。比如说通常情况下,AP课程当中中国人比较擅长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比较偏理科的课程,但是我们的20门课程里包括英语语言与写作、英语文学与写作,包括美国历史、世界历史,下一学年还要开欧洲历史等等,很多对中国孩子来说挑战巨大的课程。

这个课程实行到现在已经五年,我们今年刚刚把它升级换代成2.0的版本,迄今为止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团队都是一流的,我们的教师团队是中外教结合,我们把大量的外教请进来。各位校长可能会跟我有一个共识,不是长成洋人模样的人就会教书。很多年前我们请一个大鼻子、请一个蓝眼睛来他就是外教了,我们现在所请的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美国高中的教师资格证,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历。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30名外教,包括其他的中教在一起,我们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有海外的学士以上学位的老师占70%以上。我们的外教群体当中,教龄在十年以上者占54%,这个数据我相信多年办教育的校长们会有一点点感觉。

当然我们的孩子是千挑万选,从北京,甚至全国最顶尖的孩子里面掐尖掐出来的,我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北京四中是超级大国,不像我们第三世界,你们的孩子那么好,你教不好那就是你的问题。我承认把基础较差的孩子教好是一门大学问,但是我也想说,如果您没教过顶级的孩子,你们千万别自以为教他们容易。在四中孩子们经常喜欢干的一件事叫把老师挂在黑板上,我也是被挂过的,他们愿意挑战老师的权威。

我的师兄,现在是北京四中的历史特级教师赵利剑老师曾经跟我说,他第一年来北京四中,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对上课不听讲的孩子都是很鄙夷的,于是他发现有一天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在底下低着头看书,他悄悄走过去,绕到孩子的后面,果然“人赃俱获”

,那个孩子在看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我师兄后来默默的把书还给他,继续讲课。因为他知道他根本跟这个孩子没法在这个问题上对话,这种事情我也遇到过。我曾经在一次讲“二战”历史的时候,可能本能的就去想当然了,我说德国的坦克要比苏联的坦克先进得多,于是一个孩子说,老师您错了,我说我怎么错了,他开始说德国的坦克在43年以前是不行的,苏联的特34是二战苏德战场的陆战之王,炮管多长,炮弹初速是多少,我立刻就完蛋了。

四中有一个规矩,如果你平时给老师提出这样的下不来台的问题,平时成绩得100,你可以从此不用做作业了。我当时对那个孩子是心悦诚服的。所以在这儿做四中老师一个很强大的自我发展的动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压力。在这里站稳讲台是一个很高的追求。

在我们整体国际校区的发展当中,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我自己认为都已经达到了中国第一流的水平。当一切似乎顺风顺水的时候,我们面临了从去年到今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教育部发文不允许公办学校继续办国际课程班,不再审批新的,而对旧的,像我们这些所谓的老人们,是要逐渐走一个私有化民办的道路。

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有很多老师、学生家长在疑虑,当我们失去北京四中这块牌子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敢于在北京21个办了国际课程班的公立校当中第一个声称我们就是要完全的剥离出去?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没得说的,公立校北京四中如果连这样的学校都跟国家对着干,那我们说不过去。

再者说,教育部的这个追求教育公平,把公办的教育资源更多的辐射或者投向义务教育阶段,追求北京乃至全国的教育公平,这是我所赞同的。

我费了很多力气跟学生和家长沟通,我现在的校园在北京的复兴门,如果您知道复兴门在哪,您可能能知道它是长安街和金融街的交界之处。这个地方寸土寸金,给我一栋六层的楼,整个校园2万多平米,我问家长如果我租下来得花多少钱,这个楼是国家的,是教委的,教委要把这个楼变成一个初中校,让我们搬家,我怎么可能不搬。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公开的来承诺,我们认同教委的这个主张,追求教育公平,优先满足公办教育的本职的要求,我们可以走。

当然,我觉得在公办体系当中工作了几十年的前辈们可能都知道,在公办体系里有太多的制约,有太多的程序上的事情让我们欲哭无泪,有苦难说。所以,我也希望当我们的校址从北京市中心搬到一个郊区的地方,当我们的性质由公办学校转向私立学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挑战当做是一个契机,我们也可能因此而更好的去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我安慰那些有点焦虑的家长和学生,我说你看连北京都已经被要求搬出北京了,将来我们所在的地方就不叫北京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从一个不是北京的地方搬到北京去,因为昌平还是北京。

不管怎么开玩笑,这条路是充满荆棘、充满艰险的一条挑战之路,但是我和我的团队还是很努力在应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必须要在这种状况当中,不但求生存,而且求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叫做储鹰计划的新的课程项目,是储鹰,而不是雏鹰。最开始听的人都以为小鹰是雏鹰,不是,是储,我们要把他们藏起来,要把他们储备起来,为我们日后的发展,为孩子日后的腾飞来奠定基础。

储鹰计划是我在去年的时候,在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叫TBITower Bridge International, 共同提出的。TBI基地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他所致力于为我提供的服务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名校之间创建一个对等的能够互为校区的平台。

这个非常吸引我。因为我们在思考,当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全球化人才的时候,我们最缺的是什么?比如我们的课程体系可以调成中外合作的、中西合璧的,甚至我可以把全盘西化的东西引进来,这都不是太难。

老师我们可以是中外合作、中西合璧的,就算全外教我也可以做得到。学生当然他们是我们的教育服务对象,是整个教育的主体,我们在整个项目里也不断的在增加学生的民族和种族的多元性。比如说我们引进瑞士的留学生,我们有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学生,在我们这儿都有一点点席位,但主体还是中国的孩子。

我曾经非常犹豫,要不要把他们很早就放出去,刚才我提了,如果很早让他们去当小留学生,那么他们极有可能被教育成一个假洋鬼子。

我希望他们能够有着扎实的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然后才在各方面准备都齐备的情况下踏上西行的道路。但是这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怎么在孩子身上实现中西合璧。即便是全英文的课堂,即便是外教的课堂,他还是在中国,孩子们本能的还在用中文交流,本能的还在用汉语思考。

可能任何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看一部外国大片英文版的时候,如果没字幕你会使劲听,如果有字幕你会本能的不听,因为打出来的是你的母语。我用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更开阔眼界,更真实去经历他将要去的地方,他将要经受的各种各样的考验。

我曾经想过,比如说在高三的寒假,到现在我们都有这个项目,叫寒假小学期。我们会跟我们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学校商量好,把孩子派到那些学校去,我们几乎每个学生都要去,到那去待4—5周的时间。今年我们的大部队就要去TBI为我们提供的北卡罗莱纳州的一所蓝带学校,并且在当地主办我们自己中国的“春晚”。

但是还是不够,4周、5周所带给他们的仍然是一个很初步的感受,仍然没有达到我所需求的这种状态。我们现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储鹰计划”,在北京在全国招初二结束的孩子,把他们的初三,也就是9年级放到美国的公立高中当中去学习一年。

美国的高中通常是四年制高中,9、10、11、12,我们的初三就是他们的高一。在我能够对对方学校的课程、学习、指导及各种方面提供我的建议和要求,并且派我的团队进驻对方学校的时候,我想把孩子放出去一年是一个虽然大胆,野心勃勃,但是可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选择。

TBI给我提供的选择有八个学区,这八个学区我们选择的都是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里面可以给予我们最高的VIP的待遇,比如我们的学生会住在老师的家里,整体的环境都是最符合我的需求的。现在已经有27个孩子作为“储鹰”一期的孩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学区里面上学。

这27个孩子我们叫他第一期的小“储鹰”,去了2个多月以后他们身上已经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而我们对他们是实行几乎24小时的无缝对接的监测。比如他们每周有一次各方面的总结报告,我都会跟TBI老师,跟他的美国老师同时收到。上个礼拜我们刚刚对这27个孩子进行了我们的期中考试,我对他们说,所有我这儿的考试你们都跑不了,我要全程的监测你们学术的难度。

可能有的老师、有的同学会问,你如何保障在万里之外实行这种遥控。这四大团队体现了我的一个基本理念。学术支持团队除了全天去上美国的9年级之外,我们还有相应的课后的辅导,这些辅导不是让他去做相应的考试的准备,而是帮助他了解美国的文化,了解美国的社区,了解美国课程学习的各种方式。

举个例子,我们会有学术英语课、学术写作课,有公民课,有各种俱乐部的时间。在学术知识方面,帮助中国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个过渡。我们的学生管理团队也是在每天孩子们下午放学之后,立刻进驻到学校,而住家管理团队有一个完善的住家支撑体系,让住在homeStay的学生们有家的感觉。

我看到一个学生说因为她在住家爸爸生日的时候画了一幅画,送了一个礼物,他一激动给这孩子买了一架钢琴。这体现他们之间的真的像家一样的感觉。

同时我还有一个团队叫做家庭教育团队,这个家庭教育团队是针对家长的。因为孩子到别人家去住,到别的国家去学习,家长是最失落的,他们需要学习,需要进步,需要跟他的孩子一起成长。我的家庭教育团队除了每周会跟家长进行一个小时以上的沟通之外,我校区里的家长会也是对所有这些家长开放的。

平均两周一次家长会,当然在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家长会并不仅仅是老师在上面说,做各种各样的情况分析,很多时候实现讲座式的家长会,并奉送一场四中驻校音乐家的音乐会。

在这样的支撑团队下,我觉得迄今为止我们所收到的所有的反馈都是这个项目非常好,非常符合这些孩子的需求。“储鹰计划”今年要扩大到100人以上的规模,如果要是有足够的好苗子,要录150人。100到150人我可能要从1000人里面去选,我刚刚启动这个项目报名的人就超过了200人,还仅仅是在北京一小部分范围内。

所有的孩子都会经过高水准,甚至有点严厉的选拔,比如说他的笔试要经过3个小时以上英语的基考,包括考察英语的读、写和听。

还要用英语做数学和逻辑,用英语来做人文和社会科学,用英语来考自然科学,这些全部考完还要再考一张中文试卷,这个是不用机考的,而是完全手写,我要看他写字怎么样。所有的孩子在完成这一轮考试之后,还要在线上做一次口测,去测量他的说。孩子和家长都要进行中文面试,我们的面试是连家长一块面的。我经常跟孩子们说,进面试场之前叮嘱爸妈不要把你的事情办砸了。

我们还要有一轮小组的面试,这轮面试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在四中进行的,让4—5个孩子形成一组,随机抽取一个题目,在一小时左右内完成一个相关的问题解决,旁边会有至少2位的观察员全程观察和记录他们的每一点表现。

另外一种测试就是我们今年启动的,如果他愿意在寒假到美国去接受一个4周左右的小学期的插班学习,我们也视为他参加了我们的面试。无论怎样,可以看到这套体系它帮我选拔出来的学生真的是第一流的。我从来不担心他们在学术上会有任何的问题,我所担心的是他们能不能迅速的找到自己的方向,可以说用自己未来3年到4年的时间去闯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对这些孩子我有一个可以说比较宏大的期盼,我不敢说是要求,也不敢承诺一定能够兑现,但是是一种期盼。这种期盼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一流大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流学校,并申请成功。

第二,我希望孩子们在高中3年或者4年的时间里,能够为未来4—10年的学术和生活上的持续成功打下基础。

第三,我希望孩子们在离开四中的时候,回头能够看一看他的母校,能够发现自己的高中生活精彩的与众不同。

可以说,在我看来这三个期盼是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野心大。我和我的团队跟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愿意去面对所有可能到来的这些问题,我们愿意去用实践证明我们的这条路可能是成功的。

跟大家汇报一下上周进行的我的3小时英文笔测的初步成绩。3小时英文笔测满分是200,其他的数据还在陆续的被统计进来。因为这套题的难度相当于托福和SAT的程度,所以我的教育团队最初在出这套题的时候咨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美方专家认为60分是这套题目可以接受的及格分数。

第一次考试的50人当中有43个人达到了60分以上,最高的成绩居然在158分,我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坦白说我吓了一跳,158分是现在高一的学生也未必能达到的数字,我调出了这个158分孩子中文的试卷,看他中文写的怎么样,是不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

看了,不是,从来没有出过国,而且他的中文写的非常的漂亮。不论从字体书法,到他的行文,都是一流的学生。这让我对我学生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乐观的心态。这个考试从现在开始每周都要进行,每周差不多考50个人,迄今为止我们的考位已经排到了11中旬。

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严格的筛选系统,能够挑选出大概100—150个学生成为我的第二期小“储鹰”。这是一个大胆的探索,说它成功还是不成功,我不知道,我希望我们所有的预设,所有的努力,能够在3年或者4年以后给我们带来一个比较积极的答案。为此我们愿意很努力的去走这条路。

回顾整个的5年以来我们办国际课程班的历程,有很多的辛苦,也有很多的成绩,但是四中一直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我们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我们自己的服务。我们希望四中的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中国人,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公民。为此所付出的所有的努力,可以说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意这样去做,我们期盼着他的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