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求法 荡气回肠的一生

2018-1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隋朝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近六百年,寺院林立,僧侣如织.玄奘俗家姓名为陈祎,名门世家出生,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祖父曾任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玄奘西行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求法 荡气回肠的一生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年幼的玄奘便跟随出家的兄长住洛阳净土寺诵习佛经.公元612年,隋朝廷选拔僧人,在这场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中,玄奘因年龄太小没有被入选.年仅13岁的玄奘后因一句"远绍如来,近

隋朝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近六百年,寺院林立,僧侣如织。

玄奘俗家姓名为陈祎,名门世家出生,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祖父曾任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

玄奘西行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求法 荡气回肠的一生

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年幼的玄奘便跟随出家的兄长住洛阳净土寺诵习佛经。

公元612年,隋朝廷选拔僧人,在这场由皇帝亲自发动的宗教活动中,玄奘因年龄太小没有被入选。年仅13岁的玄奘后因一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打动主考官,破格剃度出家,随后五六年时间,洛阳城无人不晓其才华。

玄奘西行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求法 荡气回肠的一生

公元618年,隋灭唐起,玄奘南下七年,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读尽佛教典籍,访遍高僧大德,以图彻底读懂佛法。当时的佛教门派林立,歧义百出,说法不一,玄奘内心产生了一种根源于灵魂深处的迷惘——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

玄奘西行的故事 唐玄奘西行求法 荡气回肠的一生

公元625年,玄奘结束游学回大唐帝都长安,从印度僧人波颇那得知,印度有一个叫那烂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通晓一切佛法经论,从此玄奘萌生西行求取佛教原典的志向。

第一阶段:为求大法,发趣西方

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向朝廷请求西行求法,但没有得到批准。

初唐时期,大唐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出国,抓到是要被杀头的,玄奘自然有此觉悟,西行之意已决,玄奘唯有偷渡出行。当时去印度有两种选择,一是海路,二是陆路;海路当时不发达,一般人只能走陆路,经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

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至凉州停留一月,一边讲经,一边准备西行物品。玄奘欲西行之意,终还是被官府得知,逼令玄奘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帮助下,昼伏夜行,逃至大唐出关门户——瓜州。

前有绝境,后有追兵,玄奘在瓜州一个月后,踏上正式西行之路。瓜州往北便是玉门关,关外有五烽,且有军队驻守,各烽相距百里之远,其间绝无水草,险象环生,还好有守烽的信佛官兵相助,不然玄奘连尚未出五烽,便死在了遥遥沙漠间。

“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过悔也。”

五烽之外是莫贺延碛,俗称流沙河,可谓是一个死亡绝地,只有穿过莫贺延碛才能达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途中玄奘喝水时,不慎将水囊跌落,准备跋涉千里的救命水,一下子流光了,绝境中四天五夜不曾沾水,几乎晕死。幸亏有出发时老胡人赠送的一匹往返伊吾国已有十五次的老马,识途觅得一水源方救回一命。

近十次近生死一线,穿越八百里流沙地,玄奘终于踏足西域。

第二阶段:与高昌王结拜

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开始分道,在这里玄奘遇到了西行路上有非比寻常意义的人:高昌国王麴文泰。

麴文泰是一个对于汉文化非常向往的西域国王。十多年前,年轻的麴文泰曾与他的父亲游历中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位之后,麴文泰开始在高昌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麴文泰知道玄奘正是那个所需之人。

麴文泰求才若渴,玄奘每次开讲时,麴文泰亲自手持香炉去迎接法师,让玄奘踏上法座,每天都是如此。一个国王,一个僧人,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麴文泰渴望玄奘留下,何奈玄奘一心西行求佛法,在玄奘的绝食抵抗下,高昌王才不得不屈服。

麴文泰用举国之力尽最大的努力支持玄奘西行,不但为玄奘剃度了四个可靠的弟子作为侍从,装备一路所需,黄金银钱、绫罗绸缎、马匹力役,麴文泰为玄奘提供了可往返二十年的路费,并写了二十四封国书,同时派遣特使护送玄奘前去西突厥叶护可汗驻地。

第三阶段:九死一生 终入古印度地界

因有麴文泰的保护,玄奘很快走出高昌国,再往西,进焉耆和龟兹两国,途遇强盗,消财方免灾,而后至葱岭,昆仑山和天山在那里。

葱岭山路崎岖,加上冰雪滑阻,狂风凛冽,途中有人不慎跌落深谷,有的直接冻死在路上。七天之后,方才出山。一行人因为冰饿而死的十有三四,牛马则更多。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弟子,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公元628年的春天,玄奘翻过雪山,走出了西域。沿一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西北方向走了五百多里后,至素叶城,玄奘遇到了突厥叶护可汗,在可汗眼里,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赤身裸体,没有什么好看的,并劝玄奘不要去了。玄奘婉转地拒绝了可汗,最后得到了可汗的支持。可汗传令军中,找到一个通晓汉语和西域各国语言的年轻人,又写了致各国君主的国书,令他护送玄奘到迦毕试国。

公元628年的秋天,在离开长安整整一年之后,玄奘出素叶城,经千泉、小孤城、赭时国、飒秣建国、羯霜那、怛密国、活国、迦毕试国等国家,一路有惊无险,玄奘也由此进入古印度地界,来到了心目中的圣地。

第四阶段:恒河之险

渡过印度河不久,玄奘来到了犍陀罗。

犍陀罗一度是古印度的佛教中心。玄奘在此停留了两年多时间,沿途参拜寺庙,并学习各种经书。期间,也曾遭受诸多高僧的诘问,玄奘都一一作答,毫无凝滞,无人不服。玄奘埋首于浩瀚的佛经当中,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但当时印度的佛教中心并不在迦湿弥罗,而是在一个叫那烂陀的地方,那是玄奘最终的目的地。公元629年的秋天,玄奘离开了迦湿弥罗继续南下,公元631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将近四年的玄奘看到了恒河。

玄奘在恒河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那时玄奘刚从阿瑜陀国朝拜了圣迹,沿着恒河与八十多人同船东下,途遇20来船盗贼,这一伙盗贼一向信奉一位叫突伽女神,每年秋天都要寻找一个俊美端庄的人,杀死后用血肉祭拜天神。玄奘仪表堂堂,身躯伟岸,无疑是符合他们的要求的。

玄奘无可奈何,只是端坐在祭坛上,口念菩萨,默默祈祷。就在这时候,天象忽然大变,霎时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中波涛翻滚,船只飘散沉没。强盗们惊慌失措,以为得罪了天神,终放了玄奘。

第五阶段:那烂陀得经

公元631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终抵达佛教的发祥地、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公元631年的秋天,经过四年的跋涉之后,玄奘终于抵达了最终目的地——那烂陀。

那烂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四位高僧前来迎接,在用完斋饭后,又有二百多僧侣和一千多人举着幢盖、花、香引路,玄奘在这些人的围绕中进入了那烂陀。到达后,全体僧人都集合起来,玄奘与他们见了面,并在上座专门为玄奘设置了床座。大家都不称玄奘其名,而是尊称为“正法藏”。

那烂陀的主持是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法师出身王族,德行高贵,是一代宗师巨匠。薄暮之年,他等来了这位来自大唐的弟子。玄奘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按照古印度的拜师仪式,玄奘膝肘着地爬行,头顶着戒贤法师的脚施礼。

玄奘在那烂陀受到了极为崇高的待遇,公元632年的春天,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四年前,玄奘在长安许下誓言,不到印度,绝不东归一步,现在,誓言终于实现了。

公元640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十四年的玄奘已准备回国,但计划被临时搁浅了。当时有位高僧叫师子光,为四众讲解《中论》、《百论》,阐发要旨,攻击《瑜伽师地论》理论。

戒贤法师希望玄奘在那烂陀能开设讲坛与师子光辩论,玄奘既精通《中论》、《百论》,又擅长《瑜伽师地论》,他几次向师子光发问,师子光都答不上来,辩论的最后,讲坛下的学者最后汇集到了玄奘门下。师子光深感羞愧,另请了一位同学、东印度人名叫旃陀罗僧诃前来找玄奘辩论,不过此人到来后,忌惮玄奘的威名,缄口不语,不敢向玄奘诘问。至此,玄奘声名鹊起,名声在印度广为流传。

名声并不是玄奘想要的,他最渴望的是立刻返回大唐。但令玄奘没想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辩经不期而至,印度最强大的两个国王也卷了进来,这一连串的口舌之争,即将引爆一场战争。

第六阶段:曲女城之战

当时印度最有权势的两个国王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在玄奘已整好行装,准备回国的时候,不想鸠摩罗王要请玄奘去他那给他讲经,戒贤法师担心接受鸠摩罗王的邀请势必会惹恼戒日王,便婉言拒绝了。鸠摩罗王大发雷霆,扬言要踏平那烂陀寺。

面对鸠摩罗王的威胁,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只好去一趟鸠摩罗国。

不巧的是,戒日王听说玄奘在鸠摩罗处后,吃惊道:“我先前请了几次都不来,如今怎么到了那里?”于是派使者对鸠摩罗王说:“赶紧将玄奘送来!”鸠摩罗王不买账,说:“我的头可以拿去,法师绝不能送过去。”戒日王遭到轻视,勃然大怒,又派使者,对鸠摩罗王说:“你说头可以给我,就立刻交给使者带来。”

鸠摩罗王自觉失言,深为恐惧,又迫于戒日王的威名,屈服了。鸠摩罗王迅速传令装备象军二万,船三万,和玄奘一起出发,准备去见戒日王。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两岸。与玄奘见面后,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准备在都城曲女城,为玄奘召开一个全印度的辩论会。

公元641年的春天,辩论会正式开始,这场大会非同小可。在印度史上,这或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辩论会的论主是玄奘,而戒日王本人担任此次辩论会的主持,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必须参加,观看玄奘讲经,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玄奘登上讲坛,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另外叫人抄写了一本论点,挂在会场门外,倘若其中有一个字没有道理,且能被人驳倒,玄奘自愿斩首相谢。过了十八天,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个人挑战。此次辩论会后,玄奘赢得了两个称号——“大乘天”和“解脱天”,他被大乘和小乘信徒共同推举为大师。

一个异国僧人,在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一代佛学大师,受到了一个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此等成就,堪称空前绝后。在这一年,戒日王决定向大唐派遣使节,大唐的使节也来到了印度。在中印两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互派使节。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大唐和印度几乎每年都有往来。

第七阶段:东归

在归国的时候,戒日王百般请留,言辞极其谦卑,但最终顺从了玄奘归国的要求;并施舍了大量的财宝给了玄奘,不过玄奘并没有接受,戒日王本想送玄奘从海路回去。不过玄奘依旧记得十七年前,他和高昌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玄奘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去高昌国讲经三年。因此,依然从陆路返回。

公元642年,玄奘第二次穿行大雪山,公元643年越过葱岭。同年途径佉法国时,玄奘却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在公元640年已去世,高昌国如今是大唐的西州。玄奘听闻此事,伫立良久。

公元644年的夏天,玄奘在西域著名佛国于阗,等半年方见大唐使臣,得唐太宗入唐应允。公元645年初,离开于阗后,过楼兰进大唐地界,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长安。房玄龄派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佑前去迎接。

第八阶段:译经弘佛

十九年时间的磨砺,玄奘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修养,而且通晓人情世故。太宗皇帝发现玄奘有担任公卿的才能,就劝他还俗,协助太宗处理国事。玄奘婉言相拒,坦言弘扬佛法是他一生的使命。

对于佛法,太宗并没有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也没有反对,不过玄奘最终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支持:由朝廷出力支持玄奘的译经活动。

译经是一场极其繁重艰苦的任务,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玄奘总共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翻译的艰巨,实在是难以想象。全国各地的高僧济济一堂,玄奘作为总负责人,将意译和直译融会贯通,确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翻译风格。

公元646年,玄奘完成了此前唐太宗交给他把各国疆土城邑以及耳闻目睹的十九年经历写下来的任务,其中包括一百一十个亲身经历的国家,二十八个没有经历到达、但有传闻的国家,这就是十二卷本《大唐西域记》。

公元648年,玄奘完成《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唐太宗为新译经论作序,叫做《大唐三藏圣教序》。

公元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玄奘除了应付皇家事务,其余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译经之中。

公元652年,玄奘担心将来经本会散佚,欲建造石塔,用来收藏从西域带来的经本、佛像。玄奘本想建造一座石塔,但由于工程太大,找不到足够的石材,最终用泥砖修筑而成,这就是大雁塔。

第九阶段:涅槃

公元660年,正月一日,在玉华寺,玄奘决定翻译规模最大的一部佛经《大般若经》,经书梵文原本有二十万颂,文字繁多,翻译成汉文至少是数百万以上,门徒多次请求翻译时加以删节,但最终玄奘决定全译。

公元663年,一共六百卷《大般若经》完成翻译,玄奘译成《大般若经》后,感到体力衰竭,知自己死期将至。

公元664年3月8日夜晚,玄奘圆寂。玄奘下葬。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长安附近五百里的送葬者,有一百多万人。根据玄奘的遗愿,玄奘的遗体被安葬在长安东边的白鹿原。

十九年时间,玄奘一共翻译佛经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翻译的经书,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他的地位空前绝后,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