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涵大陆亲人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陆 高秉涵惟愿不留遗憾

2019-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14日,中新社记者探访名列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登门拜访的媒体早已络绎于途.再听其讲述送近150位老兵最后一程的传奇人生,不只有大时代的悲欢离合,还有两岸愿景. 杨程晨 摄中新网台北11月19日电 (记者 杨程晨 刘舒凌)名列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高秉涵,深受两岸民间社会的尊重乃至于崇敬.在位于台北中山南路一段的律师事务所会议室里,老先生送近150位大陆籍老兵最后一程的故事传记陈列在显眼处.高秉涵大陆亲人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陆 高秉涵

11月14日,中新社记者探访名列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登门拜访的媒体早已络绎于途。再听其讲述送近150位老兵最后一程的传奇人生,不只有大时代的悲欢离合,还有两岸愿景。 杨程晨 摄

中新网台北11月19日电 (记者 杨程晨 刘舒凌)名列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高秉涵,深受两岸民间社会的尊重乃至于崇敬。在位于台北中山南路一段的律师事务所会议室里,老先生送近150位大陆籍老兵最后一程的故事传记陈列在显眼处。

高秉涵大陆亲人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陆 高秉涵惟愿不留遗憾

两岸开放交流30年之际,登门拜访的媒体络绎于途。再听其讲述传奇人生历程,言语间流露的不只有大时代的悲欢离合,还有两岸愿景。

“儿子,你要活下去,妈妈等你活着回来”

位于台北士林区家中地下室是高秉涵的小天地,他将母亲留下的衣物挂在墙上,“有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下来摸摸它们”。

高秉涵大陆亲人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陆 高秉涵惟愿不留遗憾

1948年,国共内战正酣,高母希望孩子们离家(山东菏泽)避险,高秉涵被送往外地就读。“儿子,你要活下去,妈妈等你活着回来。”母亲在他临走时嘱咐,“不要像你几个姐姐一样,一走就音讯全无”。

没多久,学校因战事临近解散,高秉涵跟着人流往南移,最后在厦门登船来到台湾。这一年他13岁。

高秉涵大陆亲人 送在台凋零老兵返大陆 高秉涵惟愿不留遗憾

来台最初几个月,少年高秉涵留宿台北火车站,必须拿着棍子和垃圾场的野狗抢食。偶然的机会,高秉涵遇见了母亲同事,这位阿姨希望他能继续念书。对话中,他也才明白,来到台湾,这辈子都不一定回得去了。

尔后,高秉涵被安排到北投一间卫生所工作,白天当卫生员、晚上去夜校补课。他一步步升学并顺利考取公立大学。回忆中,过年是他学生时期最难熬的日子,虽时常有同侪邀到家中吃团圆饭;但每到大年初一,高秉涵就会独自跑到淡水河边大哭一场,“声音放得特别响”。

在大学,高秉涵认识了妻子石慧丽,二人1967年结婚至今刚好50年。石慧丽从医,高秉涵曾任驻金门军事法庭法官、退伍后转任律师。夫妻俩育有一子两女。

1979年,高秉涵赴西班牙参加国际会议前得知,大陆方面也将派出一个团体。于是,他动念要给母亲写封家信、通过大陆代表捎回山东。区区百字,高秉涵写了一个多星期;不过,临行前他受到警告,行程中不得和陆方接触。

从出发到返台,高秉涵没敢拿出信件。当时,一旦被同行者告发,夫妇二人就会失去工作,甚至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

回台后,他通过美国的朋友辗转把信寄出,一年后终于收到回信。石慧丽还记得,丈夫回家后并没有马上拆封,直到隔天早餐才在自己的劝说下打开来,“读第一段时他就得知,母亲在前一年已过世,后面的内容他没再看,我断断续续把信读完”。

那天,高秉涵没去上班,在家盯着天花板看了一天,“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确定母亲已过世时,“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之后几年,他从书信往来中得知,姐弟们都还在世。大姐早年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延安。1984年,高秉涵和大姐、二姐以及弟弟,约在香港碰面。5天时间,他们将40年的岁月从头聊过。高秉涵印象最深的,是大姐见面的第一句话,家里上一辈人里既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这一辈还是,“我们不谈政治,只谈亲情”。

又过了7年,高首次回到菏泽,在村西头的父母合墓前长跪不起。这时,他已离家43年。

“白岩松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曾问我,什么时候就不流眼泪了?这个问题问得不好。”老人家说,想家怎么会有头呢?“没有长夜抱头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

石慧丽说,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时,高秉涵常一个人回房;派小孙女去看,他坐在床前啜泣,“我知道(他)肯定又想妈妈了”。

答应母亲“活着回来”,回来时母亲却已不在,高秉涵说,这心中最大的遗憾。

“放心,我答应过你,就一定会送你回去”

地下室的小天地还有一样重要的物件,即菏泽同乡的大理石骨灰盒。1948年,年长得多的同乡老兵牵着高秉涵来台,他渐渐地成为其中没有事业、没有家庭的老哥在户籍卡上的“紧急联络人”。

还在律所工作时,各位老哥常到办公室找高秉涵喝茶,话题离不开家乡。“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这些老兵的口头禅,几乎一无所有的他们将回家当成了生活中最后的期待。

1987年,台湾发生以“回家”为诉求的老兵返乡探亲运动,高秉涵曾两次参与游行。在老兵和党外人士的努力下,台湾当局终于开放政策,第一批老兵开始返回故里。但高秉涵身边有不少老哥有家归不得——或因没有经济能力、或因身体状况不允许。

石慧丽说,原来家里房子大,一到过年同乡便聚在家里,抱在一起哭;就会有老哥对丈夫说,年纪大了,这辈子估计回不去了,拜托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菏泽,“然后大家鼓掌通过”。

随着老哥一位位凋零,高秉涵说,“我是他们的‘小家长’,有责任送他们回去”。

1991年,高秉涵抱着第一盒骨灰回大陆。他介绍,第一趟并不是送到菏泽,而是已经迁居到甘肃兰州的家属。十几年里,他将50多位同乡一一带回大陆。

几年前一个深夜,已入睡的高秉涵突然接到一通医院的电话,一位杨姓老兵下了病危通知,需要联络人前去签字。已近80的他即刻赶往医院,到达时,杨大哥已无法动弹但意识仍清醒,双眼瞪得大大地望向上方。高秉涵一面抚摸着杨大哥的额头,一面说,“放心,我答应过你,就一定会送你回去”。

听完,生理上已无反应多日的杨大哥,眼泪夺眶而出,几分钟后心电图便归于一条直线。

央视“感动中国”当年给予高秉涵的颁奖词曾写,75岁的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2012年,高秉涵的事迹几经宣传,托他送骨灰返乡的人从四面八方致电。石慧丽说,“家里最多的时候,摆了七八个骨灰盒”。和以前不一样,后来更多的案例,是老兵在大陆的亲戚请求帮忙寻找。

或因学医的缘故,石慧丽不忌讳地下室里摆骨灰盒,还常陪伴丈夫开车将南部的老兵骨灰盒抱回台北。现在,子女们不放心二老驾车远行,已接过衣钵帮忙跑腿。

楼上邻居曾调侃,“老高,你不做律师改作法师了”“我们这不是住在骨灰盒上吗”,二老总是微微一笑。高秉涵成“名人”后,街头巷尾都知道他事迹,“也不好意思有意见了”。

如今,地下室还放着一个准备送回大陆的骨灰盒。他说,“现在我腰不是太好,已经不抱了。一般都打开来用袋子装好,放进行李箱带走。大理石质地的骨灰盒外盒带回去意义不大。”

高秉涵说,他还会继续送下去。

“看到两岸统一,这个愿望希望不要留遗憾”

82岁的高秉涵,在台湾生活近70年,仍是醇厚的山东口音。小学毕业证上,少年是圆润模样,如今的他几乎和照片对不上号,小小个头加上高突的颧骨更显精瘦。

石慧丽是高秉涵的学妹,也是丈夫口中“最伟大的人”,5岁起便到台湾生活。二人现有4个孙女,一家三代其乐融融,老少之间的对话不时会引起思考。

一次,小学六年级的孙女说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另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孙女则说,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是中国人,非说不是,他们“不要脸”。

高秉涵之前还认为,台湾存在的“文化台独”现象令人担忧。但经常和孙女聊天,他认为,“文化台独”都是骗小孩,经过教育是可以慢慢认识清楚的。

这些年,高秉涵往返两岸除了背老兵“回家”,还常被邀请去演讲。日前举办的“想家,回家,两岸一家”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上,他说,未来的两岸关系,年轻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必要”。

老先生说,虽然两岸官方目前交流中断,但大陆方面正在推动民间交流,讲“心灵契合”,提供优待政策让台湾年轻世代更加可感。

很长时间以来,高秉涵都担心,自己这辈子看到两岸统一是“不可能了”,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诗:生在鲁国菏泽城,流落海岛苦读经。天涯海角逾甲子,有恐不见九州同。但是近来,他对于亲眼看到统一突然增添了信心。

高秉涵说他认真读了中共十九大报告,对其中“六个任何”的表述印象深刻。他说,这是将一条红线放在那儿了;中国大陆这些年反贪力度这么大,相信面对“台独”的这只手也会这么硬。

“我这一生就这样两个遗憾,前一个已经无法实现,看到两岸统一这个愿望,希望不要留遗憾。”高秉涵笑说。

对于身后事,这位矍铄的老人也已做好打算。2014年,高秉涵曾因肺部发炎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看到身边病友一位位辞世,老人便提笔立下遗书。

其中写到:我往生火化后即送往菏泽故乡,将骨灰洒在高庄四周的田园里,不作碑、不立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