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背景音乐纯音乐 《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是明朝将军?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重拾旧河山,朝天阙。”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大家都很熟悉了,很多人可以通篇背诵,但是对于这首词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上世纪中叶,词学宗师夏宗寿多次发文,指出这首词的作者是明朝大将军王越,虽然这个学术观点尚存争议,但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将军王越。
明朝宣德元年,王越出生在河南浚县一户农家,王家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王越读书非常刻苦,一举考中进士!穷孩子出生的王越,年轻时就是一位热血青年,宋金交战的屈辱史激发了王越练武的热情,虽然朝廷授予王越的是御史的文职,但是王越自己练就了一身骑射的硬功夫,是个能文能武的狠角。
明英宗时期,王越担任大同巡抚,他的军事才华在这时候得到了展现。原先兵将一盘散沙,见到蒙古兵就望风而逃,更不要提和蒙古兵干仗了。王越带兵很有一套,他和兵士们同甘共苦,一起艰苦训练,有这样的好长官,兵士们练得更加卖力了,很快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打仗在行,王越也很有谋略。成化九年,蒙古满都鲁率军侵扰天水,王越一看蒙古军来势汹汹,这次玩了个绝的,没有按套路出牌,避开其锋芒,率领五千轻骑直插蒙古军的老巢,满都鲁一看这下坏了,不能得胜不顾家啊,拼了命地往回赶,王越一看,得意地笑了,等的就是你回来,一举将满都鲁打了个落花流水,就这一仗,就把蒙古人赶出了河套草原。
成化十六年,蒙古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次犯边,王越心想,也甭费那事了,给你来个故伎重演吧。王越亲率精锐骑兵,冒着大雪杀到蒙古人的腹地魏宁海,伤亡惨重的蒙古人落荒而逃,昔日但使龙城飞将在的卫青荣光,再次乍现!
自从遭遇土木堡惨败之后,明朝的边境就从来没有消停过,王越的这场大胜,让大明的边防,焕然太平。连战连捷的王越获得了朝廷的大力嘉奖,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的高位。但是因为结交权阉汪直,王越也被扣上了阉党的帽子,汪直倒台后,王越也被论罪追责,差点丢了性命。就在这紧要关头,西北边防吃紧,朝廷不得不重新启用王越,年过七旬的王越慨然披甲出征,在贺兰山大败蒙古王子,蒙军仓皇北逃。
这场大战,成为了王越的人生绝唱,疲惫不堪的王越死在了甘肃,享年七十二岁,明孝宗闻讯痛惜不已,为此专门罢朝一日,护送王越灵柩回乡的官员之中,有一位后来的圣人,王阳明,没错,当时的王守仁。
王越和岳飞一样,不仅战绩斐然,在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王越半生戎马,起落沉浮,所以擅长写边塞诗和怀古诗,王越的诗,气象雄伟,奔放不羁,我们来看这一首,
“漠漠烽烟及暮秋,偶来城上一登楼。青山不管古今恨,白日空悬天地愁。谁有雄才能破虏,我无奇骨可封侯。尽将十五年前泪,洒向桑乾水共流。”
王越的诗,崇尚自然,追求一种浩然之气,王越写诗大多是即兴而作,一般没有留存底稿,所以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但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诗歌,却改变了明朝中期文学的走向,日益没落的明朝诗歌重新焕发了生气,涌现了一批璀璨的精品。
王越到底有没有写《满江红》,这个尚存争议,但是王越的戎马一生,无论带兵打仗,还是吟诗作赋,都是和《满江红》一脉相承的,充满了热血忠勇的英雄气概,相信这才是中华文明,历经苦难而最终得以传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