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池书法欣赏 恣肆怒张:尉天池书法欣赏
尉天池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传统帖学重镇金陵的书法家。有趣的是,他反叛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传统,用恣肆怒张的书风来对抗王羲之书法的典雅妍媚,居然还获得了中书协颁发的“兰亭终身成就奖”。看来,书法还是要出奇制胜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写的这幅行书五言联,联语出自唐代禅僧元览的一首题诗。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冲击力,而这一切都是来自那率意挥洒的笔墨、粗服乱发般的线条、狂野任性的点画,以及仿佛让人仰视的宽大字形。
写这样少字数的大字行书作品正是尉天池的拿手好戏,如果字数校多或者是小字,他便写得杂乱无章或气势全无。难怪南朝宋时的刘穆之教皇帝刘裕写字,告诉他要放开笔墨写大字,因为大字可以藏拙,而且也有雄伟的气势。
尉天池书法
在美学中,人们把美的形态分为优美和崇高。这两种形态在美的本质特征上是相同的,它们作为审美对象都能引起特定的审美愉快。无疑,尉天池的书法是以气势取胜,并不优美,它是属于那种崇高的壮美。而它这种壮美则分别来自颜真卿的博大、米芾的跳荡、徐渭的疏放。
它有颜真卿的博大。英国美学家爱狄生认为:非常大、非常强烈的东西使人产生崇高的美感。比起那些秀逸闲适的行书来,这幅对联的结字造型显然是宽博重大的。它赫然醒目,厚重有力,气势逼人,给人一种压迫感。每个字没有明显的敧侧,都是以正面示人,横画轻细而竖画粗重,字的下端笔画向外延展。
而且,按照“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办法,将对联中的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写得差不多一般大小。这种结字特色显然是受到唐代颜真卿的影响,只是它比颜书有过之而无不及。颜书方正平直,有正大气象;而尉天池则是创造了一种上窄下宽的梯形字势。这样夸张变形以后,每个字仿佛都是从下向上仰视时看到情形,自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尉天池书法
它有米芾的跳荡。如果说优美是一种和谐、平静、稳定的静态美,那么崇高则是一种充满矛盾、对抗、斗争的动态美。对于追求气与势的尉天池来说,增强字的动感(或者说运动、变化)就成了他笔法线条的本质要求。这幅对联中,不仅用横轻竖重鲜明对比的线条强化了变化效果,而且“阔”“高”二字的竖钩以及“天”的捺也故意写得弯曲。
更有甚者,“海”“躍”“任”三字的横画,也不平直,而是写成弯弧线。这种大胆变化笔姿,显然是深受宋代米芾“八面出锋”的书法影响。
不过,他比米芾更加跳荡、粗砺、猛烈,而且笔画故意曲折,十分麻烦。后人批评米芾书法虽然动感强烈,但不够蕴籍;而尉天池书法比起米芾来更有过之,其病亦在此处。的确,太过夸张地跳来变去,终不是沉稳淡定的大家风范。
尉天池书法
它有徐渭的疏放。尉先生大名“天池”,崇尚明代徐渭不计工拙、任情恣肆的浪漫书风。而徐渭也自号“天池”,这真是巧合。这幅对联主笔伸展,四维开张,重按轻提,肆意跳荡,显得激情四射。而且不避侧锋、甩锋、破锋、抖笔、散毫、拖毫、揉毫等,全都一任于心,信手挥洒,突破法度。
徐渭重势尚情,行笔常为锋棱顿挫,有很强笔触感;但他书法的线条仍然中实,很有风骨。他是寓情感情表现于法度之中。尉天池则太过夸张粗放了,以至于对笔法线条完全失去控制:“海”字第一点即破锋揉毫;“阔”字竖钩虽粗重扭曲实则软弱无力;“天”字一撇因甩笔而破锋。
可见,他还没有能够将意气和情感的表达与高超的笔法技巧、高质量的点画线条结合起来,这就使这幅作品流于疏狂直白,难以耐人寻味。
的确,孔子说:“过犹不及”。怎样做到豪情激荡而又不失法度、纵肆疏放而又蕴含丰富,这是许多书法家都要面对一道难题。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做到“玩华而不坠其实,酌奇而不失其真。”
尉天池这个名字,对于书法圈绝对是如雷贯耳,当代比较知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结字大开大合,尤其表现笔画的苍劲古拙。
对于尉老的书法,很多人表示“看不懂”,甚至大骂其沽名钓誉,但在看到下面的资料——临米芾行书后,不禁佩服得很,尉老功底厚实啊,是不是我们的欣赏能力有限?要待以后,或许大家会有清晰的大致统一的看法。
《米芾书以应王冬龄先生参考》
尉天池(1936.4-)安徽省砀山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9月起,在南京师范学校(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执教书法,1986年4月晋升为书法教授。曾任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法系。
1985年起,任硕士学位书法研究生导师、日本书法留学生导师。先后师承沈子善、林散之先生。书学篆、隶、草、楷、行诸体,尤擅行草,书风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书作曾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和对外交流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
他曾任美术系系主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八次代表,第七、八届常委兼教科文委员会委员。他曾多次出席由我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日本、韩国有关方面主办的国际性书法学术会议及文化论坛。诸如,1986年在日本中部日本书道会及中日新闻社联合主办的“书法学术交流大会”上讲演《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趋向》;1987年作为中日著名书法家代表之一,出席“中日书法讨论会暨兰亭笔会”;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上演讲《书法教学散论》;2002年作为文物出版社、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暨六朝书法国际研讨会”主持人之一,发表学术性的致词;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上演讲《启功书法试论》;2004年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04文化高举论坛”上演讲《中国书法的民族性及国际交流》。
著作有1965年出版并发行于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法文版)的《书法基础知识》等;主编有《于右任书法精品集》、《江苏古代书法研究丛书》(三卷),以及作为第一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第86卷》等。
书法创作成果有《尉天池书法选集》;应日本方面邀请,在名古屋举办的《尉天池名墨展》;有书法作品入选历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多次应邀为国际性书法展提供作品。他在从事高等书法教育的同时,长期坚持投入群众性的书法活动。
在我国掀起书法热潮之前的六十至七十年代末,他奔波于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北京、湖南等省市,作了数十次书法讲座。八十年代初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相继成立后,他更是为书法事业不断付出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