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朗诵 重庆举办余光中诗歌朗读会缅怀大师家国情怀
人民网重庆2月10日电(刘政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月10日下午,一场“有一种乡愁叫重庆--余光中‘悦来时光’情景朗读会”在渝举行,缅怀这位文学大师记忆里最柔软的时光。
余光中生于南京,10岁时随母亲躲避战乱来到重庆,最终落脚位于原重庆江北县的“悦来场”,也就是今天的两江新区悦来片区。余光中少年时期有7年,都在悦来度过,对他而言,这里虽不是故乡,却胜似故乡。余光中曾说,“许多人都认为《乡愁》是为广大海外游子而写,其实我的《乡愁》写的是对重庆的思念。
在散文《思蜀》中,他还曾回忆过这一段快乐时光:“抗战岁月,我的少年时代尽在这无图索骥的穷乡度过,可见‘入蜀’之深。蜀者,属也。在我少年记忆的深处,我早已是蜀人,而在其最深处,悦来场那一片僻壤全属我一人。”
去年年底,余光中去世,留给世人1200首诗歌,被天下游子广为传诵。2月10日,在他的“乡愁”所在地--重庆悦来场,重庆悦来投资集团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他,以弘扬诗人的家国情怀、赤子情怀,并以此作为悦来新城的人文底色。
朗读会以余光中的生平经历为主线,“悦来滋养,少年携文思出发”、“千山踏遍,学者揽中西华章”、“巴山涨雨,游子剪梦里乡思”、“片瓦渡海,‘川娃’捋白首归来”等四个篇章形象地展示了余光中的一生经历。
少年时代在悦来场,中国古典文化滋养了余光中,山外的世界也在呼唤他。记者了解到,从悦来出发,余光中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在诗歌、散文、翻译、评论四个领域成为大家,出版作品四十多部。而他的诗歌与散文,大多写的都是写对家乡、对大陆的思念。
朗读会上,学者、专家的访谈穿插其间,大家共同赏析余光中的诗歌、探讨他的文化遗产对悦来、两江新区乃至重庆建设人文城市的影响,在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发扬文化传承,坚持文化自信,对悦来人文之城、文艺之城的建设,意义重大。
如果说过去的悦来是“无图索骥的穷乡”,如今的悦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余光中乡愁文化底蕴为基石,未来,悦来还将打造13.8万平方米的悦来文艺小镇和12万平方米华谊滨水艺术区。同时启动的还有公共设施艺术提升计划,以“滨江”为题,邀请国际知名大师设计城市雕塑地标,使悦来成为一座“可读的城市”,力争在三年内成为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