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杜泽逊

2017-1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标点下面一段古文(请全文抄在答题纸上标点.②全备,是对文献编纂工作的首要基本要求,即搜集材料应当力求搜罗全部文献,避免重大的遗漏,每打错一个标点扣1分,扣完为止.共10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汉书·艺文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答]①<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由班固撰写,简称<汉志>,属于史书志目.<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

三、标点下面一段古文(请全文抄在答题纸上标点。②全备,是对文献编纂工作的首要基本要求,即搜集材料应当力求搜罗全部文献,避免重大的遗漏,每打错一个标点扣1分,扣完为止。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汉书·艺文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这部最早的系统性书目由班固撰写,简称《汉志》,属于史书志目。《汉书》十志之一,《汉书·艺文志》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绪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另析“辑略”形成总序置于志首,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

②总共著录图书38种,596家,13269卷。凡是作了合移增删的,均自注明“出”“省”“入”若干家,若干篇,以示更改。故《七略》虽佚,根据此书仍可看出其概貌,可以知西汉文化典籍的状况。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并首创史志目录的体例,对后世目录学尤其是史志目录的发展影响极大。

2.简述《隋书·经籍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答】①《隋书》,唐魏徵等撰。据考,《经籍志》由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徵删订。它收录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公私收藏的书目,对著录书籍14000多部,89000多卷的旧目进行删补,著录书6520部,56881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之下,分47类。

②《隋书·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且自有特点:它确立了四部分类法,为后世公私目录普遍采用;志首有总序,各部,各类之末有小序,扼要说明学术源流;每录一书,按书名,卷数,作者的次序著录,对于作者,只叙其时代官衔,不作评价,其著录方式渐趋稳定;书下小注,记载忘,残,别本,反映了六朝时代书籍流传存佚的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料。故最为后世学者,研究者所重。

3.简述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和要求。

【答】①古代文献编纂的原则是由编纂成果的质量要求决定的,编纂古代文献的成果最基本的要求是:全备,真实和科学。这也是古文献编纂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样才能提高编纂质量,使之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真实,求真的基本要求是不伪不滥。所编录的文献本身应当真实,采集到的文献史料也要经过审慎的考证才能编入,不能擅改原文,逐一注明原始出处;科学,这里的科学是指体例而言,即文献史料的编排应当科学有序,要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检。

4.简述古代文献辑佚的基本要求。

【答】①古代文献辑佚的基本要求表现在“全,真,正”三个方面。所谓全,就是要避免漏版。既辑一书,搜求该书的佚文应当力求全备。为此,应当博览群书,不但要查各种典籍,还要查找同一典籍的不同版本,尽可能详备地搜集资料。

②所谓真,就是要避免滥收和误收。所辑内容正确无误,不要误将本书中已有的不是佚文的文字辑入,更不要将他书的文字作为本书的佚文辑入。这就要勤于查核,对搜辑到的史料作认真的考辨,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③所谓正,就是要体例完善。首先,所辑的文献应当尽可能依据善本,准确抄录,认真核对。其次,所辑佚文的编排,应当尽可能还原书的本来面貌。

5.简述校勘的四种方法。

【答】①对校法: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的错误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的依据。

②本校法:即以同一种书的上下文或不同部分相校,从而抉择其异同,正其误。 在没有异本可供比勘,或虽有异本,但无校勘根据可循的情况下,此方法有效且实用。

③他校法:即以本书以外的各种文献典籍来校本书。此方法能解决对校和本校所不能证明的讹误,但要求校勘者熟悉古代文献。

④理校法:即根据事理,文理进行校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校除各种异文之后,要依理对异文的正误做出判断和抉择,这一类往往是和本校,对校,他校结合进行的;二是在通过对校,本校,他校无法找到版本的情况下,按照事理或者文理加以推断。此方法“最高秒”但也“最危险”。

6.清代王引之提出的校勘古籍的“三勇改”和“三不改”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