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锅具体地址 从章丘铁锅看“公地悲剧”

2019-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III>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在其中露脸的章丘铁锅一夜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爆款产品.据悉,天猫平台上章丘铁锅的销量短期内同比暴增了近6000倍,单价也炒高数倍,达到1000多元.而今,短短数月之后,这口"网红"铁锅却出现滞销,一些跟风而起的铁锅作坊纷纷关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正在开展行业乱象整顿.章丘铁锅具体地址 从章丘铁锅看"公地悲剧"对于章丘铁锅爆红爆冷的命运巨变,舆论反映各不相同.事实上,铁锅走红之初,就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章丘铁

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III》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在其中露脸的章丘铁锅一夜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爆款产品。据悉,天猫平台上章丘铁锅的销量短期内同比暴增了近6000倍,单价也炒高数倍,达到1000多元。而今,短短数月之后,这口“网红”铁锅却出现滞销,一些跟风而起的铁锅作坊纷纷关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正在开展行业乱象整顿。

章丘铁锅具体地址 从章丘铁锅看“公地悲剧”

对于章丘铁锅爆红爆冷的命运巨变,舆论反映各不相同。事实上,铁锅走红之初,就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章丘铁锅历史上本就没有多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纪录片中所宣称的“12道工序、18遍火候、3.6万次锤打”等锻造工艺,亦有夸大之嫌。

章丘铁锅具体地址 从章丘铁锅看“公地悲剧”

也有人提醒,在追捧章丘铁锅的消费者中,绝大多数只是跟风消费,想花钱买到“比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更好”的手工产品。这是一种普遍性偏见,既是对包括章丘铁锅在内的传统手工艺的误读,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误读。

章丘铁锅具体地址 从章丘铁锅看“公地悲剧”

尽管早有人预料到章丘铁锅成名之后定将为名所累、受名之害,但没预料到的是,这个结果来得这么快。有媒体报道称,铁锅走红之后,当地一些早年学过打铁却早已转行的村民,又纷纷重新拾起这门手艺,吃起了这口“铁锅饭”。

而市场的规律是,不管哪行哪业,一哄而上必然出乱。章丘铁锅也不例外。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些贴牌货及假冒货,有的经营者甚至借机哄抬价格扰乱市场。乱象之下,锅的质量无法保障,消费者感觉物有不值,很快便弃之不顾。

章丘铁锅大起大落的命运遭际,已引发各种解读,其中最具反思意味的是将其视为“公地悲剧”的典型案例。“公地悲剧”是一个经济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哈丁首次提出。他在1968年发表的《公地的悲剧》一文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牧场是公有的,而畜群是个人的,每个牧民都想多赚钱,无节制地增加牛羊数量,使草场的质量不断下降,但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于是,“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章丘铁锅的地域属性点明了其“公地”特征,而其当下的处境正被一种“悲剧”氛围笼罩。

事实上,在市场上,章丘铁锅其道不孤。金华火腿、龙口粉丝、许昌腐竹、太仓肉松……例子可谓不胜枚举,这些知名地方特产曾经都因质量安全等问题被曝光,声誉受到极大影响,它们都在“公地悲剧”中扮演过主角。不管跟这些产品沾不沾边,人人都想沾“公地”的光,都抱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态度,搭车寄生,鱼目混珠。结果是有人上树摘果,却无人浇水施肥。这些“公地悲剧”的发生,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章丘铁锅为代表的“公地悲剧”说明,作为一方水土之所出的地方特色产品,也需要一方人的供养。如果这些地方的人只一味透支“一方水土”的价值而不知保护,到时候只能自食恶果。显然,地方特色产品发展,需要沉心静气,以品质、匠心取胜,不能过度追求产销量。要重视品牌经营,为品牌做好规划,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为那块可以价值再生的“公地”提供全方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