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吕伯奢 《三国演义》与史实的冲突 曹操并没有杀吕伯奢
曹操吕伯奢之事的前因,是曹操不受董卓笼络逃离洛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董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在这段话的下面,裴松之作注时引用了三种口径并不统一的材料。(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魏书》讲吕伯奢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从董卓逃亡时和几个人骑马去找吕伯奢,刚好吕伯奢不在,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合谋要抢劫曹操财物,结果反曹操击杀了数人。
《世语》则说吕伯奢外出,五个儿子对曹操都很客气,以宾主之礼对待,但是曹操因为吕家太过好客,而心中生疑,在当天晚上杀了八人后离开。
《孙盛杂记》表述则有不同,说曹操因听到异声(食器声),于是起疑,连夜杀人,临走前还悲怆的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从吕家出来后就是曹操逃到中牟县被亭长捉住,被县功曹放走的事了。(三国演义把被捉住一事安排在吕伯奢之前),这三段关于曹操吕伯奢(家)的交集却各有侧重。
整件事,《魏书》描述得最为高大全,曹操属正当防卫。鉴于该书是曹髦时王沈所写,并且王沈在历史上声名不佳,为尊者讳和粉饰装扮免不了,可信度不高。试想逃走的人,身上能有多贵重东西?值得大户人家吕家放弃亲谊翻脸抢夺?应是为曹操杀人开脱圆场。
曹操并没有献刀刺杀董卓,只是弃官逃走,当时处于半乱世,官府会有追缉,但力度不会很大,逃走时身边带有随从奴仆应该是可能的,所以《世语》和孙盛的说法才可以理解。吕家是大户人家,若无随从相助,曹操要杀八人而全身而退难度不小。若旁边无其他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话如何流传出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三种资料都有一个共同点:曹操杀了吕家人,没有说明吕伯奢本人被杀。从史料看,曹操到吕伯奢家拜访,恰好故人不在,家人款待,曹操疑心重,认为人家要出卖他,骤起杀人,被杀者没有包括吕伯奢。曹操杀吕伯奢只存在演义中,而《三国演义》对这事的描写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吕伯奢明知曹操是朝廷遍行文书张榜通缉捉拿的逃犯,来到他家,如果要款待,肯定是避人耳目,应该不敢铺张折腾,还杀猪宰羊!这不符合常理。好吧,就算想法另类一定要大张旗鼓,那么,作为大户人家一家之主,吕伯奢需要亲自去村西买酒?人们不禁疑问:不能让下人去买吗?对待要隆重接待的贵客,主人不是应该陪在身边以示重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