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在路上冯西宁 上师大美术学院院长:下生活、接地气、我们永远在路上
原标题: 俞晓夫:下生活,接地气,我们永远在路上
“下生活,画原汁原味的贵州少数民族风貌。”这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俞晓夫对10月下旬“海上绘画名家工作室”一个多礼拜的贵州写生之旅最大的感触。11月17日至12月1日,“海上名家工作室写生作品巡展”亮相雨虹画廊,展出的60余幅作品是此次贵州采风的鲜活琐记。
画家正在以侗族妇女为“模特”作画
应贵州省政府大型历史画“双百”创作项目办公室之邀,上海师范大学“海上绘画名家工作室”的16位艺术家从上海出发,深入贵州堂安、银潭等十数个侗寨,从最日常、最自然的侗族生活中汲取绘画的养分。“一方面写生,一方面考察,不然不可能深切认识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劳动的常态,乃至民族歌舞、纺织文化等。这些第一手资料,也给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俞晓夫说。
坐在秋千上的侗族年长女性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画家一行爬了很高的山,才抵达堂安侗寨,一眼看到的便是寨子中央独具特色的鼓楼。每当午饭过后,村里的老者就聚集到鼓楼,抽烟、聊天、休息。趁着老人围炉闲谈,画家们赶忙提起画笔,用俞晓夫的话说,“我们画的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
侗寨不仅“风景很灵”,生活其中的人也很灵。在银潭侗寨,俞晓夫看到了侗族妇女背着小孩制作土布的过程,“每家都有织布机,村村寨寨都有染布的设备。”他把妇女用木槌将染料捶打到土布中的场景画了下来,“侗族人织布的劳动场面在村寨里一直能看到,简直像进入了世外桃源。”
同样的“模特”,在油画家笔下有各自的风貌。
“下贵州”既为了写生,也为了教学。今年是上海师范大学“海上绘画名家工作室”执行项目的第一年,作为上海市文教结合的重点项目,参与贵州写生的既有俞晓夫、魏景山、陈逸鸣等知名油画家,也有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和在读研究生。“通过现场示范教学的方式,更好地磨练学生的创作能力。”俞晓夫说。
身着传统服饰的侗族妇女成为画家笔下的人物。
贵州行也不乏小插曲。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周朝晖记得,去村寨的有些路很难走,“有时候马上要进村,路上突然有堆黄沙堆在那里,必须下车把黄沙铲干净了,才能开过去。”遇到难爬的山路则需要年轻画家先把绘画材料扛过去,年长的艺术家再从后面跟上。
更大的考验来自村寨里的“模特”。不同于往日的课堂写生,画家的绘画对象是专业性的模特。到了侗寨中,穿着民族服饰的妇女、抽烟的老汉都成了模特。因为自然、因为原汁原味,他们可谓是“最好的模特”,但同时又是最难对付的模特。
周朝晖形容,“照理说做模特不能动,但他们以为坐着就行,一直在动,由于语言不通,也没办法互相交流。”外出写生,对画家是个十足的考验,“真正地下生活,画出生活的原生态,是增强画家实战能力的有效方式。”周朝晖说,“尽管辛苦,但大家都很兴奋。”
原汁原味的贵州少数民族生活激发了画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短短几天的写生,每个人都平均画了四到五幅油画作品,几乎坚持每天一张。”俞晓夫介绍。
“下贵州”是“海上绘画名家工作室”的写生第三站。对于第一年的工作室运行情况,俞晓夫感慨“开了个好头”,“工作室一方面积极寻找创作资源,和社会展开积极互动。另一方面坚持以名家引领贴近生活,投身大时代,以创作带动教学,努力培养青年创作骨干,出色完成了多项重要创作。
”这些创作包含国家文化部“上下五千年”重大历史画创作项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巨幅作品《司马迁与史记》《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战国争雄》3幅; 中国现代史学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展》4幅作品;中国军事博物馆大型创作8幅作品;以及上海市文史馆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展,创作作品共60余幅等。
“下生活,接地气将永远在路上”。俞晓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