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样本

2018-07-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央广网西宁9月21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任龙祥 张永安)今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深化之年.从顶层设计到机制创新,从项目实施到群众参与,根据试点方案和总体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和建园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家公园的"样本效应"日益凸显.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样本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奔流不息,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的三江清流.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

央广网西宁9月21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任龙祥 张永安)今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深化之年。从顶层设计到机制创新,从项目实施到群众参与,根据试点方案和总体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和建园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家公园的“样本效应”日益凸显。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样本

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奔流不息,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的三江清流。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760种植物、125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

广西游客陈燕霞对记者说:”没来青藏高原旅行之前,都是在教科书上面看到很多青藏高原的风光、风土人情,还有这些动物,就感觉很神奇。真实来到这里后,就是那种感受是更加的强烈!”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样本

然而,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承载着更多的价值内涵。国际上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国内鲜有成熟模式可供参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湘国说:“虽然我们在机构运行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是受一些部门条块分割的影响,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融合。”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样本

“冲开体制藩篱,破解“九龙治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用制度创新蹚出了一条新路。在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委会曲麻莱管理处,原先隶属于国土、环保、森林公安等不同部门的执法机构被整合为资源环境执法局,统一行使执法权。

曾经分别在国土和森林公安部门工作的多杰才仁和郜文彬,现在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的搭档,原先需要多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立马就能解决。

多杰才仁说:”以前违法用地的情况,由国土部门单一执法,会出现很多困难。现在我们综合执法,执法效率提高了。”

试点初期,三江源国家公园优化重组组织架构,直面解决执法监管中的“碎片化”问题,先后调整划转400多个现有编制。以“一园三区”为总体框架下,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涉及到的果洛州玛多县,玉树州治多、杂多、曲麻莱四县率先进行大部门制改革,实现对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保护管理和高效执法。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执法监督处副处长赵明介绍:“特别是执法队伍在巡护当中遇到的破坏草地、林地或野生动物的情况,可以相应进行处理,提高了执法效率,而且能够有效的遏制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有破除桎梏的制度创新,更有园区群众的倾力热情参与。在玉树州治多县查旦乡,曲公和附近几个村子的管护员正在进行定期集中巡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护体系的建立让他从普通牧民变身为一名生态管护员。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查旦乡生态管护站管护员曲公说:“巡护时,我们不仅要记录好新发现的动物种群,还要向周边牧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巴桑拉毛介绍:“我们已经实现了‘一户一岗’设置生态公益岗位的这样一个目标,聘用17211名生态管护员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当地干部群众的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人心。仅2017年在杂多县就有十多起牧民主动救助野生动物事件。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管护站站长扎西东周说:“在老百姓对整个野生动物的保护,包括生态保护方面,积极性非常高。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这个野生动物不断增多。”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时,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了“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建设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确定了8个方面30项重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24项重点工作已经完成,6项正在推进,阶段性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介绍:“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主要体现在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制度体系建设已经基本搭建完毕,标准体系也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三江源的草地、林地、湿地和重大的水源地保护标准,公众参与体系,也搭建完备。目前已形成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帮助和支持国家公园的良好氛围,这些体系建设按照中央的确定试点任务都逐项完成。”

经过两年多的扎实努力,三江源国家公园政策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初步摸清;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形象初步树立。全国首个“国字号”公园从“花落”青海至今已经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

李晓南表示:“通过进一步的人力资源开发,做好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工作,同时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新建的研究院,将国家公园科技支撑和人才两个短板进一步补齐,进一步推动公园建设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