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为何cpi反弹 姜超:为何CPI反弹 通胀预期反倒下降?
而且我们发现,还有一个比货币和融资更为重要的指标,就是银行的总资产/负债增速。因为中国所有的货币其实对应的是银行存款,就是银行负债的一部分。而中国所有的融资几乎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银行,社会融资其实也是银行资产的一部分。所以银行总资产/负债增速其实包含了所有货币和融资变化趋势的信息。
而观察银行总资产/负债增速,在15年初最低只有11.6%,到16年最高升至17%,在17年初还有15%的增速,但是在17年10月份降至9.4%,而在18年初降至7.4%。如果我们把银行总资产/负债增速看做是最综合的货币指标,那么按照过去货币增速领先通胀半年到一年的经验,18年的2月的CPI将是全年高点,后续有望持续回落。
四、要重视消费增速的下滑,居民大幅举债侵蚀消费能力。
从理论上讲,消费物价和居民的消费行为密切相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衡量了居民的消费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通胀预期的走势。
在11年到15年,社零总额名义增速从17%降至10%左右,同时伴随的是通胀的持续回落。而在16、17年,社零总额名义增速稳定在10%出头,同期通胀预期开始企稳回升。但在18年初,社零总额名义增速已经降至9.7%,连续3个月保持在10%以内,而上一次社零名义增速出现持续个位数增长还发生在02、03年,而当时是上一轮通缩的环境。
而更加值得重视的是社零实际增速的下降,今年前两月只有7.7%,远低于17年9%的社零实际增速,降幅高达1.3%。如果其他因素不变的话,意味着18年的社零名义增速将从10.2%降至9%以下。
我们认为,导致消费实际增速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居民举债过度。虽然中国经济一直在举债,但是过去无论是企业举债还是政府举债,其实都不太影响居民消费。但过去两年是居民部门大幅举债,17年居民新增7.1万亿商业贷款、还有1万亿公积金贷款,假定5%的平均贷款利率,意味着18年居民要额外偿付4000亿的贷款利息,而这要占据居民部门一年总收入的接近1%。
因此,如果中国居民不改变目前巨额举债的习惯,那么未来中国的消费增速将不是稳态,而是每年下滑1%。而消费增速的下滑将改变中国经济L型走势的预期,因为目前所有人都相信未来中国经济长期走势是L型,理由是中国经济已经由消费主导,而消费占GDP的比重超过一半。但如果消费实际增速每年下降1%,那么GDP增速就会每年下降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