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讲康德
在西方哲学史中十分重要,最难的部分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主义 从康德开始,使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康德以前,一般的哲学家都是业余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培根,洛克,休谟,霍布斯,都不是专门教哲学的,而是在从事别的工作之余,对哲学有兴趣。 从康德之后,哲学进入大学讲堂,哲学的术语和概念是十分专业和严格的。
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专业素养,马克思讲学哲学的方法只有学习哲学史。
康德,黑格尔大体可以概括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谢林,青年黑格尔派较容易通。
1、康德
康德使德国人变成一个哲学的民族,哲学著作开始以德文写。莱布尼茨用拉丁文和法文,沃尔夫也是拉丁文。从康德后,德语变成哲学的语言。
康德的哲学从大陆理性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发展而来,康德的时代是莱布尼茨到沃尔夫,沃尔夫发展莱布尼茨为一个体系。康德吸收英国经验派的许多因素,发展了大陆理性派。经验派 理性派=批判哲学,一说批判哲学就是指的康德。
康德要在人类理性的根基上进行批判,主题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现代哲学人类学的始祖”,人性、能力、先天结构和条件的问题。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但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康德之所以提出以人为中心,是受卢梭的影响。本来想做大学教授,重要研究科学,把哲学作为副业。但读了卢梭的书后,康德认为自己的所有知识如果不能解决人的问题,那么就没有用。如果不能为人的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知识就无用。所以提出三大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三个核心问题,最后归结为“人是什么”。核心就是人的问题,因此三大批判围绕人是什么的问题。
生平:生于普鲁斯的格林斯堡,曾作为首都,今属于俄国加里宁格勒。家庭贫苦,父亲是马鞍匠,新教虔诚派,基督教最讲究虔诚信仰的一派,具有宗教献身精神。体弱,身高158。但长期的规律生活,禁欲,未婚,1724——1804年,活了八十岁。
他的一生都在从事研究和教学,道德高尚,不图名利。46岁才成为正教授,之前都是编外的,每堂课现收费。之前有大学邀请教授美学,年薪很高,比后来他所当的形而上学教授高两倍。他的最终目的不是美学,是形而上学,是建立新的哲学。
一生没有出过格林斯堡,是个边缘的小城,只有一次做过长途旅行看望朋友。顶多在郊区当家庭教师。每天下午三点出来散步,可以给邻居做钟表。他的规律生活只有一次受到干扰,即读卢梭的书。
康德精通各门自然科学,水平处于前列。如莱布尼茨等哲学家讨论的矢力和活力,动力和动量不平衡的问题,地球潮汐与月球关系。教堂避雷针被雷电击坏了,请康德去修理。他骨子里并不相信上帝,他的虔诚和献身精神表现在献身哲学。
力图把宗教道德化,当时的宗教是信仰,道德附属于信仰。信上帝才有道德。康德将它倒过来,有道德才会真的信仰上帝。道德是建立在理性上,而非宗教狂热,情感激动,迷信等上的。所以,康德提出理性的宗教。
Word文档免费下载:邓晓芒讲康德 (下载1-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