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将激活码 揭秘:彭德怀手下五虎将都有谁?
彭德怀生于湖南湘潭乌石乡彭家围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任陕甘支队司令员,到陕北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
曾指挥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8月,指挥沙家店战役,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地区的重点进攻,基本扭转了西北战局,保卫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1948年春,在宜川战役中,以围城打援战法歼敌5个旅,并于4月21日在西府陇东战役中收复延安。
1949年,指挥第一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18、第19兵团,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相结合的方式,经过陕中、扶眉、兰州、宁夏、河西等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30余万人,那么彭德怀元帅手下勇猛无敌的五虎将有谁?
第一位: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零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爆发后曾率部先后参加了高家堡、榆林和沙家店等战役战斗,在宜川战役中,随后他率部参加了扶郿战役和兰州战役,在兰州战役中,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
第二位:王震
14岁时,王震因家中贫困到长沙成为工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中原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军长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1949年王震出任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员,随后率部攻取西宁,解放青海,并最终和平解放了新疆,新中国成立后王震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第三位:杨得志
杨得志自幼随父亲学打铁,后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当工人。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并随部队到井冈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指挥红1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守敌;继又组织“十八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长和代理。
解放战争期间,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和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邯郸、正太和青沧战役。1947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保北、清风店战役。11月在朱德、聂荣臻领导下,指挥石家庄战役,开创了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拔除了国民党军在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指挥冀热察和察绥战役。平津战役中,率部围困、攻克新保安,全歼守敌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另2个师。后率部参加太原战役,继又进军西北,参加陇东追击战和兰州、宁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兼任陕西军区司令员,组织部队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即陇海铁路的盲肠段)和屯田垦荒。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夏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
第四位:余秋里
余秋里,中国开国中将。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胜利后,余秋里任晋绥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保卫延安、西北三战三捷、出击陇东、收复三边、围攻榆林、沙家店、清涧等重要战役战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冬,率先运用诉苦和三查方法领导全旅新式整军运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先后参加解放黄陵、宜君、旬县、邠县、凤翔、宝鸡、渭北、荔北等战役战斗。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政治委员,6月起任第一军副政治委员。9月,青海解放后,兼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曾任解放军总财务部部长、石油工业部部长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第五位:王恩茂
王恩茂,江西省永新县禾川镇北门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部长、,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争,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副政委,先后参加了沙家店、韩城、瓦子街和陇东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王恩茂曾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和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