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 袁崇焕之死的历史之谜

2018-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袁崇焕在近代,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英雄人物,他只带领几个随从,便手刃毛文龙,可是也因为此事,崇祯皇帝把他处死了,而且处死的方式非常残酷,是用南宋以来最严酷的惩罚方式.就是把人千刀万剐,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行刑的人手法很好,刀刀不致命,到肉尽骨见的时候,人却还留着最后一口气,非常痛苦.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 袁崇焕之死的历史之谜对袁崇焕来讲,他骨头几乎都断了,只剩下一个头颅,最后还把头颅送到九边去示众.而且根据明朝一些人的记载,包括有名的张岱,他的笔记里说,当时不但是崇祯皇帝这么恨他,用这么严酷的刑

袁崇焕在近代,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英雄人物,他只带领几个随从,便手刃毛文龙,可是也因为此事,崇祯皇帝把他处死了,而且处死的方式非常残酷,是用南宋以来最严酷的惩罚方式。就是把人千刀万剐,把肉一片一片割下来,行刑的人手法很好,刀刀不致命,到肉尽骨见的时候,人却还留着最后一口气,非常痛苦。

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 袁崇焕之死的历史之谜

对袁崇焕来讲,他骨头几乎都断了,只剩下一个头颅,最后还把头颅送到九边去示众。而且根据明朝一些人的记载,包括有名的张岱,他的笔记里说,当时不但是崇祯皇帝这么恨他,用这么严酷的刑法,而且连一般老百姓都把他当作是卖国贼,甚至有人要吃他的肉。这个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

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 袁崇焕之死的历史之谜

袁崇焕原籍广东,他虽然出身寒微,但是很上进,最后考上了进士。后来他也做了明朝很高的官。他对军事特别感兴趣,喜欢研究兵书,立志要在辽东跟后金打仗,保家卫国。在天启时代,他曾经非常成功地守护了宁远城。当时后金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之下,没有把宁远城攻下来,而且战后努尔哈赤就死了,所以,明朝就把这一战宣称是一个大捷,一个大的胜利。

袁崇焕3000多刀才死 袁崇焕之死的历史之谜

其实这场战争对明朝而言只是防守的成功,并不是真正把清朝打击到什么样的程度。当然,努尔哈赤之死是战死,还是病死?依然是一个谜。我们可以看,从整个历史来讲,当后金占领沈阳之后,其实在辽东的大势已定,所以宁远之战后,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袁崇焕就辞官回家了。崇祯皇帝登基后,又重新起用袁崇焕。崇祯皇帝非常关心辽东的事情,他很急,觉得辽东这个事情要解决,希望能够把清朝征服。

当时他接见袁崇焕的时候,袁崇焕也感觉到皇帝心焦如焚,所以他想要帮皇帝解决辽东问题。在这个情况下,他夸下海口,说自己五年之内可以解决辽东问题。崇祯皇帝当然非常高兴,任命袁崇焕为辽东督师。其实袁崇焕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也知道,五年之内绝对没有办法能够用军事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也跟他的朋友提到过,说真正要在五年内把清军打败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人家问你,你为什么在皇帝面前答应,说五年之内可以成功呢?他说,因为看到崇祯皇帝这么迫切,这样期望,他才说这样的话。他自己知道五年之内没有办法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那怎么样能够解决呢?

他想用和平的方式。他想跟清朝和谈,假如和谈成功的话,也算解决了辽东问题。结果他去跟清朝谈的时候,清朝说已经有人跟他和谈了,什么人呢?就是毛文龙。毛文龙当时驻守在皮岛。有一个叫文秉的人,在他的《烈皇小识》一书里就提到清朝说毛文龙已经跟他和谈了,说清朝不能够不跟毛文龙继续谈下去,因为有信用的问题。他说,除非你把毛文龙除掉,然后才可以跟袁崇焕来谈。

根据这个记载,这可能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一个原因。袁崇焕怎么杀毛文龙呢?他假装跑到皮岛犒赏毛文龙的军队,到了皮岛以后直接就把毛文龙杀掉了。因为当时崇祯皇帝让袁崇焕全权来做这个事情,给他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所以他就趁机把毛文龙干掉了。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去掉他跟清朝和谈的障碍,他要直接跟清朝和谈,和谈成功了就解决了辽东问题。

根据计六奇《北略》一书的介绍,袁崇焕其实是中了清朝之计。因为清朝觉得毛文龙在皮岛就像一把剑刺在清朝的喉咙,所以要想办法把这把剑去掉。正好借这个事情,借袁崇焕的手把毛文龙斩掉。这两种说法其实都认为是袁崇焕想跟清朝和谈,所以除掉了毛文龙。

在这个过程当中,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忽然溜进了喜峰口,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马上回师来到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想进城。可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崇祯皇帝就怀疑了,怀疑是不是袁崇焕把清兵带到了北京,所以拒绝袁崇焕入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皇太极兵退了。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清朝用了一个离间计。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当然这个记载有美化皇太极的意思在里面。记载说清朝抓到两个明朝的太监,抓到以后皇太极故意让太监听到,说袁崇焕跟清朝有勾结,然后把两个太监放回去了,这两个太监回去后把这个消息报告了明朝,因此明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

《清太宗实录》好像是很真实的材料对不对?但是我觉得正如外国学者所说,连档案里面都可能有假东西。我们看这个故事,就好像是《三国演义》里蒋干盗书。我不相信崇祯皇帝会这么轻易地相信两个太监的话,然后就把这个大将给处置了。

而且有一点,这个故事是要表达皇太极是多么聪明,多么厉害,把明朝一个大将处理掉了。为什么最后崇祯皇帝还是怀疑袁崇焕勾结敌人呢?讲到最后就是因为袁崇焕要跟清朝议和这个问题。他跟清朝议和的事情并没有告知崇祯皇帝,所以崇祯皇帝一直以为袁崇焕在军事上能够战胜清朝。

结果打了半天,皇太极兵临城下,而且袁崇焕又要进城,他更加怀疑了。事情过后,袁崇焕也是百口莫辩,再加上斩杀毛文龙事件,所以最后崇祯皇帝把袁崇焕以欺君之罪处置。崇祯皇帝其实没有说袁崇焕是卖国,而是欺君,是擅自杀掉毛文龙。欺君什么?他说能够在军事上解决,而结果是向清军求和,用和平的手段来处理,所以欺罪之罪是板上钉钉的。

袁崇焕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我想他最后也没有办法辩解。因为他要跟清朝和谈,要杀毛文龙,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跟崇祯所讲的那一套。

袁崇焕死了,到后来就把袁崇焕神化了。尤其到了近代,中国的一些所谓有识之士包括康有为都惋惜袁崇焕之死,怎么样神化呢?就把袁崇焕当作明朝的一个长城,认为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等于是自毁长城,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所以袁崇焕到了近代就变成所谓的民族英雄了,抵抗了异族,惟有袁崇焕能解决辽东问题,结果崇祯皇帝把袁崇焕杀掉了,自毀长城,所以最后明朝亡国了。

袁崇焕被神化了,另外一方面崇祯皇帝被丑化,有人认为他太糊涂了,把这么重要的一个将领结易地处死了。崇祯可以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代皇帝都有悲剧的性格。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崇袖不是一个坏皇帝,他急于要解决辽东问题以表示的进取心,他是有意要解决问题的。

在我看来当辽东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是忧外患。外患就是北面的女真人兴起,而且在辽打仗需要钱,朝廷到处征粮,造成民怨。内忧则生产锐减,这个跟气候的变化有关系,这个是以我在另外一讲要提到的。所以民怨四起,农民纷起义。

在这种内有农民起义,外有边疆威胁的情下,明朝其实进入一个困局。所以不是因为崇换帝是个坏皇帝而有这样一个结果,其实崇祯皇帝不坏,他是有意要做好,但是整个形势对他不利所以我觉得辽东派任何人去都是没有用的,包括崇焕在内。

说袁崇焕能够解决辽东问题,我觉得后来的一个神话,是不切实际的。刚刚也说到,努尔哈赤攻占了沈阳之后,后金在关外的势力已经固了,所以它就是等着要进关。当李自成攻下北的时候,李自成跟吴三桂起了冲突,吴三桂就引兵入关,所以清兵用不着攻关,自己就很顺利地来了。

他进来当然就是有取代明朝的野心,最后成功了。所以大势所趋,我觉得不是因为崇祯皇帝的能力不够,他实在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所谓的历史潮流中,无法挽救。我们可以知道敌人最后攻进城以后,他自杀了,皇帝自杀的我想也不是很多,他还是有这种气魄的,他与国家共存亡。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亡国跟袁崇焕之死没有关系。我们知道袁崇焕自己也知道无法用军事来打败后金,而且明朝亡国是袁崇焕死后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易澄清的,因为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再加上事后的一些情绪。比如,为什么现代人特别要强调袁崇焕跟近代民族主义很有关系?就因为他在辽东对抗异族,最后被崇祯皇帝处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袁崇焕被神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