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皇太极 皇太极与袁崇焕

2018-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袁崇焕,是随着金大侠<碧血剑>的流行而名扬天下的.袁崇焕的宁远大捷终结了努尔哈赤一生不败的战绩,打破了关外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随后袁崇焕在宁锦大战里大败刚刚登上汗位的皇太极,让纵横关外的满洲八旗军在袁精心组织的宁锦防线面前铩羽而归.袁崇焕皇太极 皇太极与袁崇焕然后是传统小说里面的套路,喜欢海南黄花梨的天启皇帝昏庸无能,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嫉贤妒能,众多大臣袖手旁观,袁崇焕没有在宁锦大捷中得到提拔,反而丢官罢职,回了广东老家.接下来是袁的人生高峰和迅速终结,正应了一句古诗"

    袁崇焕,是随着金大侠《碧血剑》的流行而名扬天下的。袁崇焕的宁远大捷终结了努尔哈赤一生不败的战绩,打破了关外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随后袁崇焕在宁锦大战里大败刚刚登上汗位的皇太极,让纵横关外的满洲八旗军在袁精心组织的宁锦防线面前铩羽而归。

袁崇焕皇太极 皇太极与袁崇焕

然后是传统小说里面的套路,喜欢海南黄花梨的天启皇帝昏庸无能,臭名昭著的大太监魏忠贤嫉贤妒能,众多大臣袖手旁观,袁崇焕没有在宁锦大捷中得到提拔,反而丢官罢职,回了广东老家。

接下来是袁的人生高峰和迅速终结,正应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袁最后的人生轨迹,恰如明帝国和崇祯的最后疯狂一样,只是汉民族的最后的回光返照而已。崇祯初登大宝,就诛杀了不可一世的魏忠贤,接着启用赋闲在家的袁崇焕,给了袁最大的关外军政大权,袁在很短时间里在关外推行自己的平辽政策,效果相关好,老对手皇太极这次不敢再碰宁锦防线,改用大迂回战略,由蒙古人带领从东方马奇诺防线---长城突破了明朝缺乏纵深的防御,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天子镇守的国门---北京。

袁崇焕皇太极 皇太极与袁崇焕

面对皇太极和满蒙八旗军在北京地区的咄咄攻势,镇守宁锦防线的袁崇焕其实有三个选择。上策是围魏救赵,派出一个分队做出关宁铁骑主力全力回援北京的声势,但是率领主力部队猛攻兵力空虚的辽东地区,争取收复更多的领土,同时策动辽东汉人暴动响应关宁铁骑这次军事行动,可以直接进攻满蒙八旗军的大本营---沈阳,而城池高大的北京城是善于野战的八旗军攻不下来的,等到八旗军铩羽而归的时候,在半路给皇太极致命一击,那么平定辽东收复失地也不是什么虚幻的目标。

袁崇焕皇太极 皇太极与袁崇焕

中策是保存关宁铁骑的实力,派出两只分队分别去北京和辽东,做出驰援北京和进攻沈阳围魏救赵的双重军事行动,给皇太极以极大的迷惑,等到皇太极在北京城下大肆劫掠之后,在满蒙八旗军会师辽东的必经之地,设下重重埋伏,争取在野战中出奇制胜,给八旗军以沉重的打击,然后乘胜追击,收复辽西失地,如果能重建以锦州为核心辽西防线,堵住皇太极迂回长城的路线则是最大的收获。

下策就是袁最后在历史里面采取的军事行动,率领刚刚成军的关宁铁骑日夜兼程回援北京。首先先锋营被善于机动作战的八旗军歼灭,大将赵率教战死,等到袁率领主力到达北京后,仓促之间在广渠门和德胜门大战满蒙八旗军,但是以往野战中一触即溃的明军在袁的统帅下,经过一天的鏖战,在半野战的北京城下和八旗军打成了平手。

这时在北京地区明清两军处于僵持阶段,袁崇焕正在聚集其他援军来增强明军的实力,皇太极则在攻击和撤退之间放出了胜负手,就是三国演义的套路——反间计,这直接击中了明朝的组织核心弱点——皇帝猜忌统兵大将谋反篡位。

明军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在广渠门外大战八旗军的惨烈和悲壮,震动紫禁城里面的崇祯,他没想到短时间内成军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如此彪悍,让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军没能在北京城下前进一步。如此精锐部队,可以说是袁家军,只听袁崇焕一个人的命令,袁崇焕可以做青史留名的郭子仪、岳飞和戚继光,也可以做黄袍加身的王莽、曹丕、司马武、朱温、赵匡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而。

在皇帝猜忌心理的作用下,长途驰援后血战一天的关宁铁骑没能进北京城修整。

皇太极拙劣的反间计,放出几个太监来传出袁崇焕和满清勾兑谋反的消息。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崇祯立刻利用平台召对的机会,逮捕了措不及防的袁崇焕。袁的被下狱,随后明军在北京城外大败,各路援军组织混乱,皇太极和八旗军则是满载而归。

后来经过八个月等待,不顾朝廷上下大多数人的反对,崇祯下令凌迟处死袁,袁的死也预示了明帝国的末日和崇祯吊死煤山的结局。木匠皇帝和臭名昭著的魏忠贤没有办的事,崇祯办到了,他成功杀死了明帝国和自己,同时也让汉朝衣冠成为了历史,春秋是孔子说的披发左衽终于成为了现实。

每次回顾这段明末袁崇焕的历史,总会让我们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我们感到陌生的是在满清八旗军已经围困北京城的情况下,崇祯敢于拿下前敌总指挥——袁崇焕,而袁的部下尽管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可是当关宁铁骑的统帅被囚禁的时候,这数万明末最精锐的军人连一点反抗申辩的权力都没有,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呀。

祖大寿倒是想回辽东老家,可是被老首长袁崇焕的一封信留下了。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崇祯想杀谁就是谁,做到位极人臣的袁崇焕也是一下子就被逮捕了,未经公开审判就被凌迟处死。

离开时候看历史的角度,回到明末的时代,那时候就是让我们倍感困惑陌生的皇权时代——皇帝的权力不能受到一点威胁。除了皇帝和取得皇帝权力的人,其他人都是皇权制度下的奴隶。秦二世在赵高协助下即位后,几乎把秦朝宗室和宗勋老臣一网打尽,摧毁了秦朝统一六国的政治军事基础,项羽刘邦进攻关中时,只有一个二流将才章邯可以带兵打仗,导致秦朝二世而终。

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围攻长安门户潼关,唐玄宗处于猜忌心理赐死潼关守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又逼迫哥舒翰从潼关出击,导致安禄山攻入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安史之乱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北宋末年,金军孤军深入围困东京,增援汴梁的西军首领种师道指出女真人犯了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只要北宋上下齐心,在东京城下全歼金军不是梦想,可是宋徽宗出于猜忌种师道的皇帝本能心理,处处掣肘分权,导致种师道在各路援军聚集在东京的大好形势下无有作为,徽钦二宗最后坐困五羊城。

中国古代皇帝的逻辑就是一步步把天下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天下人都是皇帝的奴隶,这是一个只要皇权没有规则丛林社会,皇帝和文官集团共天下。文官集团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皇帝的助手,成为皇帝身边的奴才集团,明朝皇帝通过太监集团来平衡文官集团,从而形成超级稳定的三角政治关系。当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只是用八旗军事集团来取代了太监集团。

在明末这种皇权至高无上的社会里,袁崇焕在有限的资源和机遇下成功转型,从文官变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军事统帅,同时因为文官背景还取得了巨大的政治人气,他有能力改变当时的大环境,也就威胁到了崇祯的皇帝宝座。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光芒万丈的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焕。

当崇祯看到了这一点,用莫须有的罪名把袁崇焕逮捕下狱时,袁崇焕立刻变成了旧小说里面的忠臣,尽管功高盖世,他无力分辨无力解释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一步步走进崇祯早就高高举起的屠刀之下。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陌生的熟人——袁崇焕。

在没有规则的皇权背景下,袁崇焕只要两个选择,要么袖手旁观随波逐流,要么积极进取最后成为皇权的牺牲品。要当郭子仪、戚继光实在是太难了,一边是曹操、司马懿、朱温、赵匡胤,一边是岳飞,袁崇焕选择了后者,他可能幻想崇祯可能留下他一条命,可是崇祯连木匠皇帝和魏忠贤都不如,他杀死了袁崇焕,也就断送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成功地杀死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