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的故事 ——清代医家叶天士的故事
叶天士去世后,他的学生忙完老师的丧事,恋恋不舍地相继离开了老师的家乡,各自发展去了。
顾景文回到家乡时,带走了随老师在洞庭湖上随手所记的《温热论》初稿。当时泛舟湖上,老师随口而出,自己随手而记,语句未加琢磨,尚欠精炼。回到家乡后,他潜心研读,广访名师,广查资料,对《温热论》认真加以修改润色,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终于使这部划时代的医著得以问世,从而了却了老师的夙愿。
华岫云返回无锡后,立即着手对老师遗留下来的众多医案进行整理。我们知道,叶氏一生勤于临证,诊务极为繁忙。他的医案大多由自己的学生笔录而成,由于时间紧迫,医案内容大多过于简略,甚至有些仅列姓名和处方,让后人不得要领。
华岫云将所有医案进行加工整理,分门别类,每类之后写上自己的按语,分析叶氏的处方用药道理,给后人以启发。该书首刊于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即叶天士死后十八年),公元1766年,华岫云又将续补叶案、《温热论》与平生所收集的各种经验奇方付刊行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临证指南医案》。
如果说《温热论》是叶氏毕生经验的理论总结,则《临证指南医案》可以说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者在历代医案著作中享有盛名,后世疏证叶案的著作甚多。时至今日,这仍是中医药工作者,尤其是临床人员的案头必备之书。该书刊行后,立即风行海内,自清以来,翻刻40余次,由此可以看出其影响之大。
叶天士的两个儿子亦章、龙章也继承父业,毕生忙于治病救人,他们时刻牢记父亲“慎勿轻言医”的临终嘱咐,勤奋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苏州一带也极有口碑。
公元1758年。也就是叶天士死后12年,又一位伟大的温病学家诞生在江苏省淮阴县,他就是享誉后世的吴鞠通。
吴鞠通在少年时苦读诗书,希望通过考试中举步入仕途。后因父亲及侄儿相继患病去世,使他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于是立志学医。
吴鞠通26岁时来到北京,在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这是清代由皇帝下令组织编写的一部大型丛书)时,有机会广泛阅览各种医学书籍。其中吴又可的《温疫论》使他深受启发,他说:“我发现这本书阐述得非常广博,其中很多内容是前人没有涉及的,于是就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仔细研究它的处方用药,也不免繁琐杂乱。可以说是功过并存,作者用心良苦,而在学术上未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这个评价可以说是较为中肯和客观的。
后来,吴鞠通又见到了叶天士的《温热论》及《临证指南医案》,不觉眼睛一亮,如获至宝。他说,叶天士论述事物不偏不倚,立法处方用药非常精细。但因为他是江南人,所治疗的多是南方盛行的温热病,论述上也过于简略,只有一些散在的医案存世,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鉴于这种情况,吴鞠通总结了吴又可、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参阅历代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于公元1789年 (清乾隆五十四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温病条辨》。
针对叶天士医案中只有药名而无方名的情况,吴鞠通将其中的某些方剂加以化裁,并加上方名。如桑菊饮化裁于《临证指南医案》治秦某风温的处方,清宫汤化裁于治马某温热的处方,连梅汤化裁于治顾某暑病的处方。这些方剂后来成为历代名方,至今仍沿用不衰,显然其中凝聚着叶天士的大量心血。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可以说和叶天士的《温热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为温病学说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叶天士名闻遐迩,所以江南书商冒充叶天士之名出版的医书不少,这一点象今天到处泛滥的盗版出版物一样。如《景岳发挥》、《叶氏医衡》、《医效秘传》、《本草经解要》、《本草再新》等十余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叶天士学术思想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