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四不原则 魂兮归乡:张季鸾墓或迁榆林
他是"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又是"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他生前在坎坷中辉煌,他身后在哀荣中受辱。这个已逝世七十年的名叫张季鸾的榆林人,如今能否回故土安息?
70多年前,时为《大公报》总编辑的张季鸾曾携家眷专程从天津回故乡榆林给父母谒墓、立碑,在榆林居住一个半月,受到乡亲们的盛情款待。期间他拜师访友、演讲座谈、捐款设立奖学金,竭力为家乡做好事。返津后,他在《大公报》发表《归乡记》一文,对故乡的情谊溢于文中。
然而,就是这位曾写过《归乡记》、因坚持"四不"办报方针受到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尊崇的报界宗师,在他逝世七十年之际,却因位于长安区杜曲镇竹园村的墓地不断被破坏和蚕食,有可能再次"归乡"。
7月底,随着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和孙女张哲子首次回到榆林为爷爷察看建墓园之地,一代报界宗师张季鸾之墓北迁榆林的动议有望成为现实。
报界宗师与猪为邻
7月28日上午,头天从香港飞往西安的张哲子首次来到爷爷的墓前祭奠,同行的还有她在上海居住的弟弟张哲明等人。尽管她早已从媒体的报道和以前多次来为爷爷扫墓的弟弟口中得知了墓地的现状,但出现在她眼前的情景还是让她难过不已。
通往墓地的道路被一家砖厂阻隔,绕了很大的弯走进墓地后,发现东侧是砖厂的一个个砖垛;南侧和西侧,是一座种猪场,种猪的嚎叫和顺着两侧沟渠流出的猪粪的恶臭,让人的听觉和味觉经受莫大的考验。这还不止,北边的靠山也明显被人挖过。
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这个墓主人曾极尽哀荣:1941年9月6日,张季鸾在重庆病逝时,国共两党政要都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第二年,这位和于右任、李仪祉并称"陕西三杰"的《大公报》前总编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当年9月上旬,在一场规模空前的公祭典礼之后,张季鸾被安葬在长安区杜曲镇竹林村的陵园中,蒋介石夫妇亲临送葬。
竹园村一位老人清楚记得59年前那场葬礼的盛大场面:城里来的戏社搭台唱了好几天大戏;所做饭菜不计其数,光是被喝光的酒缸,就摆了满满一个院子;吊唁的书信成堆成堆地摞着;陵园上空有护卫的飞机盘旋,陵墓周边人山人海,前来看热闹的人把周围几百亩麦地都踏光了。
当时的张季鸾陵园,占地40亩,树木繁茂、碑石成林,规模很大。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接踵而至的"大跃进",为配合大炼钢铁,陵园院墙内外的树木都被砍倒,送入土法炼钢的炉子里。"文革"开始后,那些上面刻有蒋介石、胡宗南、林森等名字的石碑也遭了殃,它们连同墓基上砌的石条、青砖,都被砸碎,成为村民们盖房子的边角料。
更为遗憾的是,国民政府当时交给张季鸾妹妹家保存的购置40亩墓地的地契,也在造反派的抄家行动中被烧了。
最后,在"破四旧"运动中,生产队的一辆拖拉机将半个坟头夷为平地。整个陵园按照地界被分成两半,划给了两个不同的村子,变成庄稼地。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张季鸾陵园完全沦为一个荒冢,没有任何标志。一个曾经在《大公报》工作的老人,辗转找到陵园,看到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坟包也只剩下了半个,不禁老泪纵横。
张季鸾的外甥女李赋英说,1999年的一天,张季鸾定居香港的儿子张士基给她打来电话,说他的大女儿哲子听说爷爷墓地的状况后,拿出一万元港币,想让她帮忙把墓整修一下,立个碑,以便祭奠。
退休前是水利工程师的李赋英立刻答应了下来。她找到当地政府,说当年陵园有40亩地,现在先给一亩地,让她将舅父的墓整修一下。
拿到地后,她在村子里找到一位老工匠帮忙。这位此前对张季鸾并不了解的工匠,看了李赋英送给他的原榆林市政协编写出版的《张季鸾纪念文集》后,对于重修墓碑的活计分外用心,并自作主张,将一方写有"报界宗师"的小石碑,加在了墓碑的顶端。"这是周总理唁电里的话,"老石匠说,"我觉得,他配得上这4个字。"
然而,张季鸾的灵魂并未因此获得安宁。2004年前后,与竹林村相邻的玉村将自己所拥有的陵墓周边土地租给了一个砖厂。随后,竹林村也将属于自己村的土地出租,建起了一家种猪场。
从此,这位生前志趣高洁的报界宗师,不得不与猪为邻。
多次呼吁毫无结果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面对张季鸾墓园严重毁损的现状,就有媒体开始呼吁当地政府对张季鸾墓进行维修、保护。
此后特别是2004年猪场建起后,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一直在为墓地环境一事奔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时为此建言,各级新闻媒体多次呼吁,然而,至今仍毫无结果。
西安市致公党主席、市人大代表白瑞和陕西省记协主席、省政协常委尹维祖等人曾多次在"两会"上就张季鸾先生的墓地问题提出议案和提案。
2004年开始,有关猪场逼侵张季鸾墓园的报道不时见诸中央、省、市新闻媒体。
2008年,因为到西安为爷爷扫墓的张哲明面对记者时表达出的愤慨,媒体的报道呈现高潮。
2010年,西安外事学院新闻系学生朱蕾写信给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田主席将她的信转发给陕西省有关部门。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也不时出现解决问题的曙光:对于那些议案、提案或发表的报道,当地政府已经多次回应,表示要着手解决。
可时至今日,张季鸾墓周围环境没有任何改观。
"我们没办法",长安区杜曲街道办一位负责人说,"搬迁猪场需要几百万元经费,我们出不起;而要找到一片工业用地,也很难。"
在这样的推诿声中,猪场砖厂岿然不动。
张季鸾先生如果在天有灵,看到他曾经作为利器的舆论监督,在长安区及杜曲镇政府面前如此无力,不知会用他的如椽巨笔写出怎样的评论?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知道关中地下光皇帝就埋了多少吗?"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曾这样反问做记者的儿子。
的确,在帝王将相陵墓遍布的西安周边,张季鸾墓实在有点"保护不过来"的味道。谁让这个叫张季鸾的人生前没当过皇帝、没做过大官、一世清贫呢?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物化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黄土下所蕴藏的坚守正义、捍卫公理、自由民主的精神?
无奈之下动议迁墓
2008年清明节,西安新闻界举行纪念张季鸾诞辰120周年活动时,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活动。当时,在饭桌上,有一个榆林籍人士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将他爷爷的墓迁往榆林,他未置可否。
2011年3月,榆林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惠世新正式提出关于将张季鸾陵园迁建榆林的建议,并撰文在当地刊物上发表,引起榆林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惠世新在描述了张季鸾当年公葬典礼的盛况和目前的惨状后,阐明了迁建的原因和理由。
他认为,当年张季鸾逝世后,全国新闻界首倡公葬张于陪都重庆,后经张季鸾家属及陕西各界以归葬故乡为请,遂共议改在西安公葬。今天,面对张季鸾陵园目前不堪耳闻目睹、不堪凭吊祭拜的现状,既然长安区杜曲镇难以将猪场、砖厂搬走,只要张季鸾的亲属赞同,榆林各界恳请,迁葬张季鸾于榆林故土,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况且,榆林现在不仅有大片的荒地,还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全有条件建一个让各方面都满意的张季鸾新陵园。
惠世新还提出修建张季鸾新陵园的初步设想:陵园宜建在榆林城周边不远的一个地方,以便于来人观瞻祭拜,其规模应当和长安杜曲镇竹林村原建规模大体相当,样式应参照原建筑风格,但又不完全拘于原样。陵区内应专设张季鸾纪念馆,刻制唁电唁函、挽联挽诗碑林,展示张季鸾为父母所立的"三绝碑"。此外,还应修复张季鸾故居,从而形成一个以陵园为中心、多方位纪念和研究张季鸾的格局,使之成为榆林乃至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看到惠世新的建议后,榆林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榆林社会各界纷纷表示予以支持,一些企业家当即要捐款资助,有的群众还在网上提议将榆林的世纪广场改名为季鸾广场,并铸造张季鸾先生铜像,广大网民不断跟帖赞成。
张墓迁榆堪为上策
面对榆林社会各界的欢迎态度,张季鸾亲属的态度就成了迁墓关键。
7月28日晚,张季鸾的外甥女李赋英及其孙子张哲明、孙女张哲子赶赴塞上名城榆林。他们在参加了次日举行的榆林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张季鸾逝世70周年座谈会后,察看了榆林城周边适合建墓园的大墩梁、七里沙等地方,参观了张季鸾故居所在的吕二狮巷,游览了榆林的一些著名景点。
7月30日,记者采访了李赋英和张季鸾的两位孙子孙女。
李赋英说,今年3月,多年来坚持研究张季鸾的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牛济来找她,带着原榆林市政协副秘书长惠世新。她看了惠写的将张季鸾墓迁往故乡榆林的建议后,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办法。惠世新说榆林当地政府已初步同意,但前提是必须征得张季鸾家人同意,希望她协助与家人联系。
她立即应承了此事。4月,她去了一趟上海,见到了张季鸾的孙子、她的表侄张哲明,听她说完此行的目的后,张哲明表示只要对爷爷好,他就支持。不过他说自己还从未去过榆林,而且一个人也做不了主,想先到实地看看再说。
5月,年逾古稀的李赋英又赶赴香港,见到了上世纪随父亲张士基在香港定居的张季鸾长孙女张哲子。她们在香港一起谈了三天,哲子基本同意了将爷爷墓迁往榆林的想法,但她说现在她妈妈还健在,必须征得她妈妈同意,但要说服她妈,需要榆林方面的一个规划设计图。这让李赋英颇感为难,因为榆林方面要开始规划设计,首先必须有张季鸾后人的明确答复。
于是,为了搜集有关迁墓的更详细的资料以取得哲子妈的理解,6月,李赋英又带西安的两个侄儿、侄女来到榆林,她们一行三人在惠世新的陪同下考察了榆林城周边几个适合建墓地的地方,并拍了好多照片。回到西安后,她又让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何志铭帮忙做一张张季鸾陵园效果图。十多天后,当她看到那张既尊重原貌又吸收了鲁迅等名人陵园风格的效果图时,小时候随母亲为舅舅扫墓时看到的那个未毁损的陵园又仿佛出现在她眼前。
李赋英说,如果能把张季鸾墓迁往榆林,并把陵园建设好,将会成为榆林一景,不仅增加榆林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促进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临离开榆林时,张哲明告诉记者,几天来,他们体会到了故乡人对爷爷的深厚感情,回去后他和姐姐将与母亲沟通,一定全力促成迁墓之事,争取让爷爷早日魂归故乡,重新获得安宁。
榆林的一位政协委员说,现在看来,张季鸾墓迁榆确实是最好选择。在这样一个连西门庆都有地方在争夺的年代,像张季鸾这样的名人如果能回归故乡,一定会给榆林带来许多无形的财富。而榆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欢迎,也一定能够使张季鸾的精神发扬光大,为世人所熟知。
8月18日,记者在发稿前获悉,张季鸾的后人在回家慎重考虑、协商后,已明确表示同意将张季鸾墓迁往榆林,并将于近期提出书面申请。
记者相信,只要有关方面站在保护张季鸾墓园、弘扬张季鸾精神的高度对待这个问题,张季鸾就一定会早日魂归故乡。(陕西日报 2011-08-22 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