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致良知 清华大学彭凯平:真正的教育中 知识永远和身心体验在一起
当我们看到蝴蝶时,不仅仅应该想到了昆虫的抽象概念,还会同时想到了有翅膀、想到了会飞,我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也让我们感受到翩翩起舞,而承载在我们身体中的知识也让我们像蝴蝶般手舞足蹈时那样,体验到化蝶般的痛苦和升华。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仰望星空并非无病呻吟要去为赋新词强说愁:它唤起了我们心中的道德。
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这样的身心体验就是知识,但我们的先哲早已经知道。康德的墓志铭赫然写道,“唯有二事恒然于心却敬之弥新:上之星穹与心之道德”。
2、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发现,戴墨镜会让人更多欺骗;穿黑衣会让球员更多犯规;握着热咖啡能让人更加热情;喷上空气清新剂、放上软坐垫能让人更加宽容;喝苦茶、吃有机蔬菜会让人更加严苛;点头让人更容易答应;摆手让人更可能拒绝。
心理学的前沿研究表明知识就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蓄在体验里。
身心体验便是人类对于知识的贮存方式。书本是知识的积累、是经验的积累、也是身心体验的积累。身心体验是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最基本的方式,而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就是知识。
因此,教育的实质也不应该是背诵,不应该是识记。但实际上,这么多年的教育中,我们记的是概念、是事件、是公式、是说教、是条例、是模式,这样的教育是悖心的教育、是死板的教育、是教条的教育。
而真正的教育中,知识一定要是生动的、是有人性的、是震撼人心的、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到清华园来读《荷塘月色》,登岳阳楼来看《岳阳楼记》。“纸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古人认为,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的奥秘所在。
重新认识“知识”
1、知识是一种价值
心理学的研究同时还发现,消费经验比消费物质实体对于人的幸福提升有更大的益处:消费某一物质是容易适应的,物质的价值是容易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但是知识和身心体验却不同,其价值不容易消减,相反还能转换。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知识是有价值的,或者说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博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认为知识是一种资本,而这种资本就是一种体验,就是一种具身的力量:它表现在我们的动作中、行为中、选择中、气质中、谈吐中、品味中、格调中,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知识就是一种文化资本,而资本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社会、影响他人的力量。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
在人们的朴素信念里,它永远比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来得高尚、来得伟大、来得有价值、来得有意义。对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对文化资本的创造。
2、学习知识永远是一件快乐的事
知识是行动,因此它不应该是消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也是种生活态度。对待知识不应是消极的认可。知识也应该体现在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对科学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对证据的尊重上。
格物致知首先要诚心正意。佛教讲“八正道”,首先便要正见。我们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不应该是胡说八道、不应该是歪门邪道,不应该是自以为是,更不应该是强者、富者、掌权者编出来的谎言。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教授做过一个经典研究,告诉了我们学习社会科学的人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人有什么不同。
尼斯贝特告诉我们,学习社会科学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要更加有智慧,他们能看出人生、人心、人性中的美好,也能了解其不足。学习社会科学,就知道了样本的概念,知道了样本不能代替总体,知道了一个细胞不能代替全人类,知道了任何事情、任何案例、任何例子、任何故事都是有偏差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境界与思维方式,这也是知识。
知道知识的心理学本质,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在漫漫的知识长路中求索,才能体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对知识的误解,给了很多求知的人以懈怠与恐惧。这样的预期偏见,使人很难放松身心地体验知识。
当我们意识到,知识就是体验,知识就是生活,知识是种态度,知识是种气质的时侯,我们的求知过程就不会是痛苦,无趣,机械,教条,书卷多情似故人,求知就是去体验生活,并且是幸福地体验生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永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