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 【盛世如你所愿】邹韬奋:伟大祖国 前途光明
央视网消息:清明节,缅怀英烈、寄托哀思。在抗日救亡的漫天烽火中,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坚持在笔尖上战斗,即使被国民党威逼利诱、甚至被捕入狱也从未停止过抗战。他没有武器,却是一名忠贞于祖国的战士;他不是作家,却拥有一大批追随他作品的读者。邹韬奋患难余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幸福、共劳共享的新中国”。
在首批国家公祭日公祭烈士名单中,邹韬奋是唯一的一位新闻出版界人士。1944年7月,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49岁的邹韬奋在黎明到来之前离去,离开了他一生为之抗争的不平等世界,也离开了他深爱却饱受屈辱的家园。
在女儿邹嘉骊的眼中,父亲倾尽一生书写的文字,始终都在为大众说话,“是前进的、不是保守的;是奋斗的、不是屈服的;是要以集团一份子的立场,共同努力来创造新的社会、不是替旧社会苟延残喘。”
邹韬奋女儿 邹嘉骊:韬奋的文章给我的一个很大的影响是,活着就要站起来活着,别跪着活着。
今年已经88岁的邹嘉骊退休前一直从事出版工作,从80年代起,她开始集中搜集和整理父亲的遗作,在邹韬奋的系列出版物、译著和点滴文字中,邹嘉骊一步步走近了父亲的内心,她出版的《韬奋全集》也让更多的后来人读懂了邹韬奋一生的坚守。
邹韬奋女儿 邹嘉骊:爸爸是一个战士,有信念,目标还是很清楚的。他能够接受共产党的帮助、引导,那也有他自己内在的东西,他也在追求,他也要寻找中国的出路。
1911年,16岁的少年韬奋怀揣着实业报国的梦想,就读上海南洋工学,七年寒窗苦读,邹韬奋对文史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断地吸纳新思潮、新科学,最终他又进入圣约翰大学改学文科。1926年,邹韬奋接手《生活》周刊,当时创作的内容主要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他尽心尽力办刊的同时还设立了《读者信箱》,帮助大众解答生活、求学、职业和婚姻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他的笔名韬奋也从此传播开来。
把心交给读者的邹韬奋也让《生活》周刊创下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发行12万册的记录。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打破了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梦想,也将中华民族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邹韬奋以 《生活》周刊为阵地,奋起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除了号召全国同胞向东北义勇军抗日捐款、设立伤兵医院,邹韬奋还开办了生活书店,并在重庆、桂林等地开设分店,一千多种进步书刊的广泛传播,让敌人惶恐不安。
因为持续发声抗议和制止国民党的暴行,邹韬奋被列入黑名单后,被迫不断流亡,这也让他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大众生活周刊》再到《抗战三日刊》,邹韬奋持续传播抗日进步文化之声,即便被捕入狱,他也从未停止过对国运的思考和抗争。
在邹韬奋妻子沈粹缜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她写到:“国民党曾经对他有过三次正面的、严重的胁迫和利诱,他宁愿以六次困苦颠沛的流亡生活作为答复,也绝无妥协的余地。”一路千曲百折历尽艰险的邹韬奋,因为颠沛流离的生活,左耳长期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当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在被疼痛折磨的最后一点时间里,邹韬奋仍旧坚持完成了五万多字的写作。
邹韬奋女儿 邹嘉骊:他最后一篇文章,《对国事的呼吁》,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成为他遗嘱的第一段。
我心怀祖国,眷念同胞,愿以最沉痛迫切的心情,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邹韬奋的这个遗愿也是他抗争一生未能实现的梦想。1933年,《东方杂志》曾以新年特刊的形式,刊登了从100多位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和读者那里征集来的对未来中国的期待,“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从投稿者到黄包车夫、从艺术家到科学家,无不希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现代化国家,而邹韬奋“共劳共享共治”的梦想中国,也成为了85年前国人最普遍的“中国梦”。
邹韬奋女儿 邹嘉骊:爸爸 你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如果你还活着,看到现在这样美好的事业的蓬勃发展,你将以怎样的经历投入工作啊?
这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三联韬奋书店,在这里读书的年轻人已经很难再去体会当年人们对国家的那种遗憾与哀痛。走过86年,韬奋先生创立的这个因“救亡”而起,以“启蒙”为己任的生活书店,依然遵循着他追求真理、传播新知、服务读者的追求,为大众打造新的精神家园。这里曾经贡献了巴金、钱钟书、费孝通等无数思想家的著述,今天又化身24小时不打烊书店,作为城市的精神文化地标,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编审 路英勇:每一代三联人都把继承和弘扬三联传统,继承和弘扬韬奋精神,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可以说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出版也是一样的,那么高质量体现在哪里?就是体现在精品力作上,就是体现在像习总书记说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这需要我们用带有正能量的一些学术文化成果,给大家鼓劲,凝心聚力。把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精神表现出来,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