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程万的女儿 常德保卫战及余程万的悲壮人生
67年前,他率领国民党军74军57师8000余人守卫常德,抗击侵华日军4万人的进攻,歼敌1.2万多人,坚守16昼夜,直至弹尽粮绝,仅剩83人突围出去,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就是日前全国热映的电影《喋血孤城》的主角——国民党74军57师"虎贲师"师长余程万,由香港著名演员吕良伟扮演。
《喋血孤城》以常德保卫战为题材,再现了57师当年那段气贯长虹的抗战历史,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代抗日名将余程万来自侨乡台山。本版今天编发的3篇文章均与铁血将军余程万有关。
人物档案
台山余氏的骄傲
余程万(1902~1955),抗日将领,号坚石,台山市白沙镇涨村宁兴村人。先后就读于番禺师范学校、广东铁路专门学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陆军大学研究院,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上校党代表、广东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石井兵工厂党代表、南京警卫军教官、陆军团长、副师长、师长。1943年率74军57师8000余人守卫常德,抗击侵华日军4万人的进攻,歼敌1.2万多人,坚守16昼夜,直至弹尽粮绝,仅剩83人突围。1944年晋升第74军中将副军长。抗战胜利后历任整编74师副师长、粤东师管区司令、26师师长、26军军长兼滇东南"剿匪"指挥官。1949年12月卢汉起义时被扣于昆明,旋获释。1950年1月任"云南绥靖主任",同月去海南岛,旋被免职,后去香港定居。1955年在香港遇刺身亡。
故居探访
故居门前草木青
诉说将军不了情
入选台山
名人档案展览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卑职率副师长、指挥官、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以下官兵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与倭贼做最后拼杀,誓死为止,以报国恩,并祝胜利……"这一纸电文,是1943年常德大血战的指挥将领余程万所写并发给援军的。据说当时看过的人,就连是铁骨铮铮的军人,也无不暗自垂泪。常德血战,"虎贲师"用骨岳血渊捍卫了荣誉。
2008年,台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台山市档案局举办的台山名人档案展览上,20多位台山名人中,一代抗日名将余程万入选其中。档案展出了余程万的生平简介和两幅将军照以及故居照片。通过这次展览,更多的台山人知道了余程万这个"虎贲师"师长的威名,无不对这位出自家乡的抗日英雄肃然起敬。
据台山市档案局原局长黄苏照介绍,20多位台山名人从辛亥革命到现代都有,涵盖各个届别,余程万代表的是军界。本着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台山市档案局工作人员深入余将军故里探访,从中获得大量史料,并通过相关镇联系余将军在海外的亲属,提供他的照片和资料,从而使年轻的台山人更详细地了解余程万的抗日事迹。
故居对联
曾由蒋介石题写
为了解余程万的故事,近日的一个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余程万的故里——台山市白沙镇涨村宁兴村探访。宁兴村距三八圩(原台山市三八镇镇区)1.6公里,一条3米宽的水泥乡道直达宁兴村。宁兴村被绿油油的稻浪包围着,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喷洒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记者在村中想找一个知情人了解余程万,但找了很久都没找着。一位阿姨正在家里晾衣服,她告诉记者余程万的故居在哪里。没法子,记者只好到附近的涨村文化楼求助,幸好找到了一位知情人。
今年63岁的余洪练是宁兴村人,他小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人们提起余程万,所以对余程万家事甚为了解。他告诉记者,宁兴村过去有40多户人家共100多人,现在只有3户人居住在村里,其余的不是移居海外就是搬到台山市区去住了。余程万的后人及直系亲属全都移居美国或者香港,因此他的故居平时没人打理,有些外来的游耕户就在其故居里放置杂物。
余洪练指着一间民居说,余程万的故居在宁兴村的北边,门前有一颗荔枝树和一小片竹子,房子周围长满了杂草。那棵荔枝树是余程万小时候栽种的,每年都结果,他还栽种了龙眼、樟树等,可惜后来被人砍掉了。
"小时候我经常和村里的小孩到余程万的故居玩耍,看到其故居门口上方有两副由蒋介石题写的对联,其中一副是‘登高望远海,定马立中原’,不过,由于年代已久,加上历史的缘故,现在再也找不到这两副对联的踪影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余程万的故居是青砖墙体的侨乡传统"一沓屋",虽然有点破旧,但很结实,房门也完好。"解放后,这间房子曾分配给当兵复员的村民居住,后来落实侨房政策,才把房子还给了余程万家族。"
荣归故里
乡人夹道欢呼
据余洪练老人介绍,余程万当上军官后,同村和邻村不少兄弟都追随他去当兵,其中同村兄弟余光伟、余伟英就在他手下当警卫员。在常德保卫战中,余程万就是在这两位老乡警卫员的保护下杀出重围的。邻村涨村的余瑞标也跟随余程万参加了常德血战,战后一直留在常德,其后人现在还在常德。
"听老人们说,抗战期间,余程万曾回到村里省亲,村中的父老乡亲经常在下午四点多钟就会聚在他家门前,听他讲述抗战往事。抗战胜利后,余程万回到家乡,受到乡人的夹道欢呼,争睹这位抗日英雄的风采。荻海余氏同乡,更开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表彰他‘为国为家,光宗耀祖’。余程万驻防昆明时,亲率官兵帮助农民收割,替老百姓修路,受到群众爱戴。"余洪练回忆旧事,感慨万千。
余洪练还告诉记者:"余程万有一个堂弟叫余兆炳,今年已90岁高龄了,现在香港定居。余兆炳每年都随香港余尊德堂宗亲回乡做善事,每次回来都到余程万的故居走走,追忆兄长,老泪纵横。几年前,余程万的塑像在湖南常德落成,虽然年事已高,但余兆炳老人还是亲临参加揭幕典礼,为兄长的塑像揭幕!我们作为后辈的,为村中出了这么个抗日英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文/图 本报记者 区景常)
婚姻家庭
张恨水小说
成就一段姻缘
常德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极为重要的战役,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然而,余程万在常德保卫战后却被蒋介石责罚。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常德血战,余程万找到著名作家张恨水写了小说《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描述国民党军队抗战正面战场的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军事纪实小说,《虎贲万岁》也是张恨水众多小说中一本罕见的、完全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先生饱蘸浓墨,以从容而又激荡的心情叙写了抗战史中光辉的一页。他细致地叙述每个零星战役中的人员、攻防、装备、死伤,从众多细节的铺陈,建构出57军骁勇壮烈的形象,许多悲壮却平实的大场面描写使人无法不为之动容。如果说张恨水通过一个个战士的死里逃生抒写出一曲生命的颂歌,那么通过一个战斗集体的视死如归,他将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的内在磅礴气势和潜在的威慑力也完整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小说发表后,一位苏州姑娘吴冰因读《虎贲万岁》被余程万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业绩深深感动,爱上了这位勇敢的军人,并想方设法,最终嫁给了余程万。一篇小说成就了一段千里姻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书的深远影响。
内战后,余程万以"带罪之身"定居香港。余程万夫妇是准备在香港隐居安度晚年的,但在1955年8月27日晚上,余程万年轻美貌的二夫人被香港黑社会绑架,将军从外面赶回家,单枪营救,他的家人悄悄从后门跑到二里外的警署报警,警察到来后与劫匪发生了枪战,余程万在枪战中被打死。事后,警方公布说,余程万是被盗匪打死的——究竟被盗匪打死还是被警察打死,无人敢去追究;据悉,当时余程万在香港有时与黄埔老友闲聊谈及蒋介石时多有怨气,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台湾特工所害。
余程万元配邝琼华育有二子二女,二夫人吴冰育有一子二女;最小的女儿余华芳(吴冰所生)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著名艳星,艺名余莎莉,曾拍过多部由李翰祥导演的电影。1976年余莎莉与性格男星詹森结婚,不久离异;近年,有记者在香港兰桂坊发现她,其时的余莎莉已是一个靠卖假珠宝维持生计的小摊贩…… (凡雨 辑)
常德保卫战
以8000之师
对付4万日寇
《喋血孤城》目前正在全国公映,影片牵出了67年前惊心动魄的常德保卫战。常德位于湘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守住常德,就拖住了日本在华军力,于是,蒋介石下令国民党第74军57师奔赴常德设防,死守到底。
战前,余程万发表57师保卫常德文告:"假如我们是为了保卫常德,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死,这死比生更有价值……"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上,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当时中国军队能在一个中级城市坚守5天已很困难,而57师以8000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4万日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这本身已经是奇迹!
1943年11月18日,常德保卫战打响,战至12月2日20时,57师8000多人,只剩下300余人;12月3日1时,57师师长余程万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趁夜向沅水南岸突围,城内留残部51人牵制日寇,继续巷战,后来这51人全部牺牲;12月3日2时,守军开始突围;随后,常德城沦陷;12月11日,日寇开始全线退却;当天,余程万率突围出去的余部共83人,随救援的张灵甫58师打回常德,常德复克。
战后,蒋介石闻知常德失守,余程万擅离阵地,震怒之下,下令将其撤职、扣押,送交军法处审判。消息传出,常德民众群情激昂,6万多人签名作保,求免余程万一死;57师的残部更是感到奇冤难辩:指挥官竭尽全力守城了,为什么还要被处罚?最终,余程万被判服刑2年了事。
无论是从执行命令完成使命的军事角度,还是从为57师保留一点火种的情感角度,余程万的突围决非懦夫,而是英雄之举!余程万曾回到家乡台山三八镇(后并入白沙镇),受到乡亲万人空巷的夹道欢迎,他们认为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生活纪事
年轻时心存大志
在香港被刺身亡
年轻时,余程万经常左牵黄,右提篓,常下河涌摸鱼捉虾,那黄狗常在岸上跑来蹿去。
那时乡间卫生条件极差,不时有死胎或溺婴飘浮在河边草间。某日,那狗叼着个东西先于余程万归家,其妻见是一颗溺婴头,双手击膝连呼晦气,不知如何是好。随后归来的余程万叫妻子别急,从抽屉里取来一张大红纸,喝令狗把婴孩头放在红纸的白底一面,像包饺子般让红色见外置于神龛前,点上香,摆上案,斟上酒,拿纸宝拜三下:"我该衣锦还乡,还不当头?!"掩埋好婴儿头后,他日后上了黄埔军校,从低级官员干起,身经不知多少次战斗,直到当上军长。乡亲父老谈到他的遗事,说他临危不惧,随机应变,化晦为喜,实具有英雄见识和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