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拼音 从“大杂院”到腾退:北京谭嗣同故居的前世今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位于北半截胡同41号的浏阳会馆,因为爱国志士谭嗣同曾在此居住而闻名。种种原因,此处一度变为住了二十多户人家的“大杂院”,房屋破败。不过可喜的是,近期包括它在内的15处文物腾退工作已经开始,预计2020年开门迎客。那么,这所名人故居到底经历过怎样的变迁呢?
远望北京谭嗣同故居。上官云 摄
在北京,要寻找谭嗣同故居并不难。按照地图指引,从四号线菜市口站西南口出来后,一路向南,走上四五百米便能看到位于高台之上的那所院落,依稀还能看出一些旧式建筑的影子。
北半截胡同成名于明代,清时始分“南北半截”。如今的北半截胡同几乎不存在了,在菜市口大街西侧,能看见一座“浏阳会馆”的石质标识,标识后边是一个小高坡,走上去,迎面一间房屋的墙壁上,镶着“谭嗣同故居”的牌子。
故居附近,还有“浏阳会馆”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标识。上官云 摄
故居的大门开着。走进去,看到的是一座曾住着二十多户居民的大杂院,难觅昔日浏阳会馆的形态。旁边一位佝偻着腰的老人说,白天这里可以参观,住家儿们都挺热情。
穿过门洞向左一拐,首先看到的是几间低矮小屋,把前院挤的只剩中间一小块空地。站在原来的门房前,对面就是一进正房,门柱、梁等还是百年前的旧物。院里老住户说,谭嗣同就住在这里。北侧套间是他的卧室,南套间是书房,中间一间是会客厅。
该一进正房南侧,有一条细长到几乎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行至尽头,便是当年这所会馆的第二进屋子,所在之处老住户称之为“后院”,比前院空间更为狭小,挤满了低矮砖木平房。几间屋子的主人都没在,“铁将军”把门。
院落的墙上,有一个“谭嗣同故居”的文保标识牌。上官云 摄
“前院这一排都是老房子。”刘女士说,自己今年六十岁了,家里几代人都是居住于此,祖上有一位长辈,便是谭嗣同当年的“门房”,给看着院子,“谭嗣同遇害后,还是我家这位长辈帮着收敛遗体的”。
刘女士小时候,院子里还没有这么多住户,自然也没有后来这些自建的小房子。尤其前院,很宽敞,院里有两棵古老的大槐树,春夏秋冬,常有孩子们在树下嬉戏。老屋的青砖灰瓦、雕花的窗棂,都在无声诉说着逝去的岁月。
严格来说,“谭嗣同故居”原本只是谭嗣同的在京寓所。最初,他的父亲谭继洵在京为官时买下了这所坐西朝东的宅院,当做府邸,后来改为浏阳会馆。谭嗣同出生在不远处的烂缦胡同,十岁时全家迁往北半截胡同,谭嗣同在这所院子里就学于浏阳学者欧阳中鹄。
在北京谭嗣同故居中,一条狭窄的小路连接着居民口中的“前后院”。上官云 摄
按照《北京四合院志》记载,这是一座三进院落,带南跨院。大门原本位于院落东北隅,是常见的广亮大门形式,后来被封堵为房间。一进院正房五间,清水脊、合瓦屋面,谭嗣同就住在其中。
该房由谭嗣同自题室名“莽苍苍斋”,还写过一幅门联,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后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改下联为“于时处处,人亦有言”。后来,谭嗣同于浏阳会馆被捕。他被害后,遗体运回浏阳会馆成殓,并在“莽苍苍斋”设立灵堂。
北京谭嗣同故居内一角。上官云 摄
岁月变迁,浏阳会馆成为普通民宅,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搬进来住。1986年12月,浏阳会馆被定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还有“谭嗣同故居”的标识牌。2011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院里居民越来越多,原有的格局渐渐模糊,人来人往,院子里的小路变得坑坑洼洼,偶尔赶上大雨,积水都能没过一些人家的屋门台阶。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莽苍苍斋”的横匾还在,门楹“为云声雁天夕,雨梦蚁秋堂”,这也是谭嗣同亲笔撰写的,而今已踪迹难寻。
前院有两棵大树,据一位老人介绍,还是以前种的老树。上官云 摄
可喜的是,目前谭嗣同故居的腾退工作已经展开。刘女士说,将来大家都搬走后,应该是恢复院落原貌,“时不时就有人过来参观,老祖宗的东西应该好好保护”。
谭嗣同故居再往南一些,有一座过街天桥。登上天桥,能远远看到院落全貌。对这座故居将来的用处,不少热心人做过猜测:修旧如旧原址保护?变为谭嗣同纪念馆向公众开放?不一而足。但正如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说的那样,名人故居的修缮保护固然必要,如何合理利用,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