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信札 张廷济致海盐汪俨斋父子的信札八通
张廷济(1768-1848年),字叔未,号未亭,原名张济,字汝霖,号说舟,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秀水(嘉兴)新篁(旧称竹田里、竹里)人。嘉庆戊午(1798年)解元,此后至嘉庆己巳(1809年)屡次会试不中,遂绝意仕途,归隐结庐,以图书金石自娱,成为清乾嘉道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印学家。他一生交游广泛,与同时代的学者及金石、书画名流交往密切,尤与阮元订为金石之交。
浙江嘉兴海盐汪俨斋、汪一山父子也是其交往的友人。汪俨斋,即汪思敬,俨斋乃其字,曾任参军(清时称宗人府、通政门、都察院及各府置的经历为参军),斋室名撷芳馆、冰霞阁,与张廷济常有诗歌唱酬。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二十五日,海盐朱锦琮(1780-1860年后)、朱葵之(1781-1851年)、汪俨斋三人泛舟竹里访张廷济,团话四日,集清仪阁唱和诗八叠韵。
朱锦琮诗中有“会来五老待重图”句,自注“未翁年七十四,汪俨斋年七十,徐籀庄年六十八,余年六十二,粟珊弟年六十一”,“未翁”即张廷济。
据此,汪俨斋应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汪一山生平不详。张廷济与汪俨斋、汪一山父子的交往见诸文字记载甚少,从嘉兴博物馆收藏的八通信札或许可窥见一些信息。札文按原件释录介绍,略作钩稽。
一.道光己丑(1829年)十一月十四日致俨斋札(一页)
尊翰暨朱殿撰信昨俱接到。朱寄及陆放翁观瘗鹤铭之刻,此弟数十年所愿见而不得者,得之欣喜无量。惜刻之下截砌作栈道,文不得全耳。续有信致谢朵山,当仍交尊处邮递也。弟近购得一,
高九寸许(不连钮算),文约有四十馀,惜大半为青绿所掩,若洗剔出显约须在明春也。近晤质夫否?便中幸语之。俨斋五兄先生,令子令孙均健。小弟张廷济顿首。道光己丑十一月十四日。
此札致汪俨斋,时在“道光己丑十一月十四日”,即1829年12月9日,时年张廷济62岁。札中“朱殿”、“朵山”,即是海盐朱昌颐(1791-1862年),字吉求,号正甫,又号朵山,道光六年(1826年)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户部员外郎。
道光二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赴云南主持科考事宜。两年后迁山西道监察御史,拔为吏科给事中,后辞官返归故里。曾讲学于杭州敷文书院,有《鹤天鲸海焚馀稿》存世。从此札中看到,朱给张寄来“陆放翁观瘗鹤铭之刻”。
“陆放翁观瘗鹤铭”,即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石刻真迹在镇江焦山浮玉岩。此题书法完全规模颜真卿《中兴颂》,刚健豪放,沉雄郁勃,是陆游传世书迹中不可多得的楷书精品之一。
当时张廷济所得“陆放翁观瘗鹤铭”拓本“文不得全”,因“刻之下截砌作栈道”,反映出当时焦山摩崖石刻的现状。虽然如此,这是张廷济“数十年所愿见而不得者”,故“得之欣喜无量”。这里透露着张廷济至少数十年间未至镇江焦山或本身未去过的信息,也反映出张廷济搜求金石古器物文之不易与艰辛。接着张廷济也以近购得一铜镜的信息告知俨斋,以所得同享。我们也可进一步窥出张廷济将收藏融入个人交游之中。
札中提及的“质夫”,生平不详。但据张廷济跋《颜鲁公祭侄文稿》:“嘉庆乙亥(1815年),始于澉水见馀清初本。庚辰(1820年)岁莫,海盐从子质夫茂才,复从上海购此见贻”①,质夫是海盐人、秀才,且是张廷济从子。
二.道光癸巳(1833年)三月十八日致俨斋札
接令友于小圃画册一、对纸一,字价银二,俟断手后寄奉。此复,即请乔梓日安。俨斋五兄先生。愚弟张廷济顿首。道光癸巳三月十八日清晨。
札致汪俨斋,写在“道光癸巳三月十八日”,即1833年5月7日,时年张廷济66岁。札记日常琐事,但札中“画册一、对纸一,字价银二,俟断手后寄奉”透露出张廷济卖字的信息,值得关注。张廷济的家庭在新篁是江南比较典型的耕贾结合的小富之家,但张廷济频繁的交游从及广泛的搜罗金石无疑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作为保障。
而张廷济自言“余性迂拙,不善治生产,而于金石遗文思之几废寝食”②,故卖字和经营古董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其曾自称“使卖字钱,吃种田饭”,可见其书法还是为时人所推崇,且求其作品者颇多。秀水于源(约1802-1851年后)曾谓:“丈所藏金石甚富,又工楷隶,乞书者门如市,近时碑版文字大半出丈手。”③马宗霍《书林记事》亦有记:“张叔未草隶独出冠时,求书者踵接,然润例甚苛,扇、对每件须银若干,如署款须称大人者,必另加银若干。
有友某富而吝,偶持联乞书,未加署款之润,张遂不属大人。”正因其润例的苛刻,亦为人所愚弄。
“一日张诣友,忽见友人仆李元者,侍友装烟,手持一扇甚精雅,友笑曰:‘汝何时制此佳扇,是何人为汝书?’仆云:‘是求张老爷书者。’友掣观之,忽谓张曰:‘君亦太自亵矣。何至贪润银乃称奴辈为大人。’张骇视之,果有某某仁兄大人字样,始知为友所弄也。”④这则材料亦印证了张廷济当时卖字的事实。
三.道光辛丑(1841年)三月十四日致俨斋札
今日得广东大捷之信,即寄上,可语黄都事、朱筠州、朱武康三好友,使皆大欢喜。俨斋少府五兄尊前。小弟张廷济启。道光辛丑三月十四清明日。
屡劳递致书句,谢谢。
此札致汪俨斋,写在“道光辛丑三月十四清明日”,即1841年4月5日,时年张廷济74岁。札中所谓“得广东大捷之信”,按时间推算,当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战事。清政府对英宣战的诏书于1841年2月9日传到广州,道光帝派其皇侄御前待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各省防兵一万七千人赴广东和英军作战。
英军于2月26日攻占虎门要塞六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随之珠江防线土崩瓦解,英军控制广州城外围,严重威胁到省城广州,广东局势愈来愈恶化。
先行抵达广州、肩负“靖逆”使命的参赞大臣杨芳,虽然很快对广州防务作了些布置,但却以更主要的精力寻求与英妥协的途径。杨芳于3月13日在《报乌涌之战及现筹攻剿等情片》奏报中对战事失败绝口不提,反而竭力歪曲,掩盖真情,说已屡败英军,唯恐其逃窜。
⑤故札中所谓“得广东大捷之信”,实非前线消息,应是来自杨芳奏报中传出的消息。在当时处境不利的阴影下,国人无不企盼捷音之至,而这个假好消息无疑令人振奋,“皆大欢喜”。这正折射出多时之秋中国文人的忧世之心。
札中提及的“黄都事、朱筠州、朱武康三好友”,“黄都事”即黄锡蕃(1761-1851年),字晋康,号椒升、时安老人,浙江嘉兴海盐人。嘉庆五年(1800年)曾以布政司都事需次至福建,任上杭县典史,数年后辞官归。
工八分,精鉴藏,金石文字收藏尤多,建“醉经楼”庋藏。“朱武康”即前提及的海盐朱葵之,字乐甫,一字桐士,号粟山,一作粟珊,又号未梅、梅叔,别号桐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拔贡,二十三年(1818年)副榜,官黄岩训导,武康、景宁教谕。博通载籍,善诗能绘,以经术授徒。“朱筠州”疑为海盐朱光昭(1774-?),字丕承,号燕庭、小髯,嘉庆间以监生官四川临邛县丞、广安州吏目。录此存考。
四.道光癸卯(1843年)五月廿五日致俨斋札
尊札至,得接读东昌太守书,适辛侄受之要回海盐,先复。到尚翁处答书随即写就,奉托俨斋先生五兄亲家大人尊前,小弟张廷济顿首,时年七十六。道光癸卯五月廿五日长至。
此札致汪俨斋,写在“道光癸卯五月廿五日长至”,即1843年6月22日,时年张廷济76岁。钤有“眉寿老人”朱文方印,并自注“眉寿老人”乃“仪征相公所赠之号”。阮元得周齐侯罍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属张廷济释读其铭文,内有“眉寿万年”,阮见张晚年眉长径寸,故贻“眉寿老人”。瑞元有记:“先生年届八旬,神采矍铄而眉长径寸,仪征相国有眉寿老人之目,且作传以贻先生。”⑥
札中“东昌太守”和“尚翁”,为同一人,乃海盐朱锦琮,字瑞芳,号尚斋,工书画,历任安徽庐江、合肥、宣城等知县,升宿州知州、瑞州知府,1843年官山东东昌府知府。有《信疑随笔》、《治经堂集》、《日次诗》等存世。
“辛侄受之”,即张辛(1811-1848年),一作张莘,原名辛有,字受之,亦为海盐人。海盐张燕昌(1738-1814年)从子,张廷济侄。究心金石考据,工篆籀铁笔,精摹泐上石,时作篆刻牙石印,古劲有韵,兼善刻竹,苍劲浑朴。曾为廷济刻印,极受称赏。
五.道光癸卯(1843年)七月一日致一山札
弟今年不曾到过海盐。六月中接得尊公书。令郎大世兄同尚翁令孙世兄到舍时带来(令表妹病,属舍弟季勤看病也。),均悉。
尊体在东昌郡,斋次百安吉,实符远念。山东多古刻,有意搜访,大不容易,随所见买之,较为便宜。大抵唐以前北朝最粗丑,字迹如造像之类则最佳耳。眉寿图齐侯,刻拓奉送。弟甚衰,聋不可言矣。一山姻世大兄先生近禧。愚弟张廷济顿首。道光癸卯七月一日。
此札致汪一山,写在“道光癸卯七月一日”,即1843年7月27日,时年张廷济76岁。钤“张廷济叔未甫”白文方印。“舍弟季勤”,即张沅(1770-1847年),字楚白,号季勤、季木,工画竹,间写山水,亦富收藏。张廷济为张镇第三子,而张沅为张镇四子。其父张镇,精医术。从“属舍弟季勤看病”,张沅继承其父的医术。张廷济曾谓:“吾弟有见识,有志气,善持家。”⑦
作为当时金石学上极具代表性人物之一的张廷济,以富藏、精鉴而著称于世。而他在长期的收藏中,也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札中所谓“山东多古刻,有意搜访,大不容易,随所见买之,较为便宜”。这种收藏经验不是凭空而来,是一种长期搜访过程中直接、真实的积累。
因张氏所见金石器物甚多,见多识广,也养成了他突出的鉴古能力。“大抵唐以前北朝最粗丑,字迹如造像之类则最佳耳”,闪烁着张氏的经验之谈和精辟之见。因此可以说,清仪阁的富藏与张廷济的精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结果。
札中“眉寿图、齐侯罍”,与阮元间有段故事。张廷济自记:“姜用乞嘉命,用祈眉寿,万年无疆,用御尔事。道光二十二年癸卯夏,承仪征阮相国师命,谨释是文。”⑧阮元得周齐侯罍,属张廷济释读其铭文,内有“眉寿万年”,阮见张晚年眉长径寸,故贻“眉寿老人”,并绘“眉寿图”泐石。
阮元有记:“先生年届八旬,神采矍铄而眉长径寸,仪征相国有眉寿老人之目,且作传以贻先生,先生绘图而泐诸石,方谓眉寿未艾。”⑨《清史列传》亦谓:张廷济“晚年眉长径寸,与仪征阮元合摹《眉寿图》泐石,传为韵事。
”⑩我们从此可看到阮元对张廷济在金石学上释古能力的肯定。而张廷济亦甚珍视仪征相公所赠“眉寿老人”之号,有“眉寿老人”之印,又绘眉寿图泐石,传拓作缘赠友。
六.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四月五日致一山札
儿子邦梁(字孟坚,号南桥)今年四十三,去年四月鼻衄甚危,至冬间似可服,原交春多病,然病不甚,三月十三日忽气喘出冷汗,一身而逝。邦梁踬乡试三,以余年老,独肩家务,不欲以米盐扰及老怀,并不欲分劳于其弟庆荣,使得一其力理举子业,似□识得孝友两字。今猝,若此此,廷济做人不好之故也。今已草草领帖八日(不过吃一日豆腐而已),承尊公见赐香烛,感谢。知吾兄与梁亦契好,因闻尚翁处之小札,弟不写及,恐触其旧感也。
去年得尚翁书,惠及好真阿胶。嗣晤尊公,知吾兄同监视煎熬,甚善。弟老状本来日增,顷以梁之事,老眼遂枯,作字益颓唐矣。今奉寄眉寿图一、宣示表一,申远意。何时假旋,念念。一山世姻大人近安。期张廷济顿首。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四月五日,时年七十九。
此札致汪一山,钤“嘉兴张廷济叔未甫”白文方印。时在“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四月五日”,即1846年4月30日,时年张廷济79岁,而长子邦梁卒于此年,年仅43岁。张廷济在札中描述了邦梁的相关事迹、病情以及过世情况。
白发人送黑发人,张廷济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以至“老眼遂枯,作字益颓”。后又作《哭邦梁儿》,诗中谓“发已封霜无可白,颜虽借酒岂能红。明知年老原应遣,其奈心伤那看空。总是我生殊不德,敢轻搔首问苍穹”。对于长子邦梁之孝行,张廷济另有赞誉:“梁儿生于嘉庆九年五月,时先君子改建里中南星中桥甫就,因名之曰梁,字孟坚。
既长,号曰南桥。余祖父母在平湖乐亨桥,墓之祠屋阅久壁欹。梁住祠中五十日,改筑坚好。其它务及土木事皆不欲费吾力,且不使分其弟庆荣之心,以冀庆荣得肆力诗文中也。”据上可知,张邦梁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卒于道光丙午(1846年),初名庆梁,字孟坚,号南桥,性孝友。
“草草领帖八日(不过吃一日豆腐而已)”,可见丧事较简朴,嘉兴习俗一般均要三天。“吃豆腐饭”,是嘉兴丧葬习俗。一般人家在丧事完毕后,设饭肴谢亲友及帮助治丧者。旧俗菜肴必备豆腐,称“吃豆腐饭”。今仍保留此风俗。
札中又提及“眉寿图”、“宣示表”,“眉寿图”见前札所述,而《宣示表》,乃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后世所传者乃为王羲之临本。南宋贾似道得藏而摹刻上石,“出廖莹中、王用和手,故勾勒精善,在《淳化》《大观》两刻上”,是宋代赫赫在目的单行法帖。
石在杭州葛岭出土后,先入寺僧之手,后曾归桐乡金德舆(1750-1800年)、仁和赵魏(1746-1825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九月,张廷济得金德舆宋纸拓藏本,有朱方蔼(1721-1786年)、赵怀玉(1747-1823年)两跋。
二十三年正月廿九,继从赵魏得贾似道原刻之石。张廷济于此曾有数跋,中有“余先获拓本,继得原石,古墨有缘,尺璧岂足宝哉!比部遗物今已散失殆尽,此幸入吾金石洞天箧中,颇不乏宋拓佳迹,并几展观,固无多让焉”,足见其之珍重。
七.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十二月三日致一山札
九月廿日后,蒙尊公过舍(笏山、云槎同来),并荷令子刻铜印赠庆荣。嗣后弟过海盐亦接见,见起居健,客怀可慰。前奉求顺煎阿胶,知承深感无似。新春言旋,渴望不一。荣儿硃卷已送高斋,今又奉到□。此复,馀详复东昌太守之小札之中。一山(侄)世姻先生尊前,愚弟张廷济顿首,时年七十九。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十二月三日。
此札致汪一山,钤有“嘉兴张廷济叔未甫”白文方印。札写在“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十二月三日”,即1847年1月19日,时年张廷济79岁。就在这一年,张廷济次子庆荣中解元,故札中言“荣儿硃卷”。而张廷济为嘉庆戊午解元,故时称“两世秋元”。张庆荣生于1806年,字大豫,号稚春,别署勿药居士,亦嗜古。
张廷济在札中还谈及一山父俨斋于九月廿日(1846年11月8日)后来新篁家中之事,同行的还有笏山、云槎。云槎即张槎,海盐城隍庙道士,工画,有斋“小瀛洲仙馆”,有《补梅山房诗稿》。笏山,即吾德涵,原名德宁,号笏山,一号芝石,亦为海盐人。
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二十二年(1817年)进士,官进贤知县。归里后,掌教江苏平江书院。书法精妙,一时碑版皆出其手。张廷济曾与吾德涵等海盐人结“续小瀛洲诗社”,活动频繁。
八.道光丁未(1847年)二月廿六日致俨斋札
椽烛、名香、巨锭惠及亡姬之灵,谢谢。属写英石铭,即缴到。俨斋先生弟张廷济顿首。道光丁未二月廿六日。
此札致汪俨斋,写在“道光丁未二月廿六日”,即1847年4月11日,时年张廷济80岁。钤有“嘉兴张廷济叔未甫”白文方印。“椽烛、名香、巨锭惠及亡姬之灵”,说明张廷济之妾亡故。张廷济妻沈淑卿,已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卒,张廷济《哭妻沈》中赞其“病犹教学字,贫不吝捐金”。
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廷济之妾王馀(海盐人,家在海盐武原镇杨家弄)亡故。当时张廷济还写了《哭妾王》诗以悼念王氏,中有“三十三年事,悲欢了一场。
剧怜穷到死,那得梦还乡”之句。此札中的亡姬,按《顺安诗草》应是秀水王氏,是张廷济排行最小的妾。王氏住郡中集街,嘉庆元年丙辰二月六日(1796年3月14日)卯时生,道光二十六年九月七日(1846年10月26日)卧疾,“奄奄百三十三日,瘠如枯骨”,于次年正月二十日(1847年3月6日)未时病故。
张廷济谓其“做人颇循道理,性俭不妄用”,并作《悼妾二绝句》,其一曰:“十六年里梦里天,无弦琴又断幺弦。凭棺赠汝一诗扇,留证来生未了缘。”
这八通信札见证了张廷济在1829年至1847年间与海盐汪俨斋、汪一山父子交往和及其生活的信息片断。从这些片断中,可看到张廷济有子邦梁和庆荣、妾王氏、四弟季勤、侄张辛、从子质夫,实际上透露出张廷济家庭的一些情况。
同时,从张廷济与海盐汪俨斋、汪一山父子交往的片断中,还出现了朱昌颐、黄锡蕃、朱葵之、朱锦琮、吾德涵、张槎等多位海盐人,一定程度上说明张廷济与海盐有缘。张廷济世居的新篁,位于嘉兴府城东南约五十里,镇地僻处一隅,就与海盐县界相交。
张廷济曾多次游历海盐,他所收藏的八块汉晋古砖就采自海盐县东之海中,并以“八砖”命“精舍”。“乾隆乙卯,廷济于海盐先后得汉晋砖,因名读书处曰‘八砖精舍’。”在张廷济的金石生活中,海盐的张燕昌(1738-1814年)、黄锡蕃、吴修(1764-1827年)、徐同柏(1775-1854年)、陆云中、王祥麟、毕梧、陈海云、姜怡亭等则是他的金石之友。
张廷济与张燕昌、徐同柏等时常一起考证金石文字,清仪阁的不少藏物就由张燕昌代购或赠殆。
而海盐朱月樵等则是经常为他收罗藏品的古董商人。张廷济早年又曾师从海盐的吴懋政(1717-1793年),学隶书则从海盐沈可均(1734-1796年)指授。
除前述提及的多位海盐人外,张廷济还与毕星海(1740-1806年)、钱本诚(1736-1821年)、吴东发(1747-1803年,吴懋政之侄)、钱以发(1766-1836年,钱本诚之子)等多位同时代的海盐人有密切的交往,时常辩学论道。
张廷济还曾撰写过41首《感逝诗》,其中九篇诗文中记载了他与吴懋政、毕星海、沈可均、钱本诚、吴东发、钱以发、钱顺甫、张燕昌、郭丹墀(吴懋政之外孙)九位海盐人的交往。张廷济又与海盐的杨埰、朱锦琮、朱葵之、沈清泰、吾笏山、黄锡蕃、张开福(张燕昌之子)、蔚然、张谦等人结“续小瀛洲诗社”,活动频繁。
这八通信札是张廷济62岁至80岁间以行楷所写,老辣朴厚,沉着飞动。张廷济四体皆工,尤精行楷。初规摹钟王,50岁后出入颜欧间,晚年兼法米芾。作为金石学家,其书风又不免带有金石意趣。张宗祥曾如此说:“金石之家之字,劲而朴,拙而古,张叔未是已。
叔未中年以前得力渤海,后究金石竟变其体,自成一家。”从这些信札中可看到,他将带有金石味的行楷用于日常书写之中,以至所写的字体上大小错落,而这正是张廷济行楷的特色。这种大小错落主要源于商周钟鼎铭文,可以说金石学对其的影响甚深。
沙孟海曾评价道:“他的行楷有种特点,即一行之中,字形忽大忽小,笔画忽粗忽细,而且大小粗细的‘比’,足足有一比二甚至一比三的质量,这是别人没有的情形。”而成此面目,乃常人无此大力。故这八通日常书写的信札,随意真挚,给人厚重饱满又带有朴实的自然之感。
注释:
①(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颜鲁公祭侄文稿(馀清斋本)》。《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第13948页。
②(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魏黄初残碑》。《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第13913页。
③⑦嘉兴市档案局(馆),嘉兴市档案学会编《竹里诗萃》第三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323、352、431页。
④马宗霍《书林记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332页。
⑤《参赞大臣杨芳奏报乌涌之战及现筹攻剿等情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3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28页。
⑥⑨张廷济《顺安诗草》,道光二十八年夏日刻本,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740页。
⑧(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周齐侯罍》。《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第13889页。
⑩见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19册,卷七十三·文苑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5987页。
(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贾刻宣示表》。《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第13931、13930页。
转引自张企巍编著《嘉兴张廷济史料集》,嘉兴吴越电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第112、113、133页。
(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汉永宁元年砖》。《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6月,第13961页。
张宗祥《书法源流论》。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论集》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665页。
沙孟海《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7月,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