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书法作品欣赏 《陈振濂的书法史学课》再版前言

2019-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法史和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大学基本课程来实施,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改革开放以前的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招收书法本科生,本来在陆维钊先生的计划中,是有"书法史"课的,讲古代的书法作品和书家.而对于书法理论,也列过一个"书论选读"的名目.但政治运动的风雨浮沉骤起,别说系统性讲这些课,连在课堂里练字,都是在培养资本主义苗子,会遭到无情批判.陈振濂书法作品欣赏 <陈振濂的书法史学课>再版前言而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生产劳动和思想改造,才是具有革命态度的.可以

书法史和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大学基本课程来实施,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改革开放以前的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招收书法本科生,本来在陆维钊先生的计划中,是有"书法史"课的,讲古代的书法作品和书家。而对于书法理论,也列过一个"书论选读"的名目。但政治运动的风雨浮沉骤起,别说系统性讲这些课,连在课堂里练字,都是在培养资本主义苗子,会遭到无情批判。

陈振濂书法作品欣赏 《陈振濂的书法史学课》再版前言

而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生产劳动和思想改造,才是具有革命态度的、可以被允许的。因此,课堂教育不过实施了一个学期4个月,教学计划的初步展开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有精力去讲什么"书法史"课。

陈振濂书法作品欣赏 《陈振濂的书法史学课》再版前言

教师人心惶惶,不知什么时候会遭不测。学生都是红卫兵造反队,不但没心思练字学书法,还要"停课闹革命",根本不屑于什么"书法史"知识。如果有人好心告知,还会被反噬而遭大难。

浙江美术学院新时期记录在案的书法本科教育从1985年开始,我担任班主任,当然是百废待兴,希望走向正规;之前也有个别的书法进修班,但大抵是业余思维,在院校里稍作提高而已;校方既无严格的教务规范制约,教师也是凭经验教到哪就是哪。

陈振濂书法作品欣赏 《陈振濂的书法史学课》再版前言

但一旦四年制书法篆刻专业大学生班招起来了,当然就有责任问题了,我自己也会要求规范起来。即使教务处和国画系没有明确要求,但想想要在美院全日制上四年课,每天朝夕面对,总不见得每天只练颜真卿、王羲之吧?于是,就要先设置一系列课程,以使四年大学书法生涯不那么无聊。

"中国书法史"课程的开设,最初并没有多少学术上的理由和动力;说来惭愧,实在是因为不能唱空城计,先填满教学时间能不出空白再说。

但第一届书法本科生当时只有7人,幸好后来又办了进修生班约有20多人,讲理论大课时在大教室里济济一堂,煞是好看。自然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书法家们都是实践派,没有人肯去上这种又累人又耗神还要充分备课读很多参考书而且还不能讲错的书法史课。

我当时年少气盛,又是班主任,责任在身,于是大包大揽,说全学期的理论课都我来吧?当时也没人争没人抢,自己扛呗。于是,先有了《中国书法史》课,后来又有了《书法美学》课。

但一年级是《中国书法史》,主要是普及书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而三年级才是《书法美学》课,因为美学课是概念套概念、逻辑套逻辑,大三的学生相对思维成熟易于入门。那么二年级上什么理论课呢?自然就想到了还应该有《中国书法批评史》课程。

创作实践史和理论批评史,这是双翼并举,正得其所。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书法本科教育如凤毛麟角,极其少见;而在罕见的几所本科院校中,能有《中国书法史》课(哪怕是最简约的常识介绍)也是十不有一,至于《书法批评史》作为课程,花一个学年讲授,则是浙江美院独有而为他处所未有的,亦如上所述,《书法美学》当时也是浙美书法专业课程教学的独一份。

两个学年下来,构成了《书法发展史》和《书法批评史》两部课程内容。每逢我上课时,学生必做录音,然后听一句记一句,那时没有速记服务,只能死听死记,整理出来的文字初稿,再由我根据当时的讲课提纲作规范篇幅、段落、标题及每一行语句通顺、清晰扼要的技术处理。

增减补删,标出并核对引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部《书法史学教程》。讲书法史的人应该不少,写书法史的也有一些;但像我们当年,在本科专业理论课中,把《中国书法批评史》独立出来单独讲授,在全国应该是开风气之先的。

而更把《中国书法发展史》和《中国书法批评史》并列,作为一个既有分科意识又重视宏观整体的"书法史教学板块"来建设,强调创作与理论、实践与批评互为映照、互作启引,这样的做法,更是首开全国风气之先、建立科班教学框架、展现学院派独特风范的新做法。

这部《史学教程》除了横跨创作和理论、实践和批评两个领域,从而成了当时书法史教学中具有首创性、领先价值、特别是以实施综合"双轨"式书法史文本这一大特色之外;另一大特色,则是它对讲课特色和现场感的保存。教材不是学术著作。

学术研究主张论证严密周全,不出纰漏,一论十证;而讲课却为了眉目清晰,需要提纲挈领,突出要点,以求令学生印象深刻,于是构成了"文语思维"和"口语思维"的不同。此外,即使是白话文时代,写作的文本是文语,讲课的口述是口语,但过去我们为教师授课口头表达而服务的许多教材的编写,因为要印刷成书,也都把它当作"文语"(即书面语)来进行,一遇口语表述觉得不正规亦多取删除之改写之。

而在这部《史学教程》中,无论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批评史》,因为是取之于课堂讲授的录音整理,有意识地表现为"口语"化的行文基调,保留许多问答式文字和聆听的现场感;更保留一种课堂讲解、口述对谈的浓郁氛围。

追求一种宽松而不懈怠,与读者思绪流动同步推进的基调。这样的阅读,肯定是不费劲的、非常流畅而有云卷云舒的自然状态的。

本课程在推介"中国书法发展史"时,开宗明义的"导论"即提出要建立书法史观。其后从第一"文字起源"到第十四章"清代书法诠释的独特性",每一朝代都点出其时代发展特征:比如殷商甲骨文是"空间构筑"、两汉是"庶民化"、三国是"审美自觉"、南北朝是"碑"与"帖"、元代是"复古"、清代是"诠释"……又在讲解《中国书法批评史》时,开宗明义的[导论]是批评史的意义与方法,其后从第一章"六艺"、"六书"、字学开始,以下是汉晋书赋、魏晋南北朝的"品""评"、唐代书学专论和论书诗、宋代书论随笔、元代的法度规则要求、明代的激切批评、清代特别关注流派意识……在浩繁的古代书法现象和书学理论文献中,不断提取出最醒目的"关键词"以求一目了然。

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从而与平铺直叙面面俱到的一般史学教程、更与以介绍知识的书法史教学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在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课堂教学实施时、在1997年即教学实施十年之后的这部教材出版时,它都可以说是拥有先进的书法史教学理念的。直至今天,这种具有显著先进性的、超前又系统的教学特征,仍然不失其魅力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