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对票房 水土不服的《天生不对》 评价和票房双双失利

2019-04-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香港导演来内地捞金,经常会不受待见.<天生不对>导演谷德昭就是其中一位.纵观前几年的几位香港导演的作品:王家卫的爱情喜剧<摆渡人>.刘镇伟的<越光宝盒>.王晶的<降魔传>的票房都不是很理想,而这几位导演的其他作品却仍然是受市场和观众欢迎的--王家卫的主流文艺电影,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翻版,王晶的<澳门风云>三部曲都赚得盆满钵满.天生不对票房 水土不服的<天生不对> 评价和票房双双失利那么为什么这些作品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香港导演来内地捞金,经常会不受待见。

《天生不对》导演谷德昭就是其中一位。纵观前几年的几位香港导演的作品:王家卫的爱情喜剧《摆渡人》、刘镇伟的《越光宝盒》、王晶的《降魔传》的票房都不是很理想,而这几位导演的其他作品却仍然是受市场和观众欢迎的——王家卫的主流文艺电影,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翻版,王晶的《澳门风云》三部曲都赚得盆满钵满。

天生不对票房 水土不服的《天生不对》 评价和票房双双失利

那么为什么这些作品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而前面提到那三部作品市场被否定了呢?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三观不符。这三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启用了两岸三地的一二线明星,在《摆渡人》里,不仅仅有老戏骨,还有小鲜肉;在《降魔传》里不仅仅有罗家英的倾情演出,还有大陆的张雨绮和郑恺领衔主演。

天生不对票房 水土不服的《天生不对》 评价和票房双双失利

如果从大方面来看的话,这是一种向市场的妥协——美国超级英雄系列电影里也有过中国人的面孔——它们集齐了数国演员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获得一笔不错的利润。显然这里的《摆渡人》和《降魔传》也是如此。

但是这样真的能够达到制片方的目的吗?

我觉得不能。拿《降魔传》来说,电影故事的内核仍然是王晶的思想,而故事概念则更加偏向于港式的快节奏和无厘头,所以最后展现出来的效果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大陆演员的角色定位让这场视听盛宴变得古怪起来。

就像鞋子不合脚,你还偏偏要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这种削足适履的态度显然让影片的观赏性大大降低——人们是来看一场港式导演讲的港式电影的,而不是看一场闹剧的。

再看《天生不对》——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地点并没有提及,所以故事概念只是建立在“风水”这个字眼上的。像是《澳门风云》这样的影片定位的地点很明确,就是澳门,而领衔主演的演员周润发之前就曾拍过类似类型的影片,所以周润发对这部电影的市场票房来说就是一个无形的保障,并且因为主演仍然是香港演员,所以虽然配角同样来自不同地域,但是故事整体的港式色彩并没有因此被破坏。

而《天生不对》呢?算得上一个大杂烩了。

港式的叙事手法加上国产风格的故事概念以及宝岛版的领衔主演混杂在一起,就让人觉得非常别扭,但是如果你不仔细对比其他同类影片的话,是很难说出为什么会感觉别扭的——它确实不好看,但是它不好看的原因在哪呢,该怎么改变这类电影的尴尬处境呢?

其实,从那些成功电影的身上去学习一些东西,就足够改变这类电影的处境了。

我在上面提到了那些在票房上赚取巨额利润的电影——它们的主题和风格是很明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引导这类风格和主题以及推进故事和人物发展的动机是清晰和明确的,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喜剧电影《万万没想到》——引导这部电影风格和主题的就是电影中的主角王大锤——一个具有鲜明国产特色的主角,而电影故事则恰恰就是这类风格,相应的主角和风格匹配,就能够造就出彩的情绪感染力。

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影响着电影的票房呢?

一般来言,影响一部电影票房的主要原因,就是看这部电影好不好看。但是如果放在一个大环境下来看这类喜剧电影的话,这个主要原因就会因此改变——你会发现,电影故事的好坏,其实并不是票房的核心。关键点在于演员的阵容和导演是谁——观众决定去看一部电影,会在脑海中自然而然产生三个层次的优先级别:

第一优先级:导演、制作团队、演员阵容的配置第二优先级:电影类型、故事的宽容度(这个故事需要足够简单、具体、明确)第三优先级:故事好不好看

除开上映日期是周末或工作日这类额外因素的话,影响观众去观看一部电影的主要因素就包括了以上几种,并且优先级是依次向下的,在第一优先级里面的电影有《万万没想到》、《美人鱼》等;而在第二优先级里的电影则有《战狼》系列、《天才枪手》等;处于第三优先级的电影则直接与电影故事本身相关了。

一般处于第一、二优先级中的电影,如果电影故事本身确实不错的话,将会对潜在观众(那些将这部电影放置在低优先级中的观众)产生口碑效应,口碑效应将促使电影进入一次或多次的票房发酵引发的热潮中,像是《战狼2》这类的电影,即使是在电影的后期,口碑发力仍很明显的推动着票房的提升。

《天生不对》的类型仍然是观众们所喜好的喜剧类型,同时又有薛凯琪和周渝民领衔主演,即使是电影的风格和故事不匹配,那么至少这部电影在普通观众的影单里,应该算得上是第一优先级的电影了,但是为什么最终这部电影的票房惨淡呢?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影本身的故事概念不行,提到《天生不对》的故事概念,首先想到就是电影中的无厘头风格。

无厘头风格的建置在电影中并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况且作为一部小成本喜剧电影来说,这部电影在制作上完全不能和同档期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比。其次虽然电影在演员阵容上达到了第一优先级,但是相比于其他成熟作品来说,这部作品的故事概念太过于刁钻。

启用风水玄学的方式其实是一步险棋,在所有喜剧作品中,只有奇幻喜剧的宽容度是最低的,像这样一个以风水为主题的喜剧电影,是很难获得观众的高宽容度的。

如果这部电影选择的类型是奇幻类型,而将风水作为故事主线的一个引线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数字——08年上映的电影《十全九美》就是一个例子,在当年通过小成本的投入获得了近四千九百万的票房成绩,拔得当年小成本票房头筹,原因就是因为电影好看,故事简单,立意明确,并且属于奇幻题材——这样的一部电影得到如此的票房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有人强调故事的新颖度和无厘头风格的没落是造成这类低成本喜剧电影亏损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我比较认同,但是其实基本上来说,早期的无厘头风格放到如今的时代里显然已经不适合了,我在讲电影《羞羞的铁拳》的时候,提到无厘头风格终结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在国内又火了起来,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生活的迷失和情感的迷失达到了最高点——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慰藉来填充内心的迷失,而无厘头的出现,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慰藉。

但是,无厘头风格消失了吗?

我想并没有,《万万没想到》和《羞羞的铁拳》票房上的成功在提醒我们无厘头风格也需要更新换代。一般来言,风格电影是最能表现一个时代特征的介质,像是超现实风格的《一条安达鲁狗》放在特定的年代就具有特定的意味,而像《广岛之恋》这样的意识流风格影片,描述的也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人群的爱情和生活——所以港式无厘头风格的出现和衰落,其实是可以预知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无厘头风格的消失,而是在证明一种新式的无厘头风格正在产生。

快节奏、单一风格、多视角的喜剧特色也正在逐渐成型——这一点在国外的微电影里以及国内相应的戏剧作品(如《万万没想到》、《大力金刚》等)中,都有体现,而最终他们能否成为一种代表时代的风格作品,我想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答案。

下一篇文章里,我将通过一部老片《天生一对》来拆解一下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整体结构和剧情套路,来探究如何来让电影更好的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