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生平 墨竹作品
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4岁丧母,30岁丧父。康熙五十五年(24岁)秀才,雍正十年(40岁)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乾隆七年任范县令、乾隆十一年调任维县令,十七年底去官,十八年春回扬州,一生中经历了卖画扬州——从政——再卖画扬州的曲折道路。乾隆三十年卒。他是扬州八怪中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勇于革新创造的书画家,“道着民间痛痒”的文学家,“得志加泽于民”的清宦。艺术大师徐悲鸿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题板桥《兰竹石图》轴诗塘,无锡市博物馆藏)
二、郑板桥的绘画 在对郑板桥的研究与作品的收藏中,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是郑板桥书画真伪问题。据今人著录书画目及出版书画册初步统计,其作品流传下来,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部门及私人收藏的有100余家600余幅作品,但其中赝品不少。
许多学者,因为本身不会写字画画,故对他的作品特点掌握不准,真伪难辨,优劣不分,在他们的著作插图中即刊有赝品。一些收藏者想到书画拍卖会上购买板桥作品,但总是生怕花了很多钱,买回来一幅假字或假画。
因此,提高人们对书画艺术鉴赏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主要谈谈郑板桥绘画的真伪问题。 (一) 正确掌握郑板桥绘画风格特点,是辨别其绘画真伪的主要依据。
郑板桥绘画以兰竹石为主要描绘对象,擅长水墨,极少设色。 他为何爱画兰竹石?因为兰竹石有幽香、节操、骨气之自然属性,与他的人格、精神、情操相合,最能借以表现他的理想,抒发其胸中逸气情感。
他的兰竹石画,从传统中来,从生活中来,通过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
1、画竹
他说自己画竹是“无所师承”,其实是无一定师承、不泥古法而已。从题画诗文得知他学习过李夫人、苏轼、文同、吴镇、徐渭、高其佩、石涛、禹之鼎、尚渔庄等人。
强调“师造物”,在家乡住处和衙斋处种了许多竹子,“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爱竹成癖,“非惟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由于他熟悉、了解不同季节、时辰竹的生长规律和各种形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发现与捕捉到竹子千姿百态的美的形象,因此,他画竹时,能够“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我们从他存世的许多作品看,其竹子的章法、造型无一雷同。所创造的竹子也不与人同,自称“郑竹”。“冗繁削尽留清瘦”,所谓“一竿瘦”,名曰“细竹”,细而不弱,坚韧挺拔,富有弹性,“如抽碧玉,如清琅玕”,具有“清癯雅脱”之美。
常常是“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以少胜多,画中有画,画外有画。随手画节,多不点节,添出主枝,省去大量小枝,虽笔断而意连。
叶少而突出竹子“劲节”,叶肥以加强竹子的青翠感。打破竹家所忌,画竹为桃、柳叶,而“不失竹意”。浓淡相宜,干湿并兼,中侧锋兼用之。以书入画,竹中瘦叶以黄庭坚“飘洒而瘦”的书法笔法写之;竹中肥叶以苏轼“短悍而肥”的书法写之。 2、画兰
学苏轼、郑所南、陈古白、僧白丁、石涛、颜尊五、陈松亭。是有选择地学。 主要学陈古白、颜尊五、陈松亭秀劲一路。
郑所南画兰好画根,板桥表示“不作此激烈语”。郑所南画兰不画荆棘,谓是纯君子绝无小人,板桥未学之。苏轼画兰常带荆棘,谓惟君子能容小人,板桥学之。
石涛画兰“过纵”,板桥亦不学。 他很少画盆中之兰,而多写山中之兰。认为山中之兰“春夏之气居多耳”。有“春夏之气”者必有“香气”,板桥画山中之兰,力图追求的就是所谓“郑家香”。
他笔下的兰花叶短而力,花劲而逸,叶暖花酣气候浓,一片茂盛之状,正是“数尺之箭,数月之花,有数十里之香”的“春夏之气”。 在画法上的特点:叶尚古健,不尚转折,用笔直来直去,却逐步顿挫,留得住笔,否则便直率无余味,叶转处用笔蹲,体劲而用腕,写花雄浑挺拔。
3、画石
学倪云林、万个。云林画石先用侧锋勾轮廓,再反复皴擦,不用染,这是不同于黄公望的地方。板桥取云林侧锋用笔,以白描写意手法写出坚硬之瘦石轮廓,不施渲染,但不作反复皴擦,而石之圭角之云林更加明显;又取万个数笔皴,但不用披麻皴,而用北宗斧劈皴,又取苏轼丑石之势,熔铸成郑家之石。
历代画家画石多画太湖石(柔曲圆润、玲珑剔透。以苏州洞庭山出产品质量优良)。而板桥则画黄石(以常州黄山、苏州尧峰山、镇江圌山为著名产地。扬州个园秋山、上海豫园大假山、苏州耦园假山,乃以黄石叠山之佳例),黄石雄浑朴茂,秀峭崚嶒,板桥曾题画石云: 扫净浮云洗净烟,为君移至案头前。
吃烟莫漫来敲火,峭角圆时最可嫌。
他爱画黄石,也许更能借此抒发其胸次吧。 他画石一般不点苔,“惧其浊吾画气”,但有时也偶作点苔,所谓“从来不作苔花点,今日微添一两斑”。
板桥绘画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具有力的美。掌握以上画竹、兰、石之基本特征,成为我们识别板桥绘画真伪的主要依据。
4、书法与用印 板桥每画必题,每题必诗,是通过其书法表现出来的。其书法成就很高,也必须加以了解。 上海博物馆编有《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有郑板桥常用印95方,可作为鉴定其绘画真伪的参考。
(二)通过比较辨别板桥绘画之真伪 如果能掌握板桥绘画风格特点,就能认识板桥作品真迹,以真迹为依据,通过比较,发现疑点,加以分析,自然得出真伪之结论。
其伪作有代笔、摹本、伪造多种。
1、代笔 板桥成名之后,求书画者益增,应酬不暇,使他大伤脑筋,在《范县署中寄四弟墨》信中说: 近时求书画者,较往年更增数倍,都属同年同寅及巨绅,大抵携赠物而来,势不得不于为之一挥。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不习画,则今日可减一半麻烦。 于潍县署中,《复同寅朱湘波》信中说: 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只好令其弟子代笔,以了“万千债负”。
谭子犹代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谭氏为其书画代笔,因为是仿作,定有板桥真迹作依据,钤上板桥用印,题画内容也当是板桥的,这种假中有真之作,数量一定是相当可观的。
《郑板桥画选》中影印的一幅板桥《墨竹》轴(题画首句:“年年种竹广陵城”)、《兰石图》轴(题画首句:“山中觅觅复寻寻”)从兰竹石的笔力与题款的字迹看,也系谭氏代笔之作。 为其代笔的,还有他的一位大弟子刘敬尹,兴化人,号荔园,善书画,从学于板桥,“颇得其秘”,“肖亦酷”。
宣统元年(1909)世界名人书画社影印《郑板桥书画》册(八开),其中《梅》,款署:“敬尹”,《兰》、《虾》、《菊》均款署:“板桥”;书法二幅皆款署:“板桥郑燮”,一幅款署:“荔园道人临”,一幅款署:“竹轩”。
从书画整个风貌考察,皆出刘敬尹一人之手,水平不在谭子犹之下,观其气息,不免有拘束之感。
2、摹本
1997年在上海朵云轩主办的一次秋季书画拍卖会上,有一幅署名板桥的《兰竹石图》条幅,纸本,水墨,188.5厘米× 51.3厘米,右侧自题七绝一首:“兰竹芳馨不等闲,同根并蒂好相攀,百年兄弟开怀抱,莫谓分居彼此山。
”款署:“诞敖大兄一笑并为诸郎君朂之。七十老人板桥郑燮。”钤印二:“郑燮之印”、“爽鸠氏之官”,左下方钤印一:“歌吹古扬州”。这是一幅钩摹本,真迹在南京博物院(《扬州画派书画全集?郑燮》影印),系《兰竹松石》四条屏之一,其章法、用笔、题款位置、内容全同,左下方钤印一:“橄榄轩”。
摹本轮阔稍露,有重笔痕迹,用笔单薄,局部造型略异,书法全是钩填,缺少虚实感,虽乱真而略逊一筹。 日本?贝冢茂树先生收藏板桥的一幅《兰竹石图》条幅,纸本,水墨,197.
7厘米×51.3厘米。(钤木敬主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四卷JP42—019影印)也是一幅同样的钩摹本,兰花叶的画法缺少蹲笔。
水平不及朵云轩拍卖的一幅。 3、伪造 板桥存世的赝品中,有水平较高者,有较低者。
较高者多为板桥弟子所造。 板桥去世之后,谭子犹便成了造板桥字画的“大王”,子久恒庆《题谭子犹竹石图》轴云: 至板桥仙去,一字一画,世人珍之。
而谭氏所作,外来字画商人,亦不能辩其真伪,每以重价购去,谭氏子孙因以小康。 于源普亦题云: 谭云龙,字子犹,乾隆时木工也。
能仿邑侯郑板桥先生字画,款式印章均伪托逼肖。 谭子犹一生作画多署板桥款,在板桥世后的28年,谭氏尚在。
其间伪造板桥之作不下万幅,书画、题款、印章、“均伪托逼肖”。除谭氏之外,板桥其他弟子及学板桥者伪造板桥之作也不在少数。刘敬尹在板桥生前为之代笔,不能排除在板桥死后造其伪作。 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卷十八著录了板桥《墨竹》四条屏。
其四款署:“乾隆五十八年癸丑暮春,画于西湖草堂,郑燮。”乾隆五十八年,板桥已去世28年,显然是一件手段拙劣的伪作。
著录者的鉴赏水平也实在太差了。 那些低水平的伪造者,不仅画差字亦差。相比之下,伪造板桥的画容易一些,而伪造板桥的字就难得多了。因为没有真、草、隶、篆的深厚基本功夫,是写不好板桥体的,当然也造不好板桥画的。
因此存世的不少板桥假画,看上去尚能骗骗一般人,但见到画上低劣的题字,一般人也能议论其真伪。题画内容大都有依据,以示其“真实性”。 清中叶之后,板桥书画赝品在社会上泛滥成灾,这在清人的著作中多有记载。
张大镛《自怡悦斋书画录?郑板桥墨竹》卷七云: 近日板桥赝本,不计其数。
此是真迹,颇有生动之趣。 桂馥《丁亥烬一遗录?郑板桥兰竹巨册》卷三云: 惟先生书画,赝作颇多。
并有墨刻对联,无不飞扬跋扈,丑怪百出,见之欲呕。 先生有言,后世有假我书画者,吾当作厉鬼击之。作赝家竟尔胆大,可发一笑。 又《丁亥烬一遗录?竹石吊轴》卷三云: 数十年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
邵松年《古缘萃录?郑板桥楷书轴》卷十三亦云: 板桥先生书画风流倜傥,豪迈多姿,而伪迹最多。
余收得书画两轴,楹帖一幅,皆属真迹。 这种赝品流传,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多得吓人。
无锡一收藏家薛处在他收藏的板桥《兰竹石图》轴诗塘中题云: 板桥先生前朝入耳,犹难见其真迹,是故论画当以目睹真品为准,若远指古人不独欺人,实自欺耳。
三年以来,见得赝品四百幅,真者二幅,可见觅求真迹之难矣,何必远求宋元以上,耳目所不及者哉! 板桥书画赝品,不仅流传于民间,即使当今国内外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一些所谓鉴定家及研究者,也认假为真,致使珷玞乱玉、鱼目混珠者屡见不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扬州画派书画全集?郑燮》收录了中国大陆31家博物馆的299幅书画作品,其中赝品有22幅。
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竹石图》轴,纸本,水墨。60.9厘米×35.9厘米。竹叶画法一头秃一头尖,非桃柳叶状,竹叶多呈平行状;石头外轮廓线用笔嫩,力度少,未作斧劈皴;题画之字体结构不对;右下角钤一印“七品官耳”系仿高风翰所刻。
整个画面拘泥、硬滞而无生韵。 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的《郑板桥书画选》所选海内外56幅书画作品中,赝品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日本出版的《中国绘画总合图录》,收集中国台北、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板桥绘画作品39幅,其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赝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墨竹》屏风,纸本,水墨,119.
3厘米×236.2厘米,作巨幅石及丛竹;右下有“余家有茅屋数间”之长题,款署“乾隆十八年三月之望板桥郑燮画并题”。被影印于日本出版的许多画集中,题款也当作书法艺术作品编入书道全集。
其实这是一件艺术水平不高的伪作。画幅虽大,却感到没有东西。远看失其势,近看失其质。竹枝间穿插单调,竹竿缺少挺拔之致,竹叶繁琐、杂乱、无章;石骨软滞,线条平行呆板;题款字矫揉造作,虽略形似而神釆不足。
整个画面无统一变化之美,更无板桥画风之特质。再说大段之题跋,乃仿六分半书,但未学好。框架结构不准确,略得其形似,缺乏神似。特别是长笔画,其摆宕之势、蹲笔把握不住,这是最难把握的,表现得做作,很不自然,一看便识出其造假之破绽。用印三方均仿刻,与真迹相去甚远,特别是“七品官耳”惟用白文方印,从未有朱文。
在中国人的眼里,所渭名书名画即名人所作的字画。只要是名人所作的字画,不管作的如何,一律视为名字名画。许多人爱收藏郑板桥的书画,决不是因为怎样懂得其中的真伪优劣,而是仰慕板桥是位名人,知道他的书画如何的值钱,板桥在成名前与成名后所买的画价格就不大一样。
一些仿效郑板桥书画者,即使仿效得“逼肖”、“乱真”,如果题上仿效者的名字,就很少有人问津;一旦落上板桥的假款,钤上板桥的假印,就很快转入画商之手,被人当成真迹,以高价购藏。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隐名埋姓,制造板桥赝品的原由所在。至今仍有一些人专靠制造此类赝品而成了暴发户。
(此文为作者在中国潍坊“首届海峡两岸郑板桥文化研讨会”上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