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邮票上的柳亚子故事

2018-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与柳亚子关联起来的是邮票上的鲁迅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话源自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1]该诗在收入<集外集>[2]时,鲁迅题为<自嘲>,并把诗中的"旧帽"改为"破帽",&

与柳亚子关联起来的是邮票上的鲁迅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话源自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1]该诗在收入《集外集》[2]时,鲁迅题为《自嘲》,并把诗中的“旧帽”改为“破帽”,“破船”改为“漏船”。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邮票上的柳亚子故事

 鲁迅为柳亚子书《自嘲》诗

诗跋中的“达夫赏饭”,说的是在此之前的10月5日,郁达夫(1896-1945)夫妇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夫妇,请鲁迅作陪,同席的有柳亚子夫妇及林微音(《鲁迅手稿全集·日记第七册》第152页)。关于这次饭局,后来郁达夫、柳亚子、王映霞(郁达夫妻子)及陈碧岑(郁华妻子)等都曾有过一些忆述,但席上到底谈了些什么,促成了(“闲人”)鲁迅写作此(“打油”)诗的,却都语焉不详。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邮票上的柳亚子故事

特别是对于邮票中的两句更是众说纷纭,有说它是从清人《北江诗话》中的“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到“酒酣冷对千夫指,饭饱甘为孺子牛”慢慢演绎而来[3]。不过这毕竟只是后人凭想象编故事,当不得真的。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邮票上的柳亚子故事

也有人将此与同年早些时候出版的《三闲集》关联起来,最后得出“‘孺子’的原意理解为海婴,把‘千夫’的原意理解为众多曾和鲁迅处于对立地位的人”[4]。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正是该两句诗,能够在1966年12月31日发行“纪122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邮票时,再次被选为第三枚邮票(3-3)主题的原因吧。

 纪122(3-3) 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

然后真正将谜团解开的,是魏殷的《“孺子牛”的初笔》(1956年12月6日《新民晚报》),文中在写到“达夫赏饭”时说:

“魏殷”者“微音”也,即林微音(1899-1982),就是“达夫赏饭”时在场的人之一,三十多岁时的场景在五十多岁时回忆,应该还是可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其实是鲁迅写于1932年10月4日。

再来看看柳亚子对鲁迅《自嘲》诗的印象。他在1945年写的《鲁迅先生九周年祭》中,误记1928年由北新书局李小峰夫妇请客,他和鲁迅都应邀。他“请鲁迅写了一字幅,内容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首七律诗吧”[5]。

同年他又写《鲁迅先生的旧诗》一文,其中说:“这一首诗的全文,鲁迅先生曾经写在宣纸上送给我,现在还在我沪寓保留着,是已经裱好了的。据鲁迅先生的老友许寿裳先生说,这首诗是鲁迅先生为了给我写字而特地做起来的。这话倘然确实,那么对于我真是无上的光荣了。”(《柳亚子自述续编 1887-1958》第229-230页)看来,柳亚子对那天“达夫赏饭”时鲁迅的“打油”印象并不是太深。

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第二件与柳亚子有关联的邮品,是1967年发行的“文7毛主席诗词”邮票中的第4枚(14-4),它的主图是毛泽东《沁园春·雪》墨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

 文7(14-4)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根据毛泽东自己的说法,这首词是写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7],也就是红一方面军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陕西省西部的时候。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由延安飞抵重庆。8月30日,柳亚子到曾家岩中共办事处拜访毛泽东,面呈了《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之后毛、柳又多次见面,作推心置腹的交谈,柳亚子大多会以充满激情的诗作记之,如《毛主席招谈于红岩嘴办事处,归后有作,兼简恩来、若飞》(10月2日)、《得毛主席书感赋二首》(10月6日)及《赋赠毛主席》(10月7日)等等。

诗信唱和中的毛泽东,在10月4日、7日给柳亚子各回了一信,第一封信中以“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的高度评价,让柳亚子感动得连写两诗;第二封信中提到:“目前发表文章、谈话,仍显过早。

……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由此可知在毛、柳诗信唱和中应该存在柳亚子主动向毛泽东“索句”一节的,这一点在柳亚子10月中旬写《沁园春·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的后记中点明了:“余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阕”;毛泽东1949年4月29日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时也用一句“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诗词全编考释》第206-211页)给予了回答。

 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无落款)

这首词书于印有“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字样的信笺上,毛泽东没有题上下款、也没有署名和印章。于是柳亚子在毛泽东即将离渝的前夕,自带纪念册请毛泽东再行题写一遍。当毛泽东题上“亚子先生教正”并署上“毛泽东”后,“他请毛主席盖章,主席说‘没有。

’亚老便许诺:‘我送你一对。’亚老回到寓所急找家兄美成(曹立庵之兄——笔者按),转告我为主席治印。……连夜赶刻出来两枚印章:一方为白文‘毛泽东印’,一方为朱文‘润之’,由亚老转呈毛主席。”[8]这样就有了后人看到的钦有双印的《沁园春·雪》墨宝。

曹立庵为毛泽东治印

柳亚子在反复吟咏《沁园春·雪》[9]后,诗兴激昂,于10月中旬写下了一首和词:“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并连同毛泽东的两幅手迹悄悄向画家尹瘦石展示。出于对毛泽东的崇敬,尹向柳索求毛词手迹,柳略略沉思,便将无落款版慷慨赠与,并欣然写下跋文一篇:

 尹瘦石速写的毛泽东画像(1945.10.5)

柳亚子的和词1945年11月11日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上,毛泽东读后在次年1月28日给柳亚子的信中,借用上年10月2日柳诗中的“心上温馨生感激,归来絮语告山妻”[10]一句,以表示他心中的喜悦与感激之情。

原词则于11月14日在重庆《新民报晚刊·西方夜谭》以《毛词·沁园春》为题首次刊发,并由黄苗子在后面加了编者按:“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氏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因编辑吴祖光是借搜集到的三个手抄本拼凑起来的,与毛泽东写给柳亚子的手迹相比,有九句十二字的失误也就不作为怪了。

两份手迹的流传情况又怎样呢?尹瘦石获得那幅墨迹后当作至宝,随身携带至晋察冀解放区,并在张家口一次书画展中展出。1950年2月,萧三编印《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时,这张咏雪词墨迹照片就被作为插页收入。

而写在纪念册上的第二幅咏雪词墨迹,由《文汇报》附刊于1951年1月8日刊出的,其下刊出加了标点的该词,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忠于原作的版本。之后的31日,柳亚子又在同一报纸发表了《关于毛泽东咏雪词的考证》一文,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说了咏雪词的来历,以及两份手迹的保存、流传的情况。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中国人民邮政还没有专门为柳亚子先生发行的带有邮资凭证的邮品。借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对此能引起重视,希望尽快发行以柳亚子的诗词、书法,或故居、纪念馆,或有关联的历史建筑(如上海通志馆旧址)、历史史料(如南社)等等为题材,发行诸如邮票、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等等形式多样的邮品,以方便宣传与纪念,也能对得起这位“写字,写信,弄邮票”(《柳亚子自述》第354页)的伟大革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