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材料 材料作文:被扼杀的童心
(材料)画家和他的孙女婷画了一棵树。画家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画家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他没话说了。
婷画了一匹马。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马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马有翅膀吗?”婷婷说:“马没有翅膀。”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他说:“那就不是马了。”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以“童心”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被扼杀的童心
看了那么多近代的历史电影,剧情各不相同,中心却出奇地一致,都是描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堪一击。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泱泱大天朝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拥有世界上最为价值连城的古董,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园林,却沦为西方列强争夺的产物?
其实原因莫过于一个,人们总是墨守成规,执著地相信祖上的规矩,相信自己的眼睛,却唯独不肯放开自己的想象力,勇于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当然只能在自己创造的一个小空间里,做着自己夜郎自大的美梦,梦境的破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仅仅只想用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来说明这一切,那就是对于儿童的教育。最广为流传的例子便是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中考试卷,外国的试卷多种多样了,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而中国的题目总是类似于此类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一味地考察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却忽略最重要的学以致用。
这让我想起了明朝科举考试,要求写八股文,即文章规定好了文体中心,必须按照八个部分来解答,荒谬至极。
思想就这样被禁锢,被控制,所有人都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奴仆,就像没有感情只会一味服从命令的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妄想童心的存在吗?用理想的分数来进行交换?
曾经有个风靡全球的词语,叫做“填鸭”,顾名思义,便是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赶鸭子上架,毫无创造性可言。儿童时期是童心最为丰富的时期,就如同给想象力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儿童不明白一些人情世故,不明白一些事物真正存在的原理,可这样的好处便是让他们对此产生更加浓厚的好奇心。
如果偏偏要打破这一切,限定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模式,要求他们以一种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就必然会抹杀他们眼中多姿多彩的世界。若是从小便被灌输固定的思想,日后可想而知也不会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在这种教育下的儿童,可想而知也是痛苦的。为了应付这种应试教育,他们天天死记硬背那些难缠的知识,硬生生将它们塞进脑海里。他们基本丧失了应有的快乐。家长给他们报数不胜数的兴趣班,买小山堆似的额外作业,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语言上致命的杀手。
松懈时,总有一句“每个同学都在奋斗,你若再不努力,就等着成绩一落千丈,你看,××已经做完了几本试卷·······”考试失利时,总有一句“你想怎么办呀,落了这么多分!”一天二十四小时简直不够用,更别提空闲时间出门透透新鲜的空气了。无形之中,仅存的童心也被悄无声息地扼杀了。
童心是率直的,是自然的,是纯洁的,是充满灵气的,是世界上残存的最后一片湛蓝的天空。可为什么,它们也会面临着烟消云散的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