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夫夫人 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姜立夫教授
著名中国现代数学家、奠基人之一——姜立夫教授,是1952年10月院系调整时到中山大学数学系(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南昌大学的数学系合并而成)任教授的。
来中大任教之前,姜立夫教授已是中国现代数学界的权威了。正如原南开大学副校长吴大任教授在姜立夫教授百岁诞辰纪念会上所指出的:“每一项有长远意义的创新事业,总有其先驱者。让现代数学在中国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就是有长远意义的事业,姜立夫先生就是这项事业的一位伟大先驱者。”
姜立夫教授原名姜蒋佐,1919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20年初到南开大学任教,改名立夫,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系。他对中国数学名词的审订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在他主持下,第一部中国数学名词《算学名词汇编》于1938年正式出版,它奠定了现行数学名词的基础。1942年3月,他兼任前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筹备主任,1948年1月被任命为数学研究所所长。同年春,中国实行院士制度,他于3月间当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8月,他到岭南大学任教,又创办了数学系。
他是院系调整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是当时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他和另两位老教授刘俊贤、胡金昌组成数学系的调整并系领导小组。据黄树棠、林伟回忆:“他虽因年纪比他们大而没有担负主要领导职责,但大家都很尊重他。”“姜老师也遇事同大家一起商量,彼此团结得很好,系里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在业务上,三位教授主持着数学系的三门骨干课程:“姜立夫教授主持几何,刘俊贤教授主持数学分析,胡金昌教授主持代数。他们通力合作,锐意经营,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这期间,姜立夫教授“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亲自教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和几何基础,还开设高等几何专门化课程,同时培养了这几门课的教师。”(黄树棠、林伟)
传道授业 造诣深厚
姜立夫教授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当年听课学生杨淦、黄树棠回忆:“他的数学修养异常深厚,谙熟整个数学发展史,对国际上的数学掌握也非常熟悉,讲起课来娓娓动听。”林伟回忆说,读一年级时听姜立夫教授的解析几何课,他的“讲课层次分明,论证严谨,分析周密。他十分注意作图,常配以鲜明的颜色粉笔,加上他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十分引人入胜。”
姜立夫教授除自身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外,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很注意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例如在课外作业方面,他要求非常严格,在教解析几何和高等几何时,他要求学生都用方格纸做练习,书写要端正整洁,叙述演算要条理清晰,他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最起码要求。另外他对绘画几何图形的要求也很严格,作图力求准确、清晰、富有立体感,他认为这对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空间概念和较强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杨淦、黄树棠)
姜立夫教授在学科建设上非常重视引进国外的教材。院系调整初期,他和系主任胡金昌教授,以及潘孝瑞、刘良深翻译苏联的一本解析几何的教材,经过一年的努力便告完成。不但解决了本校解析几何教学上的需要,而且也为其他高校如北大、复旦、南开、武大等校采用。
姜立夫教授从不放过每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如他就亲自选购图书杂志。 “他认为数学研究工作跟许多学科的研究不同,它的主要活动是思维与演绎,很迫切需要直接从已往文献所记载的成果和方法中吸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去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工作。
因此,数学研究人员对数学文献的依赖性远甚于其他学科。”(林云寰)因此,他把数学图书资料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姜立夫教授的夫人胡芷华主持系的图书资料室工作,她精通业务,熟悉外语,工作认真负责,把图书资料工作管理得整整有条,并培养了许多年轻资料工作人员。
姜立夫教授还十分关心数学系的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岭南大学1950年进校的三名学生中,姜立夫对其中一位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某君特别赏识。
院系调整到中大直至毕业时,中大数学系只有两个留人名额,平时不爱抛头露面的姜立夫教授,为了争取人才,多次找校领导要求把该生留下。结果如愿,这位毕业生终于成为数学系的骨干教授。
姜立夫教授结合教学,刻苦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他一生致力于圆(球)素几何方阵理论的研究。1954年校庆30周年时,中山大学举行了解放后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他在经充分准备之后,在校庆期间数学分组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圆形几何学的新面貌》的学术报告。他晚年有病在身,仍坚持给年青助教、研究生、进修生上课并继续科学研究工作。
姜立夫教授长期被十二指肠溃疡症所纠缠,1956年又患心肌梗塞,在讲坛上昏倒,经抢救才缓和过来。学校和省委都很关心他,决定从此不再安排他的课堂教学任务。但他却在家里竖起黑板,给助教、研究生和进修生上课。还关心系的师资建设,说他自己“培养师资的工作是可以做的。” (陈效聪)
姜立夫教授平易近人,经常接触学生,帮学生解决问题。“他从不以个人喜爱来左右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从几何转移到其他数学分支上时,他同样是毫无保留地替学生出主意,想办法,使学生能更好地在学业上前进。”(端木正)
品行高洁 桃李芬芳
姜立夫教授更可贵之处是严于律己,绝对不以名人自居,不要特权。“50年代他是一级教授,本可随时要学校汽车出门,但他和夫人二老总是步行到江边,雇小艇进城。70年代,他们的孩子回北京也不叫学校的车送到车站,而是头一天进城预约出租车”。(连珍)
1955年3月学校创办《中山大学学报》时,姜立夫教授是编辑委员会委员之一。1959年7月中山大学成立第一届校务委员会时,是委员会委员之一。1954年当选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5年后,历任全国政协二至四届委员会委员。1955年到北京开全国政协会议时,周恩来总理和他亲切握手。
姜立夫教授门下多为著名数学家,如陈省身既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又是中国科学院首届外籍院士;江泽涵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姜立夫教授1978年2月3日在广州逝世。临终前,他遗嘱将留穗个人藏书全部赠送本校图书馆。
姜立夫教授逝世后,他的许多学生、朋友,时常怀念他的高深学问、治学方法、高贵品德。他百岁诞辰之际,他生前工作时间最长的两间著名大学——南开大学和我校都分别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
(作者注:本文参考了吴大任、黄树棠、林伟、杨淦、林云寰、潘孝瑞、萧钟和、 陈效聪、端木正、连珍等人的有关文章,特此致谢。)